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人出庭作证是确保司法公开、公正的基本措施。本文通过对现行《刑事诉讼法》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规定的不足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更好地发挥证人证言在刑事审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证据之一的证人的证言是证人对其所知道的案件情况所作的陈述。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证人的含义、范围、条件、权利和义务均有规定,但仍存在作证主体不明、权利义务失衡、权利保障不足等缺陷.完善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制度,对保障证人依法作证和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证人证言作为法定的刑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被广泛应用,证人证言同其他言词证据相比客观性更强;与物证书证相比,更为生动具体,证人证言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刑事诉讼法规定,用作证据的证人证言应经当事人质证,证人应出庭作证。而在司法实践中,证人证言与证人出庭作证常常面临一些尴尬的境况。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日益深入,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日趋重要,但与此不协调的是证人出庭率低的情况相当普遍。之所以如此,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是一个重要原因。今后应完善立法,建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和证人保护制度,同时进一步赋予具有特定身份的证人免予作证的特权并建立证人经济补偿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证人出庭作证率普遍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是立法缺失和传统的诉讼观念障碍。文章在分析证人出庭作证面临的一些现实困境后,提出建立证人出庭制度,以此解决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诸多制度障碍。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做出了特别规定,体现出法律对未成年应有的关怀。但相比而言,《刑事诉讼法》并没有对老年人犯罪诉讼程序做出特别的规定,未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贯彻到对老年人犯罪的追诉程序中。故本文将着重探讨在老年人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中如何具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人民检察院的诉讼监督权,但规定过于原则,大多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当前的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对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主要以刑事抗诉为主,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抗诉模式的监督对司法活动的影响不大、监督作用不明。应当明确刑事审判监督的目的和界限,完善监督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证人出庭作证是各国刑事诉讼普遍确立的制度,目前我国证人不出庭却成为常例,由此形成了证人不向法庭而向警察和检察官作证,书面证言代替证人出庭及警察不作证的三大怪现状。这些都根源于我国的司法制度不够健全,立法上存在诸多缺陷。所以,要完善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就应从立法和司法上下手。  相似文献   

9.
无论英美法系或是大陆法系,证人证言在诉讼中均被广泛运用。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司法公正的关键。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都普遍存在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问题,这是长期困扰审判工作的一大难题。证人不出庭作证在这三大诉讼中带有一定的共性,本文拟就刑事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作出一些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2011年8月30日全文公布,引起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草案中涉及七大方面的修改,其中对证人出庭作证问题做出了"强制到庭"的相关规定,此规定意在缓解司法实践中出庭作证难的困境,但是否能够真正解决证人出庭作证难这一问题仍值得探究。证人出庭作证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应做好条件准备工作,不应急于求成。对作证难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强制出庭作证的效果及弊端,希望找到缓解这一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障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是刑事诉讼中保障人权的重要方面,而在我国刑事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权益至今仍被强大的国家公诉权所掩盖,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就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及权利保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机制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12.
著作权的刑事立法旨在于切实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持社会正常的版权贸易和商业交往,最终实现公正的、合理的自由竞争理念。考察我国刑法保护现状,有必要加强对著作权的刑法保护。我国有关著作权的刑事立法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公平竞争的角度出发,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著作权刑事立法,文章从五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刑事诉讼法》新增第73条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适用对象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作为一项新出现的刑事强制措施,无疑需要确定监督主体,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保障这一强制措施的顺利实施。目前我国对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监督主体还存在缺陷,需要将被害人的监督和媒体的监督纳入到监督体系中,建立七位一体的监督格局。  相似文献   

14.
1997年我国台湾地区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法官具有惟一的羁押决定权,大陆2012年《刑事诉讼法》完善了逮捕条件,依旧规定检察官行使批捕权。文章从审查过程的到场参与者及审查后结果的角度对两岸的羁押审查方面的法律规定以及由此引发的司法实务问题进行了对比和思考。台湾地区与我国大陆的法律有许多共通之处,两岸法律的对比有利于我国大陆在完善刑事诉讼制度过程中吸收借鉴台湾修法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使我国进一步完善人权保障制度、控制公权力滥用、尽快实现法制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杨秋凤 《保定学院学报》2010,23(1):47-48,52
由于证人保护措施的不到位,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着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现在不少国家已经逐步开始建立和完善本国的证人保护立法制度,其中“隐蔽作证”即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分析“隐蔽作证”制度并指出其法理基础主要存在于及时发现案件真实、保护证人人权以及提高诉讼效率之中,从而为这种制度在我国的建构提供理论根据,同时也为保护证人的立法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对刑事立法、司法和刑罚执行都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尤其是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过小,酌定不起诉无法真正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增加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要求庭审质证具有实效性。目前,我国刑事庭审质证存在控方滥用批量举证方式、证人出庭率低、辩方很少发表质证意见、质证答辩过于笼统、法官常常打断辩方发言、技侦证据等特殊证据的质证混乱无序等形式化现象。对此,我国要不断改进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出庭质证,如完善专家辅助人出庭制度和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实现控辩双方充分质证。  相似文献   

18.
沉默权,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诉讼权利。然而,我国的法律对沉默权却是讳莫如深,至今仍没有走到法律的前台。基于沉默权制度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方面具有它独特的科学性,针对当前刑事司法活动中存在的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笔者力图通过阐述当前在我国将沉默权制度予以立法的迫切性,期待着它能伴随下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同时,就能真正得到实现,为最终完善我国的司法改革和实现司法公正的目的起到程序上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沉默权,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诉讼权利。然而,我国的法律对沉默权却是讳莫如深,至今仍没有走到法律的前台。基于沉默权制度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方面具有它独特的科学性,针对当前刑事司法活动中存在的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笔者力图通过阐述当前在我国将沉默权制度予以立法的迫切性,期待着它能伴随下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同时,就能真正得到实现,为最终完善我国的司法改革和实现司法公正的目的起到程序上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条对立法目的的规定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保护人民"的规定体现出了浓厚的政治色彩。过去的规定有其特定的原因和时代背景,但现行立法继续规定"保护人民",不仅不符合当今时代特征,而且不符合语言和逻辑规律。这样的规定违背了刑事诉讼法的目的、任务和基本原则,甚至有违宪之嫌。如果继续保留这样的规定,刑事诉讼法面临沦为掌权者工具的危险。因此,舍弃"保护人民"的表述并加入"保障人权"的内容,是刑事诉讼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法制的进步和对刑事诉讼理念认识的深入为这种改革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理论支持,而学者的积极呼吁会为这样的修改提供直接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