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历史的漩涡中,于国家危难之际衔命征战,力挽狂澜。文天祥的一生是一部"法天地之不息"的斗争史,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长期以来,表现文天祥个人情感跌宕和崇高思想境界的诗文成就被其忠君爱国思想的光芒所遮蔽。本文通过解读文天祥退居期间积极乐观主义精神和富于高雅情趣的日常生活,分析所抒写的滁州诗文,对文天祥前期进退行藏间的自然山水诗作一管窥。  相似文献   

2.
改革思想是文天祥爱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这一认识,作者在本文中系统介绍了文天祥以改革南宋权力结构为主的改革思想,并对文天祥改革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在文天祥爱国思想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文天祥书法真迹,世所罕有。本文对新发现的文天祥手卷,及其所附明清两代六位大书法家的题记、题词、题跋,作了翔实的考述和论证,认定此一文天祥手卷确为真迹。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编选了文天祥的诗集《指南录》的《后序》,文章选得好,删节的也好。它集中而突出地表现了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层次、结构和语言也都保持了原文的特色而不露斧削痕迹。怎样认识文天祥的民族气节与爱国精神,是本文教学的第一个难点。文天祥生活的时代,极端腐朽的南宋小朝廷已经把国家推到了灭亡的绝境。早在1260年,就是文天祥出使前十六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于开平,定都  相似文献   

5.
《宋史》在官修的正史中是一部芜杂疏漏,史实颇多谬误的史书,《宋史》中的《文天祥传》也不例外。明吉水胡广说:“《宋史·文天祥传》简略失实,盖后来史臣为当时忌讳,多所删削,又事间有抵牾。”胡广因此根据《宋史·文天祥传》和元刘岳申《文天祥传》,参考文天祥的《文山先生全集》等著作,重写了一篇《文丞相传》,订正《宋史·文天祥传》的一些错误。如《宋史》误王积翁为王绩翁,又如《宋史》称文天祥是吉州吉水人,胡  相似文献   

6.
课本第 110~ 111页 :“文天祥……转战江西、福建、广东。转战中 ,他写下《过零丁洋》一诗 ,表达宁死不屈的决心。最后文天祥在今广东海丰以北的五坡岭被俘。”编者显然将文天祥写诗的时间与被俘的时间搞颠倒了。无论文学书籍还是史书 ,均介绍文天祥写诗的时间是他被俘后押解过零丁洋的途中文天祥《过零丁洋》写于被俘之后$辽宁省锦西化工总厂一中@叶枫  相似文献   

7.
7月的一个下午,小记者班的同学去文天祥祠参观并且访问。 刚到这里,映入眼帘的是“文天祥祠”四个大字。中间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文天祥对自己的总结和赞赏。旁边有一首正气歌,共300多字,记载了十二位英雄的事迹。一展厅里有两尊文天祥的铜像,其中一个刻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字样。周围有他的文  相似文献   

8.
文天祥诗学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所以发性情之和”是文天祥的诗歌本体观 ,其诗歌功能观是发展变化的 ,对言志抒情、讽谕教化和审美愉悦功能在前、后期各有所侧重。文天祥重视诗人学养 ,也强调生活经历、社会实践对诗歌创作的重要意义。推崇古诗、倡导古风和注重内容、大处着眼 ,是文天祥诗歌品评观的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关于题目〕《指南录·扬子江》诗:几日随风北海游,回首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关于文天祥的身世〕《陵县志·人物志》:文天祥,庐陵淳化乡富田人。《宋史·文天祥传》:体貌丰伟,美如白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宋史·文天祥传》:未几,宋降,(陈)宜中(张)世杰皆去,乃除天祥枢密史,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北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宋史·文天祥传》:天祥在燕凡三年,  相似文献   

10.
文天祥的南下纪行诗是一部英雄历险记,采用诗文结合、联篇吟咏的方式,赋笔直书,它是抗元的战鼓,质朴雄壮,震撼人心。文天祥的北上纪行诗则是楚囚行吟录,抒亡国恨,明殉国志是它的主旋律,写作艺术也有显著变化,风格幢慨悲凉。文天祥的集杜纪行诗以集句纪行而如同己出,它不是南下、北上纪行诗的简单重复,有新的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文天祥的纪行诗转益多师,不主一家,受影响较大的是杜甫和范成大。  相似文献   

