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振军 《档案天地》2013,(10):23-26
在1928年至1949年期间,先后有商震、徐永昌、王树常、于学忠、张厚琬、宋哲元、冯治安、鹿钟麟、庞炳勋、马法五、孙连仲、楚溪春等12人出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其中于学忠是有较大影响的一个,他早年追随直系军阀吴佩孚,为其得力干将。吴佩孚失败后,于学忠转投奉系军阀,是东北军重要将领,颇受张作霖、张学良之信任。从1930年9月21日于学忠率东北军第一军入驻天津,26日率军  相似文献   

2.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为表示“一人做事一人当”,于1936年12月25日独自决定释放蒋介石,并陪送蒋介石回到南京。离开西安时,他留下手令,由杨虎城代理其西北“剿总”副司令职务;又指示东北军各军、师长,他离陕之后万一发生变故,听从杨虎城和东北军51军军长兼甘肃省政府主席于学忠指挥。  相似文献   

3.
王春华 《档案天地》2009,(4):39-40,53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后,由于中共代表周恩来的着力斡旋,事件终于和平解决。张学良表示“一人做事一人当”,于1936年12月25日独自决定释放蒋介石,并陪送蒋介石回到南京。离开西安时,他留下手令,由杨虎城代理其西北“剿总”副司令职务,又指令东北军各军、师长.离陕之际万一发生变故.听从杨虎城和东北军51军军长兼甘肃省政府主席于学忠指挥。  相似文献   

4.
“西安事变”张、杨率部“兵谏”,逼蒋抗日,早已家喻户晓。然而,为配合这次行动,东北军51军军长兼甘肃省政府主席于学忠,还往西北重镇“金城”发动了震惊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兰州事变”,留下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1936年12月12日晚,古城兰州一阵激烈的枪声响过,东北军五十一军迅速解除了驻兰国民党中央军武装,并扣押了部分国民党中央驻兰要员,这就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兰州事变"。"兰州事变"是"西安事变"的延续和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指挥者是东北五十一军军长兼甘肃省政府主席于学忠。两"事变"和平落幕不久,张学良和杨虎城先后被囚,杨虎城还几乎全家遇难,  相似文献   

6.
<正>国民党第60军原为云南的地方部队,军长曾泽生是云南永善人,他早年入滇军,曾就读于云南陆军讲武堂。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队,毕业后回到云南,长期在龙云部任职。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升任国民党第60军第184师师长和第60军军长。曾率部参加了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和赣北对日作战等战役。1945年8月,从云南蒙自、屏边地区率部赴越南接受  相似文献   

7.
王旭 《兰台世界》2012,(1):45-46
1924年10月中旬,直奉间的战斗仍未见胜负,处于对峙中。10月11日,吴佩孚亲自督战山海关,意在统一各军击溃奉军,但第二军司令王怀庆、第三军司令冯玉祥所部按兵不动,战争仍徘徊在山海关一带。吴佩孚命令王怀庆、冯玉祥火速进军从侧面牵制奉军,但两位司令不听从调遣,战局开始对直军不  相似文献   

8.
1939年,最后一支出川抗日的川军部队———第88军也雄赳赳地奔向抗日前线,这支部队的军长便是川军中颇有名气的范绍曾,也是电视连续剧《哈儿司令》的原型人物。范绍曾,字海廷,外号“范哈儿”,四川大竹人,长得肥头大耳,憨态可掬,整天眯着个眼,显得傻呼呼的。他原是袍哥出身的绿林,被招安后当了师长,1927年随杨森投了北伐军。在四川军阀混战中,他又投靠蒋介石,得到蒋的青睐和器重。武汉失陷后,蒋给他一个军的番号,委任其为88军军长,令其出川抗战。(一)出征前夕,请教周公馆范绍曾这次组建军队,国民政府只给了他一个军的番号,却不给钱和人。他只…  相似文献   

9.
这是1930年2月12日红八军出版的一份《工农兵》报。整整50年过去了,纸张发黄了,第一版还被人用毛笔涂写过。然而,我们细读了那些简括鲜明、充满激情的文章和报道,当时红八军驰骋在左江根据地的雄姿和龙州地区的战斗风云仍跃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1929年11月,党中央批准邓斌(邓小平)同志等,在左、右江地区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并任命张云逸为红七军军长,俞作  相似文献   

