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英语中的两个音/l/音和/n/音,本文就英语/l/的发音及其与汉语/l/音的比较、英语/n/的发音及其与汉语/n/音的比较,以及汉语/l/音与/n/音的混淆及其对英语发音的影响三方面进行阐述比较,希望对英语语音教学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考试》2007,(8)
一、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读音上的主要差异1.音标相同,发音不同。"使用相同的音标,但发音情况不同。例如,在美国英语中,音标/i/的舌位比英国英语的/i/音更接近口腔中部;美国英语发/e/音比英国英语发/e/音时口张得大些;美国英语的/ae/音比英国英语的/ae/音稍长,发音时口张开得略小;美国人发/o/音时,比英国人口张开得大些。"英  相似文献   

3.
汉语、英语中都有舌尖浊边音/l/。本文就该音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以及它在汉、英拼合方面的共同特征及差异作一些粗略的比较,探讨一下汉语、英语语音中共有的一些音位的共同特征及差异,并希望这种比较能给英语语音教学和人们学习二外时,发好不同语言中的共同语音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4.
Praat是一套集录音、声学分析和绘图为一体的语音实验软件。本文应用Praat软件,对闽南方言母语者和英国英语母语者进行录音实验,以实验数据结合语音学理论,对比分析闽南方言和英国英语的元音舌位、辅音发音部位与方法、以及音节内音位变体的发音,以期预测闽南方言区学生学习英语音位发音的易难点。  相似文献   

5.
英语/r/、/l/和/h/这三个音的辅音地位受到质疑,一直难以定位。国内外语音学家对其发音方法、发音部位以及区别特征等问题进行论述,一直争论不休。通过对比分析,试图对这三个音进行重新定义。初步认定/r/是齿龈后无擦通音,具体发音形式是[],/l/是齿龈边通音,/h/作为通音则更合适一些。这三个音在某种程度上与半元音有相似之处,它们不是真正的辅音。因此,它们应该是介于辅音与元音之间的中间项,其区别特征可以表示为[+辅音性/元音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学生在两个英语单元音的发音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舌位高低和开口度大小方面出发考察,发现了学生在这两个单元音发音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选取新乡市剑桥少儿英语一级班中发音困难最大的8位学生做为受试,历时半年采集他们的发音数据,并将录音转写并对发音错误附码。通过对小型语料库的检索、观察,发现中国小学英语学习者辅音替换错误中的发音困难的原因有4点:遇到生词或对单词掌握不熟练;方言背景的影响;未能正确把握清浊这一发音特征;母语迁移及存在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方法是通过对不同发音方式的音位的讨论,发现以下辅音替换错误的发生规律,依据规律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42):74-75
语音迁移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常见现象。二语习得者在发音过程借助母语语音体系来感知和辨认外语的语音体系,语音迁移现象由此而产生。粤语中大量存在的英语借词现象给母语为粤语的英语学习者造成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促进了语音的迁移。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粤语中高频率英语借词的发音和正确的英语发音,归纳出母语为粤语的学习者在英语发音存在的问题。这些发音问题具体表现在闭塞音、摩擦音、鼻音和舌侧音四类辅音音节及部分元音中,英语教师在语音教学中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减少语音负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董婷贞 《现代英语》2023,(13):78-81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其中齿音的发音方式是英语特有的。为了探讨少数民族英语学习者和汉族英语学习者齿音发音上的差异,文章采取定量研究方法分别收集了苗族土家自治州的30名初一学生和河南省某所初中的30名汉族初一学生的录音材料并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苗族学生的齿音发音准确率和汉族学生的准确率并无较大差异,两组学生都会用汉语当中的/s/和/z/代替英语中的/θ/和//。因此文章从迁移理论出发对差异进行分析和解释,探讨语音迁移对齿音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中考的改革,音标教学被打进了"冷宫",教学中忽视音标教学,对音标视而不见的现状普遍存在,导致学生对英语一无所知,看到单词不会读,更谈不上给单词注音了。要么音标教学存在走过场或严格按标准的教法而教学,如按照发音的口形图、舌位图、发音要领等进行教学,简言之,音标教学过于理论化,给音标教学戴上"学术"的帽子,像是搞学术研究,更给音标教学披上"难"的外套。诸多原因,初高中学生预习单词的能力困乏,英语成绩不尽人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多媒体与计算机技术,设计集"看、听、模仿、练习"四位一体的人机互动式英语音素教与学模式。展现FLASH技术创作"学习英语音素"课件的探索,把英语48个音素发音的口形、舌位、声带的运动过程与教师的发音要领讲解、发音示范通过动画手段同步展示给学生。课件还设置了"跟读演示"和"单词练习"键,人机可互动交流。另外对在FLASH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与注意事项加以说明,为使用FLASH软件丰富多媒体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资源,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英语流利说"软件利用移动设备进行英语口语学习,用户的使用满意度及学习动机是评价"英语流利说"的重要因素。男女学习者在使用动机上并无显著差异,本科生、研究生和在职人员三类使用者的学习动机存在显著差异,本科生和在职人员学习动机比研究生高;用户的使用动机与使用频率、时长呈显著正相关。用户"沉浸式场景学习""听完即说式练习""跟读功能纠正口语发音"的满意度与频率、时长呈显著正相关。"语音形式转化为可视文字形式"和"学习时间安排灵活"的满意度与使用频率、时长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以两名汉语普通话水平为初、中级的泰国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声学实验为手段,通过对比分析泰国学生普通话三组塞擦音、擦音与中国发音人之间的差异,寻找泰国学生二语习得过程中语音方面的偏误和障碍,最后针对这些偏误和障碍提出教学对策。经过实验分析发现,泰国留学生在汉语普通话的音节时长、声母时长方面与中国发音人存在差异;另外,泰国学生在发这三组音时,舌位均较前。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语流中的不发音现象及其出现的场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语语流中的不发音现象主要有4种:不完全爆破所引起的音的消失、缩写所引起的音的消失、弱读所引起的音的消失、发音相近的音相遇所引起的音的消失。中国学生,特别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多数习惯于一个单词一个单词串起来的比较生硬的英语读法,而不习惯于与各个单词单独读时有所不同的英语语流。这种不同就是语流中的变音现象。语流中的不发音现象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解决英语听力的问题必须认知并习惯于包括不发音现象在内的语流中的变音现象。  相似文献   

