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不改学生作文,但他的学生作文却写得很好,据说其中的奥秘之一是他鼓励学生多写日记。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鼓励和指导学生写好心情日记、生活日记、观察日记和感想日记四种日记,以此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日记风波     
述丽 《家长》2010,(5):14-14
儿子爱读书,也爱写日记,但每次写完日记他都神神秘秘地把日记本放进自己的书包里。日子久了,我为儿子有这样一个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感到高兴,同时也对儿子的日记感到好奇:他会记些什么呢?日记的内容会不会是记流水账?会不会有很多奇思妙想?  相似文献   

3.
年近七旬的他,因对日记有着近乎痴狂的热爱,多年来一直希望建立一家日记博物馆,如今——母校愿助力,“日记狂人”梦将圆。  相似文献   

4.
陈克锋 《青少年日记》2009,(7):136-136,F0003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王永亮以七言律诗的形式记录青春旅程,描述感想,无心插柳,柳却成行。王永亮博士当初以此形式记录与抒怀,并没有刻意将其所作归纳到诗体日记上,也许,正是这种不受约束的写作,使他的诗体日记呈现出流畅、真情、深刻等特色,无意中成就了他的日记自觉。  相似文献   

5.
被魏书生称作“道德长跑”的学生日记,是我这些年赴盘锦考察学习最感兴趣、印象也最深的内容之一。每次到盘锦实验中学,总要借一些学生的日记来看。第一次去盘锦,同行的一位老师借了一个学生的日记看,很快传开,并引起了考察组同志们浓厚的兴趣。晚上,我借过来一看,这不是周××的日记吗?他在第一节语文课上的表现,家长的诉说,魏书生给家长的回答,都历历在目。这使我对他的日记多了一层亲切感。于是,一口气读完了他入学以来的50多篇日记,并把每篇日记的题目都抄了下来。这50多篇日记,篇篇都充满童真童趣,令人过目难忘。其…  相似文献   

6.
所谓“数学日记”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他们对每节数学课内容的理解、评价,包括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或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众所周知,高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从小就有写数学日记的习惯,在他的数学日记里密码式的文字记载了许多伟大的数学发现。  相似文献   

7.
又是一个星期一,我照例检查同学们的日记。王昊宇的日记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日记选材新颖,用词准确,内容具体,一看便知非一日之功。翻翻前面的日记,几乎篇篇都是优。他为什么写得这么好呢是抄的看看内容,不像。是家长指导的联系平时的作文,也不应该是。上课时,在总结了这次日记写作的情况后,我拿出了王昊宇的日记。我说:“在我们班内,有一个同学的日记篇篇都写得很好,下面我给大家读几篇听听。”我随机抽了三篇读给同学们听。刚刚读完,同学们便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并用好奇、羡慕的眼光看着他。这时我突然来了主意:何不让同…  相似文献   

8.
听一位老师说,他偶有闲暇,落坐一语文教师办公桌前,看见桌上高高堆起等待老师批阅的学生日记。学生会不会在这些公开性的日记中记下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呢?他便随手抽出一本翻阅,这让他吃惊不小。这些还没有过多沾染“世故人情”的学生,竟敢在日记中公开辛辣地评判自己的“恩师”,文辞语气中让人有一针见血的触动感。  相似文献   

9.
刘小阳 《湖南教育》2002,(10):52-52
我班有个学生,每次作文课上总是长吁短叹,抓耳挠腮,一副失神落魄的样子。下课铃声一响,他便猴精似的蹿到会写作文的同学面前,抢过作文,嘴里说:“欣赏,欣赏。”“借鉴,借鉴。”然后面露喜色,七拼八凑,草草完成任务。有一天,他主动送日记给我检查(我要求学生写日记,送不送给老师检查由学生自己决定),我一看,日记内容还比较丰富,也有些深度。我当即在文后批阅:“你的日记写得这么棒,老师在内心深处为你高兴。此篇日记颇有深度,祝贺你成了生活的有心人。老师期待你下一次佳作的出现。”接连几天,他都主动送日记给我看,但…  相似文献   

10.
那天中午饭后,我正在批改学生日记(虽然班里成立了“评价小组”,可我依然每天要批改一部分学生的日记),突然接到通知,党员老师要去小会议室开会,可我还有一组日记没有批,必须赶在展示课之前。正在我犹豫时,一声“报告”,进来了我班交作业的叶逸同学。(他是我班的后进生)“对,让他帮我批一下日记!”这个念头在我脑中一闪而过,于是我便把他叫到跟前,吩咐了几句,便匆匆而去了,只记得当时他的眼里充满了诧异。  相似文献   

