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录学,亦称版本目录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两汉刘向、刘歆父子首创《别录》《七略》以来,作为一个学科,虽然久行不衰,但直至清人章学诚的《校雠通义》问世,始奠定了我国传统目录学的理论基础。及至现代的更科学的图书目录学创立以来,传统目录学在研究浩若烟海的古籍中,仍不失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儒家的重经史诗文独轻小说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目录学存在着一个  相似文献   

2.
岳麓书社王德亚兄送我一本由他亲自编辑、黄仁生先生撰写的《日本现藏稀见元明文集考证与提要》,这是一本好书,编审精当、检索方便、印制精美,我爱不释手。1990年前后,我热衷于日本刻本的研究,曾试图编写一部《日本刻中国典籍别录》,于是寻访国内各大图书馆,广泛阅览各种藏书目录,其中包括数量不少的日本汉籍目录,如森立之的《经籍访古志》、岛田翰的《古文旧书考》、吉田篁墩的《活版经籍考》、丹波元胤的《医籍考》等,收集的资料卡片达二千余张,并托友人从日本带回《静嘉堂文库汉籍分类目录》、《图书寮汉籍善本书目》和长泽规矩也的…  相似文献   

3.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出于史官的职责和自身的学术理想而对先秦图书进行了校勘整理。受其学术理想的限制,校书并没有为后世留下目录学专著。而作为校书的成果,《史记》则展现了司马氏父子的处理文献的方法、图书分类的标准和学术溯源精神,而这些又被刘向、让歆父子继承,奠定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清末“国命危砧”,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中国人”康有为,发扬古典目录学“经世致用”的传统,以目录学为武器,扬变法启民智,构建了“参采中西”的目录学新体系。康有为为推进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自觉地以目录学为武器。对开创我国近代目录学,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代表作是:《新学伪经考》和《日本书目志》。  相似文献   

5.
《新安医籍考》未收序跋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安医籍考>是我国第一本地区性医籍考,此书著录了新安医籍800余种,但少数被著录的医籍未收载序跋,因而笔者爬梳历史文献,依次为<新安医籍考>中未收载序跋的7种新安医籍各补出一篇序文或跋文(其中<本草衍义>一种尚补出一篇提要),以使利用该书者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目录学的产生虽以西汉末年刘氏父子《别录》《七略》为标志,但至宋代以前仍未有目录学的理论专著。南宋绍兴间产生了我国第一部目录学理论专著《校雠略》,亦非偶然现象,在此之前隋唐五代就已初步形成了我国目录学的理论体系。本文试图论述这一时期目录学理论的系统化,以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目录学这门传统学科在我国的发生发展规律。一、关于目录学意义的初步阐述隋唐以前的书目著作中,往往在其序言或提要中涉及目录学的一些理论问题,但是关于目录学的意义和作用,却未能论及。隋唐时期的有关文献开始深入地论述这一问题,并且成为这一时期目录学  相似文献   

