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韩非子》寓言在先秦寓言中是光辉夺目的一部分。《韩非子》全书五十五篇,除少数篇章是伪作以外,大部分是韩非本人的作品。其中十八篇内载有寓言。《和氏》通篇以寓言“和氏璧”说理,《说林》上、下《内储说》上、下,《外储说》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八篇有如寓言集锦。全书载有寓言二百几十则,其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形象之众多,思想意义之深远,文学手法之多样,文学语言之繁富,在先秦寓言中,只有庄子可与之媲美。  相似文献   

2.
苏健 《考试周刊》2007,(30):110-111
本文以先秦寓言的典型代表韩非子寓言为例,通过对其寓言作品的细致分析和理论阐释,概括归纳出其鲜明的寓言风格和艺术特色,使人们对先秦韩非子的寓言创作有更深入的认知和理解,以见出先秦寓言乃至先秦文学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韩非子》寓言的内容取材有引用和加工神话故事、加工改造历史故事和直接创造三个来源,几乎囊括了先秦寓言的来源渠道。从民族、时代和韩非子本人的特殊身份等方面分析,或可发现其取材不同且有所侧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庄子》、《韩非子》分别是先秦时期道家和法家两大显学的代表性著作,其中蕴涵大量的寓言作品。这些作品无论从数量、质量上看都堪称先秦寓言文学的典范。尽管生活时代、社会背景有着较大的差异,但庄子、韩非的寓言在情感内容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既饱含愤世嫉俗、针砭时弊的郁结,又有启人深思的哲理内涵。  相似文献   

5.
高晶 《教育教学论坛》2013,(30):277-278
《庄子》和《韩非子》二书中的寓言同具幽默情趣,但《庄子》寓言的讽刺性极强,甚至达到辛辣的地步。而《韩非子》的幽默多表现为滑稽,在滑稽中见讽刺。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字产生后,民间故事向书面记载转移,使先秦典藉含有许多小说因素。如《山海经》中的神话,《周易》、《春秋》、《左传》中的卜梦鬼怪故事,《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诸子散文中的寓言,都有大量虚构的故事情节。同时,历史散文(如《左传》)和诸  相似文献   

7.
战国是寓言大量蕃衍的时代,反映在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真是各具特色。《庄子》寓言文辞瑰丽,《孟子》寓言诙谐有趣,《韩非子》寓言朴实平易,《战国策》寓言则好比是人的中枢神经,与政治斗争的风云变幻紧密联系。《战国策》寓言大都是从当时激烈的政治斗争旋涡中产生而又服务于当日的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8.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论证自己思想体系时,大量引用历史故事、神化传说、民间典故改编成寓言故事,起到了加强文章气势和表现力的作用。本文从他寓言的表现力角度,说明正是寓言的表现力使韩非子的观点跨越时空,积淀为民族智慧。  相似文献   

9.
韩非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韩非子》中为了宣传法治思想而对当时具有广泛影响的儒家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讽刺,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在《韩非子》寓言中被多次提及并发生了异化。儒家的贤者圣人被塑造为:站在法家对立面,受法家批驳的孔子;既有儒家性格,又大力宣扬法家思想的孔子;直接以法家面目出现,代法家立言的孔子。异化的孔子是一个假托的虚拟性历史人物,是韩非宣扬法家思想和政治追求的承载物。  相似文献   

10.
韩非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韩非子》中为了宣传法治思想而对当时具有广泛影响的儒家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讽刺,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在《韩非子》寓言中被多次提及并发生了异化。儒家的贤者圣人被塑造为:站在法家对立面,受法家批驳的孔子;既有儒家性格,又大力宣扬法家思想的孔子;直接以法家面目出现,代法家立言的孔子。异化的孔子是一个假托的虚拟性历史人物,是韩非宣扬法家思想和政治追求的承载物。  相似文献   

11.
先秦寓言本无专书,它散见在先秦诸子著作及历史著作之中。在当时的寓言百花园地里,《庄子》寓言的成就最为杰出,庄子本人及其后学不愧为是具有天才、鬼才、怪才的寓言大师。  相似文献   

12.
神话是寓言的一个重要来源,《庄子》寓言直接取材于古代神话和吸收神话的浪漫主义手法,在先秦寓言之林中独树一帜;《庄子》寓言以其理喻与情节的水乳交融,人物形象的精心刻画和强烈的喜怒哀乐之情,确立了文学寓言的相对独立地位,从而推动了寓言艺术的飞速发展。这是《庄子》寓言对中国文学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金楼子》运用寓言说理有三种情况。《金楼子》所创作的寓言,代表了六朝寓言创作的成就。它不仅继承先秦传统,数量比较多,而且借鉴了《圣经》中的寓言,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了轻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先秦诸子寓言一般是为给各自观点及哲学思想做佐注,但就其讽刺现实这一客观效果来看是一致的,具有积极的批判意义。《庄子》的批判性寓言讽刺尖锐犀利,严峭峻刻,风格独特,这一点为其他诸子寓言所不及。就其文学性来看,《庄子》寓言构图宏伟奇幻,汪洋恣肆、恢弘诡谲,在先秦诸子寓言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韩国成均馆大学权锡焕博士的毕业论文《先秦寓言研究》的中文提要。对先秦寓言的文体特质、起源与发展阶段,它在战国以及在整个中国文学与文化中的地位,各类寓言形象的精神意蕴等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权博士在写博士论文期间,曾来我院访问。  相似文献   

16.
纵观30年高考,寓言与高考作文可以说是“息息相关”。 从1981年《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到2003年以《韩非子》中一则寓言引出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作文,再到2008年全国Ⅱ卷根据“海龟和老鹰”的寓言材料的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17.
《庄子》寓言在先秦诸子寓言中独树一帜,在中国古代寓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庄子》寓言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和极高的美学价值,其美学价值体现在自然美、雄壮美、和怪诞美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先秦诸子寓言一般是为给各自观点及哲学思想做佐注,但就其讽刺现实这一客观效果来看是一致的,具有积极的批判意义。《庄子》的批判性寓言讽刺尖锐犀利,严峭峻刻,风格独特,这一点为其他诸子寓言所不及。就其文学性来看,《庄子》寓言构图宏伟奇幻,汪洋恣肆、恢弘诡谲,在先秦诸子寓言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9.
《韩非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具有重要文学、思想和史学、语言价值的名著典籍。本文以1998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本为底本,在对《韩非子》进行细致的校对、对其语言事实进行穷尽性考察的基础上,对《韩非子》中表极度的程度副词做了细致详尽的分析研究,力图为博大精深的汉语史研究做一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考察中国传统文化,既不能忽视传统政治文化,考察传统政治文化,又不能忽视韩非子学说。正是在这层意义上,四十年代中叶,郭沫若在清算先秦诸子的时候,对韩非子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主要收获是《韩非子的批判)一文。郭沫若自称为征服《韩非子》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原因在于:第一,《韩非子》一书很窜杂,有好些不出自韩非的手笔;第二,确为韩非所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