10.
谢文东原是依兰县大地主。1934年,土龙山农民反对日寇掠夺土地,掀起大暴动时,他当上了领袖成立了民众军。我东北抗日联军为了联合一切抗日力量扩大抗日武装,便把这支队伍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谢文东为军长,活动在依兰、勃力、方正一带。1938年日寇大举讨伐,谢文东见势不妙,便投降了日本,当了可耻  相似文献   

11.
曾在国民政府时期担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的叶挺,在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后担任新四军军长,但却与副手项英矛盾重重,权力处处受制,军事战术屡屡受挫。情绪低落的他曾三次向中共中央以及蒋介石请辞军长之职…… (一) 1937年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南方8省13个地区(不包括琼崖红军游击队)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  相似文献   

12.
宋哲元原系西北军冯玉祥旧部,中原大战战败后被张学良收编.先任陆军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军长,不久又改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 1935年,宋哲元任平津卫戍司令、河北省政府主席兼冀察绥靖公署主任等职.1935年至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华北日军阴谋利用宋哲元,煽动华北五省自治,使冀鲁晋察绥变成日伪自治区,以达到不战而统治...  相似文献   

13.
颜梅生 《湖北档案》2014,(10):37-39
惨烈的3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阵亡人数超过18万人,损失了4位军级领导,7位师级干部和200多位团级指挥员。4位军级领导分别是67军军长李湘、50军代军长蔡正国、39军副军长吴国璋、23军副军长兼参谋长饶惠潭。  相似文献   

14.
纪彭 《兰台内外》2012,(1):58+63-58,63
(一)李德生是河南省新县陈店乡人,1916年5月出生。1930年2月参加革命,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李德生从排长干到团长,参加了夜袭阳明堡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随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又当上了师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成长为第12军军长。  相似文献   

15.
<正>(上接2019年第7期第34页)第三章:新生篇云南空军大起义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爆发了内战。1949年12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已呈全面崩溃之势。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和影响下,时任云南省主席的卢汉将军为"顺应全滇父老的要求",让三迤大地兵不血刃地回到人民的怀抱,以召开军事会议为名,在昆明翠湖边的"卢公馆"扣下了到会的国民党第八军军长李弥,第二十六军军长余程万、空军第五军区副司令沈延世以及国  相似文献   

16.
刘少奇说:中央调我回延安。我走了没有问题。在饶漱石同志、陈军长领导下。许多同志一定能团结一致。努力工作。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在江苏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新四军军长,刘少奇为政委,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由于邓子恢长期在安徽工作.饶漱石代理政治部主任。5月20曰.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中共中央东南局与中共中央中原局合并.正式成立中共中央华中局.同时成立华中军分会.刘少奇今后任华中局副书记兼华中军分会书记.饶漱石担任华中局副书记兼华中军分会常委。  相似文献   

17.
裘真 《云南档案》2006,(6):17-20
血案惊天 1939年3月18日早晨,昆明街头的报童高喊着:“看报!看报!范军长遇刺!” 被杀者,是原驻粤滇军第二军军长、原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杀人者杨维骞,其父是范石生的结义兄弟杨蓁。血案突发,惊动朝野,成为当年媒体的焦点新闻。  相似文献   

18.
张自忠,字荩忱。1937年“七七事变”后,张自忠奉国民党中央之命,留守北平与日军周旋,希望为中央军前来增援赢得时间。后来北平、天津相继失守,张自忠设计脱险,辗转抵达南京。这时很多舆论把北平沦陷与张自忠联系在一起,张自忠承受着很大的屈辱。存南京,国民党中央还张自忠以清白。1938年春。任命张自忠为五十九军军长。返回部队那...  相似文献   

19.
商豫 《湖北档案》2011,(8):45-46
宋哲元原系西北军冯玉祥旧部,中原大战战败后被张学良收编。先任陆军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军长,不久又改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1935年,宋哲元任平津卫戍司令、河北省政府主席兼冀察绥靖公署主任等职。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华北日军阴谋利用宋哲元,煽动华北5省自治,使冀鲁晋察绥变成日伪自治区,以达到不战而统治华北的目...  相似文献   

20.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是当年为抗日青年军而作的著名诗句.作为青年军的后继者邹鹏奇,原本是一位声震寰宇的抗日虎将.从参加北伐战争开始,他身经二百余战,是有名的常胜将军.特别是在抗战时期,他担任275团团长,率部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全歼日军第13骑兵联队,而被誉为九战区"老虎"团长.此后升任92师副师长,99师师长,99军军长、陆军训练司令、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要职.他一生坚决抗日,多次率军杀日寇于全胜.现在庐山仍立有国民党99军抗日牺牲战士纪念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