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而"活动"和"体验"是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因此,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教育。那么如何让体验回归生活呢?可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认知、体验和反省,提升自身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2.
班级建设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而新生班级的建设既是关键性开局,又关系到新生是否能够迅速适应和融入大学生活。同时,"95后"大学生逐渐登上大学舞台,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又为高校班级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探索高校新生班级建设的新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阐述体验式团队教育的几个关键理念,深入剖析了这些理念对于高校新生班级建设的启示意义,并根据高校新生群体的特点,探讨设计了体验式团队教育理念的具体应用模式,为班级凝聚力建设、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是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重要途径.开展学生党员体验式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党性、确保党员发展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体验式教育模式的内涵和高校党员体验式教育的目标,深入地探析了高校学生党员开展实践体验式教育的必要性以及体验式教育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高校班级活动是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机土壤,是践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有力保障。新形势下高校班级活动建设面临着参与度不广,教育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等问题。为了加强高校班级活动建设,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新领地,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需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完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需要以学生自我教育为重点,强化专业指导,确保班级活动的科学开展;需要以活动创新发展为导向,加强示范宣传,扩大活动效果的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某高校大学生的人格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当前大学生与全国常模相比表现出更高的倔强性、社会成熟性和掩饰性,整体偏内向,情绪波动较大,且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本文提出(1)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组织,实施统筹规划;(2)基础单位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平台,实施监控指导;(3)年级和班级开展主题式、体验式活动,实施成效反馈。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我校开始探索基于学生自我教育成长的"体验式"教育教学活动,其中先行试验和探索的就是体验式班会,学校从12个班级选取了有较好班级管理水平和经验的班主任6人到白银田家炳中学学习参观交流体验式班会,并于2015年下半年开始在我校推广实践体验式班会,全校目前12个班共开了60多次体验式主题班会,从中总结出印象比较深刻、比较成功的班会成果和经验,以提高体验式班会的继续开展。  相似文献   

7.
朱铮 《文教资料》2011,(25):231-232
本文从体验式教育的角度切入,探索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新一代大学生的不足及我国高校开展体验式教育的实例后,提出了对新一代大学生如何开展以体验式教育为手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班级活动是在班级内有组织地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班级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集体教育的经常性形式。活动和人的发展关系已为心理学所证明,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对促进学生发展,加强班集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班主任应根据学生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班级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途径,有重点地开展不同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高校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现状,介绍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并指出高校国防生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包括目标、内容、操作三部分:教育目标强调"预防"和"维护";教育内容要充分考虑国防生对军旅生活的适应和国防生自身心理健康发展这两条主线;操作过程需要注意宣传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活动人员、活动时间与场地、活动实施、活动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产学研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出发,探讨了如何建立政府战略支撑作用、高校建设科技创新的平台、企业指导培养高规格人才等,其目的确保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高职教育发展;最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成"双赢"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试析高校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革命的挑战,2001年教育部做出在部分高校推行双语教学的决定。为了积极推进高校双语教学,本文进一步明确了双语教学的定义,论述了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指出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生涯教育是与学生职业发展实际需要密切相关的教育工作,我国高校生涯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步发展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体系,但在发展的同时也不断面临着问题和挑战。面对问题和挑战,高校应不断思考如何推动生涯教育的发展,更好地提升工作的效果,彰显工作的价值。因此,探索高校生涯教育实训体系的建设,具有现实的价值和...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活动是地方高校“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也是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变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活动存在着管理主体多而学生主体性不强、娱乐化蔓延而活动影响力不强的问题。地方高校应结合转型发展的实际,首先凸出学生活动的主体性,以学生为本,在活动内容上体现时代精神,在活动形式上贴近学生的特征;其次应加强学生活动的教育性,将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育人合力;再次应立足学生活动的地方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明确学生活动“服务地方”的价值取向,从而提升大学生活动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5.
The English Funding Council has announced its intention to invite tenders for the contract currently held by 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QAA), and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is promoting a Bill to curb the activities of the equivalent body, the Tertiary Education Quality and Standards Agency. 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two agencies, and it draws upon debates and developments in Australia to interpret recent changes in QAA's relationship with universities focusing, in particular,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UK Quality Code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new single review method – Higher Education Review.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QAA's current crisis may have been precipitated by its failure to attend to the concerns of its members (Universities UK and the other representative bodies).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proposing three basic principles which should govern the design of any new method for the review of UK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16.
民办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来自全国的五所民办高校首批获得硕士点授权。这次研究生招生改革的举措势必会影响到高等教育格局的重大变革,对民办高校来说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发展前景,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与此同时,这也对民办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各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工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学科竞赛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开展高校学科竞赛工作要结合和贯彻教育部质量工程的精神和思路,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高校“三生教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及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校“三生教育”应采用主题式教学法、渗透式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合理开发“三生教育”课程体系,并将“三生教育”有机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其功能。积极推行学分制,采用课程理论考试、平时成绩考核、档案袋评价等方法建立“三生教育”多元化的成绩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智慧学习环境的形成,为高校课程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型提供了大好机遇。从课程教育评价视角构建课程素质教育活动的一般模型。课内实行唤醒、鞭策、激励等评价机制,以达到驱动课外完成课程自主学习目的;构建并执行课内驱动课外、课外学习成果充实课内的课程教育目标和评价体系,最终将课程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There has been strong policy interest in universities becoming more entrepreneurial and engaging in knowledge exchange activities as part of an expanding third mission agenda. Howeve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and diversity of such activities is limited. Using longitudinal data from the Higher Education Business Community Interaction (HEBCI) Survey,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universities' knowledge exchange activities and stakeholders by analysing distinctive clusters of English universities. We find an increasingly diverse profile of third mission activities across different types of universities: within old, more 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Russell Group universities increasingly focus on research‐oriented activities typically in partnership with large firms and non‐commercial organisations; while another group engages in a broad range of knowledge exchange activities with low specialisation over time. Newer, less research intensive, universities increasingly rely on activities such as consultancy and formation of spin‐offs. A decreased engagement with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nd a lower share of knowledge exchange activities at the regional level are observed across the time studied for all univers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