7.
论章学诚的目录学知识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章学诚在目录学理论上的贡献是把目录学的传统和任务总结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主张从学术史的角度开展目录工作,认为类例、序文、叙录、互著和别裁是目录工作的主要方法。章学诚在目录学实践上的贡献是编撰了《史籍考》,树立了史学专科目录的典范,制作了《韵览》、《别录》,引领一代索引新风。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传统目录学的最高成就。对《总目》的研究始于民国时期。通过对民国时期《四库全书总目》学研究进展的梳理可以清晰看出,民国的目录学家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目录学的思想和方法,另一方面积极汲取西方目录学思想的养分,从而使中国目录学的发展迎来了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9.
自刘向、刘歆父子之《别录》《七略》起,古医书目录逐渐增多,使得古典目录学的内容更加充实。结合古医书目录学源流,针对综合性书目和专科书目逐一分析了古医书目录学的特色,指出了古医书目对古典目录学具有补充和发展的作用,为利用古医书目录检索文献信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经义考>研究>是古典目录学研究的重要文献.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做了大量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将<经义考>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作者还就一些目录学史和古典目录学理论问题发表了新的看法,有些问题的研究颇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校雠通义通解》是王重民教授研究中国目录学的力作之一 ,此书不仅为“图书目录工作者和学习古典目录学的人提供一部通解式的读本” ,而且表达了作者对中国目录学史上某些重要人物和有代表性的目录学专著 ,其中主要对章学诚和《校雠通义》的评价 ,以及对我国古代目录学史发展的认识。参考文献 2 0。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我国明朝医学家殷仲春所编《医藏书目》的主要内容、特点、成就,论证了其目录学价值,指出了《医藏书目》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宋代是我国目录学开始走向兴旺的时期。其时官修书目成就斐然,私藏书目迅速发展,史志书目勃兴,专科书目盛行,目录学理论开始走向系统化。元代目录学发展相对较慢,但在较短时间里也为我们留下了诸如《文献通考经籍考》、《录鬼簿》及《宋史艺文志》等经典书目著作。  相似文献   

14.
徐建华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26(1):104-106,55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最重要的目录之一,受到了历代目录学研究者的重视。然而,近两千年来,有关《汉书·艺文志》自身的研究,却付之阙如,形成一个学术空白。傅荣贤先生的《〈汉书·艺文志〉研究源流考》将古今有关《汉书·艺文志》的研究归纳为四个流派,极有见地,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给予了评论。  相似文献   

15.
明代的书目著录(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代目录学及目录工作历来多为学界所非议,作者一反传统之定论,指出了明代目录学和目录工作为中国传统目录学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目录学是研究图书目录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在读书治学中的重要作用,正如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所讲:“目录之学,学中第一桩要紧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然此事必苦学精究,质之良师,未易明也。”中国目录学的起源很早,有人认为起源于《尚书》、《诗经》的序;有人认为最早的目录应是《易经·十翼》中的“叙卦法”;也有人认为《周官》的六典,孔子的六艺就是目录的萌芽,不过目录学成为一门学问,应为刘向、刘歆父子所创始,故我国古典目录学又有“向歆之学”之称。  相似文献   

17.
自清乾隆起,相继有学者对《后汉书》开展了补史志工作,形成了一批卓有成效的学术成果,曾朴《补后汉艺文志并考》和姚振宗《后汉艺文志》代表了这方面的最高成就。前人多关注姚振宗之书,往往忽略曾朴之书。曾朴《补后汉艺文志并考》一书采用辑录体提要的形式,吸收了清人大量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了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史功能,集中体现了曾朴的史学和目录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抗战中殉国的姚名达是我国现代著名目录学家。先生一生致力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目录学的研究,著述颇丰,计有《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和《中国目录学年表》等。姚名达的上述著作,对当时与后世的目录学有着重要影响。关于这一点,乔好勤同志曾指出,在同时代的同类著作中,“影响较大,成就卓著者当推姚名达《目录学》(1933)和《中国目录学史》(1936)等”姚名达于1928年入清华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等研究目录学。他不但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目录学理论、中国目录学史和目录学史上杰出的目录学家及重要书目著作,而且十分注重现代目录学的研究。“他研究了分类法、编目法、标题法、检字法,倡导卡片目录的应用和标题目录的试验等等。对于西方目录学理  相似文献   

19.
目录学在中医古籍整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录学是在对文献典籍的版本进行校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对文献典籍集合整序的学问。目录学的发展源远流长,早在西汉年间,刘向父子就编制了第一部系统目录《七略》。目录学家王重民先生说:“目录学就是阐述编制和使用目录工具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它通过对文献的主要信息进行简略描述形成的书目信息,能对文献进行揭示与报道。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中国近代目录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姚名达的生平,他系统整理我国古代目录学遗产,开展目录学前瞻性研究,在目录学定义、功用、内容以及目录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创建性的见解;其所著《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和《中国目录学年表》集中体现其目录学思想与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