11.
对于文天祥的研究,人们往往比较重视他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总体艺术特征、狱中诗、《胡笳十八曲》和《集杜诗》等。他的交往诗虽也占相当大的比重,但研究的力度却不够。本文着重从复杂的时代思想、社会环境、城市时尚和江西文化等方面,来分析文天祥交往诗特色的成因,并探讨它对文天祥行事和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不少学者认为,文天祥前期诗多无价值的酬赠之作,在后期,由于生活内容发生巨大变化,诗风受到杜甫影响,所作多慷慨悲壮。其实,文天祥对杜诗的喜爱是一以贯之的,其前期诗亦受到杜诗浸染。本文全面论述了文天祥前后两期诗歌与杜诗的关系,具体分析了他对杜诗的学习、继承和创造性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文天祥是我国宋代著名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他少怀壮志,忠君爱国。严格的教育和良好的环境,是文天祥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基础;社会的动荡和时代的刺激,使文天祥的爱国主义思想得以升华。他在闽粤赣地区的抗元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是其爱国主义思想的生动的具体体现。他宁死不屈,以死报国,其可歌可泣的爱国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对客家地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皇恐滩头说皇恐”一句,究竟应如何解释?确有认真研究的必要。皇恐滩在江西赣江中,是著名的十八滩之一。文天祥并无皇恐滩战败的经历,只是做诗的需要,顺手拈来入诗。事实是,景炎二年八月十七日,文天祥指挥攻打赣州城,结果失败,退到空坑(今江西万安县境内),他的部将大多在此牺牲或被捕。后追兵又到,文天祥从一民家闻讯,仓惶逃走,在庐陵东固方石岭被元兵追上,部将巩信为了掩护文天祥退却,在  相似文献   

15.
文天祥从《易传》与《中庸》中领悟法天而健行不息之奥旨,施之体用,达于内圣外王之圆满。王夫之责文天祥与伯颜议和为“洵忠而过”,是由于民族与文化意识之感受不同的求全责备。文天祥尽忠事国之志气,始终一贯,足以不朽。  相似文献   

16.
文天祥之死     
牧惠 《中文自修》2006,(7):27-28
文天祥兵败被俘,并在零丁洋上亲眼目睹元军在张弘范的指挥下最后歼灭宋朝水军的崖门大海战后,受尽折磨,仍不肯降元。对于如何处置他,元朝的统治者有两种意见。一种是释放文天祥,让他去当道士,以利于收买民心。对此,降元的前宋丞相留梦炎坚决反对。他担心文天祥出去后“忽有妄作,我辈何以自解”?于是,经过忽必烈亲自劝降仍无效后,文天祥被送上了刑场。  相似文献   

17.
凡是教过《谈骨气》一文的语文老师都认为:文天祥拒降元朝的故事是从“富贵不能淫”的角度论证的,这似乎成了定论。文天祥拒降元朝的故事果真是单从“富贵不能淫”的角度论证的吗?我看不尽然。 首先从这个故事本身来看,“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这应该是针对“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说的。文天祥在南宋身居丞相之高位,但是被拘囚的文天祥已是失去了钱财、自由的贫贱之人,他没有投降说明他“贫贱不能移”。文天祥“受尽了折磨”,但不屈服,说明了他“威武不能屈”。“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  相似文献   

18.
集句诗(二)     
至福安第六十二[宋]文天祥握节汉臣回,麻鞋见天子。感激动四极,壮士泪如雨。思故乡第一百五十六[宋]文天祥天地西江远,无家问死生。凉风起天末,万里故乡情。集句诗向来被视为文字游戏,文天祥的《集杜诗》却是具有独立文学价值的创作。他专集"诗圣"一人的诗句,就是为了"以诗存史"。文天祥在《集杜诗》的《自序》中说:  相似文献   

19.
文天祥对儒家经典著作娴熟于心,融会贯通,又有所取舍。他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同时,自觉接受了新兴理学,并能将二者熔于一炉,交互阐发;对儒家思想,文天祥不仅潜心研索,真诚信奉,而且经世致用,身体力行。文天祥能成为伟大的民族英雄,除其他因素外,也是他学习、实践、弘扬儒家思想文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对文天祥前期诗,今之论者一般评价不高,或认为“受江湖诗人影响较深”,或认为“未足以窥见他的英雄肝胆”。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提出了不同看法。本文还概括了文天祥前期诗的艺术特色,并从思想感情、艺术技巧、诗学渊源三个方面论述了文天祥前后两期诗的一脉相承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