15.
卢芳 《广西教育》2012,(21):80-80
当前,发音不标准、哑巴式英语、中国式英语等已成为小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学习英语可从模仿录音开始,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体验英语语音、语调的优美和单词的轻重连读,  相似文献   

16.
英语作为一种拼音文字,其单词是由英语字母构成的。元音字母是构成单词必不可少的主要成分,而辅音字母则只是辅助成分。英语单词的发音依据的是音标而不是单词的拼写。单词中的字母及字母组合都有一定的读音规则。其中辅音字母的发音较为简单明了;元音字母的发音则富有变化,在不同的音节中同样的元音字母或其组合发音不同。而英语单词的音节可从不同角度划分为不同的种类。首先将各音节中字母拼读出来,然后依次读出各音节的音,最后加上重音,这样便完成了对一个音的发音。  相似文献   

17.
英语发音向来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广东地区学生因为母语的迁移作用使得/n//l/混淆的现象尤为突出,本研究通过分析/n//l/的发音特征,结合通过考察广东大中学学生的语音水平的结果探讨此常见的发音错误。提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语音教学,并建议教师充分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与英语语音教学相结合,为广东地区学生英语口语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用器官三分法解决学生元音音素的发音问题,用三音法纠正鼻辅音及舌侧辅音,用摩擦音的拖音法纠正破擦音。这三种简便的发音法能快速有效地纠正学生的各种语音错误,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增强学生的英语交流功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智能手机被广泛地应用,大量的智能单词软件应运而生,"百词斩"的用户量更是名列前茅。探讨单词软件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发现"百词斩"这款单词软件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词库、自动化发音,方便学生随时多样化背单词,且有评测与单词比拼功能等诸多优势。但这类智能单词软件也存在一些劣势,如手机干扰、词汇重复、图示法效果欠佳等。因此在利用智能单词软件时要对其加以改进,设置多频度的跟读,完善图示法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记忆单词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有的同学不懂发音规则,死记硬背,耗时很多:有的同学只会有口无心地背,背过就忘:有的同学不停地抄写,不注意正确的发音,认为只要看到中文,能拼出单词就万事大吉了,结果在听力时,不能对号入座,根本听不懂,苦恼自己努力了,但英语还是提不高。所以,学习发音规则非常必要。完全拼读是单词的音,拼写是单词的形。音、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间有规律可循。对初学阶段的学生,教师在字母教学中融入音标教学,提前交给学生打开读音这把锁的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