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这体现了认识的不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7,(28):53-54
高三的复习不应该让学生只停留在得到题目的答案,回归课本让学生从"二次学习"的角度,从整体、宏观的高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面对我们高三的学生,必要时需要达到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对于优秀的学生更要求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校园歌溪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我的教育之路何尝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4.
校园歌溪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我的教育之路何尝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5.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这体现了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彻悟后的自然回归。  相似文献   

6.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我的数学教学观的发展何尝不是如此,也是一个认识逐步清晰的过程。1990年8月,我第一次踏上讲台,从此与数学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十余  相似文献   

7.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仔细想想,高中思想政治课"用教材教"何尝又不是经历着这样的三重境界。崔允漷教授认为,"用教材教"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自主地  相似文献   

8.
人生有三重境界,可用充满禅机的一段语言来概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相似文献   

9.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话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相似文献   

10.
人生的三重境界,可以用这样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相似文献   

11.
人生三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相似文献   

12.
人生三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相似文献   

13.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话来诠释: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相似文献   

14.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是水。乍一读,如堕五里雾中,参不透其中的玄机,再一想,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小时候我们被保  相似文献   

15.
人生三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三境界     
池莉 《教师》2011,(1):124-124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相似文献   

17.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是水。乍一读,如堕五里雾中,参不透其中的玄机,再一想,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小时候我们被保护在温室里,相信世界是按既定的规则运行,分不清梦想与现实,所以我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直观而天真。  相似文献   

18.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佛教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其实教学也犹如参禅:课堂之初,教师要构筑"青山流水"的教学节奏,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课堂之中,教师要精筑"灵山活水"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益;课堂之尾,教师要回归"真山实水"...  相似文献   

19.
顾婧 《学子》2012,(11):64-64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有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后世认为,这三种境界不仅适用于参禅,也同样印证了由青涩到成熟,直至圆融通透的人生。而笔者认为,此三重境界不仅印证了人生,还印证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简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便...  相似文献   

20.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不知哪位哲人,总结出这几句富有禅机的话,道破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