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建军 《文教资料》2010,(26):229-231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体现“工学结合”要求的必由之路。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高职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深化合作内涵,初步形成了学校、公司、企业、学生和社会“五赢”的局面.为地方性高职院校如何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北京市顺义区第一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与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多年合作办学,取得了初步成效。现结合我校与北京现代合作办学实践谈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吴腾飞 《考试周刊》2010,(44):212-212,139
做好“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的心声,然而,审视我国当前的“校企合作”,特别是苏北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学校一头热”、“合作内容单一”、“合作层次较浅”等问题。文章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校企合作”实际.就加强苏北地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根据市场需求,紧密联系企业,拓展办学思路,构建了“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了校企文化建设融通、课程设置融通、实训场域融通、学生评价融通的合作办学“四融通”模式,实现了校企合作从传统“订单式培养”向“需求导向型”合作模式转变,实现了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5.
在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中,构建政府主导的“合作办学理事会”、行业主导的“行业(区域)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和学校主导的“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的“三会“合作办学体制,有利于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合作、市场调控、校企互动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长效运行机制。有利于实现行业企业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整合-互动”(Integration-Interaction)高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在广泛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培养培训企业、社会急需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通过对校企双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并着力强调双方合作中的互动功能,达到校企合作双赢的目的。实践证明,该模式是职业技术学校或专业培养适应市场需要人才的有效办学途径,是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遇到了理论研究滞后、体制机制僵化、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法律法规缺陷、政府行为缺失等五大瓶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共同体”建设与实践为主线.投入专项资金,积极开展校企共同体理论研究;实施区校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园-企-校合作,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凸显企业主体地位,满足企业利益诉求,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制度保障、机制约束以及成立资产经营公司等措施,改善校企合作的政策环境:通过“区校联盟”、“园-企-校联盟”、市长联系学校制度等灵活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与职责。“校企共同体”模式成为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试验地”.为推动和引领中国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整合-互动”型高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内涵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受到教育资源短缺、实验实习场所紧张、科研资金不够等问题的制约,而现代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技术人才。因此,可以建立“整合-互动(Ⅱ)”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将校企双方的人力、物质环境及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充分发挥企业的教育功能和学校的科研优势,既解决了职业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硬伤,又能解决企业生产中碰到的技术难题和人才缺乏问题,达到校企双向参与、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良性互动的合作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实践为例,阐述了该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寻找校企合作双方利益共同点,制订校企合作制度文件,形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人才资源共享”校企合作机制是学校师生与企业人士共同参与办学过程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具有人才资源充分共享、校企互动合作更加深入、职业素质核心凸显,以及校企文化融合提升等特点.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才资源共享”校企合作过程中,必须坚持自愿诚信、平等互利、科学合理、目标一致、学校主导等原则.  相似文献   

11.
葛永梅 《知识文库》2023,(6):132-134
<正>引言:对于新时代的职业学校来说,“取向”通常指选择何种方向、道路。县(市区)级职校谋发展需以“合”为取向,走一条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教学做人合一、“五育”及各科融合思政、立德树人的办学育人促发展之路。这是通州中等专业学校等地方职校的成功办学实践,既可以增强办学能力,又可以彰显办学特色、拓展学校办学新功能、打造德技双馨人才新高地。以“合”为取向,必须在共建一批校企合作育人新基地,对校主干产业新需求,合力开发全新方案,创设“一人一品”合文化,形成合作育人校内外新氛围,构建融合育人、五育并举等举措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讨,寻找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准职业人"的方法,为职业学校培养合格技术工人找出路。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做了以下研究:探讨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施策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曾琦斐 《成人教育》2015,35(4):27-30
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是高职院校结合专业特点打造办学品牌、凝练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理论的角度对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学校、企业与学生“三赢”的合作机制以及资源、文化、专业与产业、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等四个方面“深度融合”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有多种主体的不同办学模式,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是一个业已存在的趋势.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之校企共同体是企业、高职院校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组织形式.“友嘉模式”实践了一种校企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形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共同体“友嘉模式”办学形态的实践,探索其内在运行机理、影响因数及其运行机制,以期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一步推动和引领校企合作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有多种主体的不同办学模式,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是一个业已存在的趋势.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之校企共同体是企业、高职院校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组织形式.“友嘉模式”实践了一种校企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形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共同体“友嘉模式”办学形态的实践,探索其内在运行机理、影响因数及其运行机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一步推动和引领校企合作高职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文章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为例,探索了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7.
这些年,很多学校都相继开展了校企合作。下面,我们从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和福建化工学校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中,了解我省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办学中进行的有益探索。我们回眸过去,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18.
高职校企合作的创新视角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结合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际。从校企合作的意义、形式和内涵三个方面,对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专题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大家知道,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零距离对接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已经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显现出极大的优势,凡是与区域经济结合紧密,与企业、行业合作紧密的职业学校,办学方向就明确,人才特色就突出,学生就业就看好。在新形势下,校企合作要保证持久健康地发展,必须着重做到“四有”,即有平台支撑、有基地依托、有质量保证和有中介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才能保证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职业教育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因此,高职院校要高质量地完成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之路。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从数量的扩张转向了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是否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直接决定着高职教育质量。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成为培养高职实用人才的有效途径。不少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但由于当前国内对高职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也没有形成可供推广的成功模式,距离真正理想的校企合作模式还有差距,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困难和不足,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加以解决。为此,本刊特意组织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系列笔谈,探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有关问题,以更好地促进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