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我国新闻传播工作的时代课题与努力方向。以有效国际传播路径构建为研究视角,我们要夯实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国家实力,构建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倡导"平等包容"的国际传播理念,拓展多维立体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我国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背景下,出版的传播特性决定了其是彰显大国气度,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宣言的最有力的传播方式。文章从出版的国际传播能力的构成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出版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现状,阐述了国际政治复杂化、传播主体多样化、出版企业的依赖性等三大障碍,进而提出通过政府的"一体两翼"策略能有效助力出版界"讲好中国故事",从而提升中国出版整体的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3.
金勇  崔玉娇  李正荣 《传媒》2016,(24):79-82
2013年9月,中国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为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的有效实施,维护中国国家利益、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培养一流的国际传播人才是当务之急.当前,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存在语言能力薄弱、高端人才缺乏、因应环境不力等问题,因此一流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路径要坚持多管齐下、合力构建的原则.本文从外国语言功底、新闻传播业务、国际格局视野和文学底蕴积淀四个方面,提出"四轮驱动"打造一流国际传播人才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黄敏 《传媒》2021,(8):46-48
在国际传播中,纪录片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通过做大做强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能够推动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向积极主动"传播中国"的观念转型,为国家形象的国际话语体系构建提供重要支撑.本文在客观审视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其现实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际传播工作研讨会近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与会嘉宾围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进博会国际影响力”这一主题深入研讨,认为要充分做好进博会国际传播工作,提升进博会在全球政商学研各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6.
李真  李华伟 《传媒》2021,(3):86-88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布局,重组对外传播机构、扩展国际传播平台、改进国际传播技术、创新国际传播形式,不断推动我国国际传播体系建设,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国际传播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提出了从"本土"到"全球",从"文"到"语",从"模仿"到"超越"三个层面的建议,作为对新时代国际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传播能力是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在解读国际汉语教师的特点、培养目标基础上,提出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讨论国际汉语教师传播能力的构成,认为“传播学及跨文化传播学基础”“语言及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汉语及中国文化传播的模式与策略”等是国际汉语教师传播能力构成的三大部分,从而对现行《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以实践为基础,提出国际汉语教师传播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飘岩 《采.写.编》2021,(11):131-132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成为我国发展的新要务,如何提升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是当下中国媒体的重要议题.本文以湖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我们的非洲朋友》为例,分析其迅速走红的原因,说明在新媒体时代框架理论及其应用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转向——国际传播的关键已从传统媒体时代只关注媒介框架转向对受众框架以及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之间互动.这对我国今后"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实践,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石泉 《新闻记者》2012,(10):83-87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受世界关注的程度在不断增加。但是中国在文化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软实力"(soft power)要远远落后于其经济增长的"硬实力"(hard power)。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中国的对外形象塑造,加大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开展中国的国际传播和国际公关的力度,树立中国健康的国际形象。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一些必须的能力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颜斌  黄晓辉 《新闻战线》2023,(23):35-38
伴随短视频热潮,国际传播呈现出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趋势,这为地方主流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和路径方法。湖南日报社通过全媒体传播体系赋能国际传播,不断提升国际传播的话语能力、中国故事的讲述能力、沟通世界的连接能力,积极探索地方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在传媒领域也逐渐意识到要将我们的媒体打造成为国际媒体,在丰富对内传播的同时不能忽视国际传播,这是打造国际媒体与传媒大国的关键。中国主流媒体在世界国际传媒体系中处于较边缘的位置,国际传播力不强、缺乏议程设置能力、丧失了新闻话语的定义权和使用权,进而影响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认同。因此,本文选取英国广播公司(BBC)和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为例,在对比中研究作为国际媒体在国际传播和对内传播中应当注意的要点,总结国际媒体的传播策略。从而加强我国对外电视的文化传播能力,提升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2.
周静  汪正一 《传媒》2024,(8):60-62
国际传播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国际传播过程中可借鉴的优秀经验,对我国有效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高国际话语权、筑牢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推动世界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建设国际传播能力的理念由“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努力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进阶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在理念、对象、模式和方式上有所调整和转变通过阐述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型,分析了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在转型过程中取得的成就、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黄歆  王攀  顾烨 《新闻记者》2012,(3):62-66
为激励新闻工作者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贡献聪明才智,推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发展,第21届中国新闻奖首次设立了国际传播奖。新华社对外部采播的中英文双语稿件《从"芭比"到"苹果":笼罩在数据迷雾下的"中国制造"》被评为一等奖,这是对新华社近年来不断加强国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文化、商业、技术三重视角,围绕新发展阶段国际出版文化生态、市场生态和互联网生态的重构,将跨文化交流、对外出版贸易、科技创新进行结合,探讨中国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引领和推动国际传播实践,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文化、商业、技术三重视角,围绕新发展阶段国际出版文化生态、市场生态和互联网生态的重构,将跨文化交流、对外出版贸易、科技创新进行结合,探讨中国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引领和推动国际传播实践,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17.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带来了新契机.本文以上海城市形象片的国际传播为研究样本,比较国内外媒体关于城市形象的传播,进而提出在全面数字化转型时代,构建"软硬兼具"的传播符号、增加传播符号转译者、城市符号"陌生化"再传播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于如何提升华文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以及全球影响力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且持续攻坚的课题。作为中国媒体参与国际传播的一个另类样本,凤凰卫视在发展其独有的国际传播特色并持续吸引全球华人受众关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其致力于打造国际媒体视角的华人话语平台的愿景,也为华文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镜鉴。  相似文献   

19.
谌怡秋 《传媒》2024,(2):59-61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的推进,媒体在面向东盟国际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面向东盟国际传播的发展新格局,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广西日报面向东盟国际传播的做法,探讨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媒体合作方面的实践经验,为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韩飞  田维钢  刘倩 《当代传播》2021,(4):108-110
近年来的"大国工程"纪录片,建构和传播了现代化的中国形象,担当着重要的国际传播功能.本文着眼"大国工程"纪录片与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深层勾连,以纪录片《大工告成》为个案,着重分析其叙事结构、视听表达等方面的艺术性创造,为纪录片参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