11.
管家河套社区,一个只有4000多口人的小村庄就有四分之一的人常年坚持写日记。今年8月11日在这个社区举办了第十九届日记节。这个位于山东省诸城市百尺河镇管家河套社区的日记节可堪称为“神州天下第一社区日记节”。在这个社区有这样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他为日记痴为日记狂,坚持书写日记54年,“为了能多一个人书写日记”而呼吁奔走。他的执着影响了他的家人,影响了村里的人,影响了更多认识他的人,他就是日记节的创办人——管炳圣。  相似文献   

12.
深蓝 《青少年日记》2006,(11):21-21
浏览中外探险家的有关资料,可以发现许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写日记,他们与日记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多次征服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中国探险家余纯顺,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都要将那里的自然风光和个人感悟记在日记中。8年中,他写了100多万字的日记,是他探险历程的忠实记录。  相似文献   

13.
“李镇西高明就高明在坚持写教育日记。他是生活的有心人。他写了那么多的书,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他二十多年写下的日记。”(朱永新《新教育之梦》)  相似文献   

14.
夏承章同学是一个懦弱的孩子,他怕和老师说话,怕与同学交谈,更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都上四年级了,作业本上歪歪斜斜难以辨认的字体,日记本中密密麻麻难以读通的句子,都证明这是一个不及二年级水平的四年级学生。面对这样的孩子,我多次想:该怎样引导他呢?一次批改日记时,我挖空心思在夏承章的日记中找出了一个通顺的句子,并在下面标上了表示优美句子的符号。第二天,我让学生把日记中老师画出的优美句子读给同学听。轮到夏承章时,他胆怯地站起来,壮了壮胆子,为大家读了日记中优美的句子。他的声音很小,我和同学们侧耳倾听方能…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预言     
薛丽娜 《广东教育》2005,(11):64-64
班上有这样一个男孩,如果你不留心,很难发现他。他是一个很少发言,即使发言声音也很小的孩子。他的学习成绩较差,朋友也不多。他的日记也总是只有几行,每天歪歪扭扭的记录着没有太大意思的事情。我们在日记里互称朋友,他就因为这个名字,渐渐和我说一些心里话,虽然谈不上是什么秘密,但从他的语言中我觉得他挺信任我。  相似文献   

16.
更令人惊奇的是,她的女儿没有闹肚子,一切都好好的。我儿子也写了日记,在我看来,那也是他写的最有声有色的一篇日记。  相似文献   

17.
《广东第二课堂》2006,(7):37-37
可能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有过被老师批改日记的经历,皮皮鲁也是。但他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写两个版本的日记,一本是交给老师看的“假账”,一本是给自己看的“真货”。两个版本的日记对照着看,妙趣横生又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8.
我的儿子小铁刚懂事但还不会写字时,他的妈妈特地为他记了一本有关他的日记,把他有意思的事随手记下来,和他的照片一“文”一“图”合在一起,给他留下一点儿童时代的纪念。 5岁那年4月的开春,他妈妈记下了这样一则日记── 早上,复兴穿衣服时,小铁发现爸爸的衣服袖子开线了,就问:“爸爸,您怎么穿破衣服呀?”复兴开玩笑地对他说:“爸爸的钱都给你买东西了呀!”小铁的小脸一下子就变了,小眼睛里含着泪,伏在爸爸的肩上。 如果不是这则日记提醒,我真不记得这件事了,孩子仿佛一下子就长大起来了,一切的往事便染上一种不真实…  相似文献   

19.
来自广西的梁启波叔叔是全国人大代表。梁叔叔有一本"民情日记",他把自己了解到的民情民意都记在了这本日记里。日记真实地记录了他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死后总会在世间留下一些东西。由于这些东西和他 (她 )生前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见物如见人,见到他 (她 )所留下的东西,也就能了解这人生前的“一二三”来。   不同的人死后留下的东西也各不相同。雷锋死后留下了一本日记。他的日记中不仅记录有他所做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好事,而且每篇日记后面都写有他的感想。例如有一天他写道:“望花区成立了一个人民公社,我把平日节约下来的 100元钱支援了他们;辽阳市遭受了洪灾,我把省吃俭用积存的 100元钱寄给了灾区人民。有人说我是傻子,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甘心愿意做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