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在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三册的教学过程当中,笔者发现其中有些篇目的一些论释,似有可探讨商榷之处,借此谈谈一己之见。其一,《孔雀东南飞》一文中,“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中的“榻”字,释为:“榻,坐具,即上文的‘床’。”  相似文献   

2.
2013年9月13日,在安徽省无为县无城镇环城北路上,一家比较高档的酒店,在酒店入口的电子显示屏上赫然滚动播放着“欢迎您下塌××商务酒店”的字样。其中的“下塌”当为“下榻”之误。“塌”与“榻”虽形似,然而意义上却有天壤之别。“塌”,《说文解字》未收,《广雅·释诂》日:“塌,堕也。”可见“塌”的本义当为“倾颓、坍塌”之义。而“榻”,《说文新附》日:“榻,床也。”《释名·释床帐》:“人所坐卧曰床。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长狭而卑曰榻,言其榻然近地也。”可见,“榻”本指长狭而低的一种坐卧用具,“榻然”表“低矮的样子”正是由“榻”“近地”样子而来。  相似文献   

3.
高榻     
正能够吸引人们目光的好文绝对具有某类特性,就算不从某种理性出发,充满了偏见亦无妨。就个人的散文阅读记忆而言,周涛的《高榻》是我心目中的名篇之一,另一篇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初读《高榻》,为周涛的雄浑笔力震撼,再读《高榻》,则感受到了一种他为一颗颗孤零的无所依的灵魂招魂之意。边民骑手有马而“我没有马”,这种经常被人忽视的边民和汉民之间的细微区别,恰是  相似文献   

4.
“啊!”伴随着一声惊叫,我的瞌睡虫彻底飞走了.妈妈一脸惊奇地看着刚起床的我,我也一脸惊悚地看着妈妈.1、2、3……眼前居然有33个“妈妈”!这33个妈妈的脸看上去一模一样,但造型却各不相同.她们有的正躺在贵妃榻上,让奴婢揉着腿;有的正躺在海滩的躺椅上,惬意地喝着柠檬水;有的正站在农田里,汗如雨下地劳作……难道?这些都是妈妈的前世?  相似文献   

5.
敦煌壁画保存了大量种类较多的坐具形象资料 。唐五代至宋时期的坐具有传统的多足门台座式榻、四足矮榻、枰以及由枰或四足矮榻演 变而来、被一些学者称为“长凳”的坐具,还有墩、席、地毯、杌、束腰凳、垫、绳床、椅 子等。其中,多足门台座式榻、四足矮榻、凳、墩、席、地毯等出现在饮食图上。与以前 相比,一些传统坐具无论其功能和造型均有分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发展和创新。坐 具的变化和这一时期人们的饮食坐姿以及饮食制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陈蕃之榻     
陈蕃之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典故。文人墨客都喜欢借用陈蕃之榻来抒发自己高洁和孤傲的情怀。  相似文献   

7.
现在,你能想到的最好的时刻是什么? 我是这样的.十三岁,一个初夏的春天,我睡在老屋的竹榻上,看一本闲书,然后就睡过去了. 睡着的时候,书翻在竹榻下,榻下的黄狗呆呆地看着我,母亲坐在直射在堂屋前的太阳下,仔细地分捡着苋菜和一大堆南瓜藤,叶儿之间发出的"嗉嗦"声,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耳膜.  相似文献   

8.
报上经常报道某国家元首来我国访问,在某某处“下榻”。何为“下榻”呢?下:放下,系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榻:狭长而较矮的床,实为一种坐具。如《孔雀东南飞》中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下榻就是放下榻。王勃在《膝王阁序》中写道:‘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善之榻。”诗句是颂扬膝王阁所在地洪州(今江西南昌)地区的杰出人才。使用了徐孺下陈善之榻的典故,称道徐陈两位贤士。徐孺,即徐孺子,名柳,东汉豫章南昌人,品行高洁。“下陈著之榻”,使陈著放下榻来。陈著,时为豫章太守,他不接宾客,只接待…  相似文献   

9.
让世界拥有她的脚步,让我保有我的茧。以自知为睡榻.让己为丝枕,把握自己,我会实现别样的人生价值。这是我与众不同的美丽。——题记  相似文献   

10.
智慧人生     
近游南阳卧龙岗,确实领略了一把智圣的风采。站在草庐前,仿佛诸葛先生就躺在里面的睡榻上,口中念念有词:“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诸葛亮是智者的化身,是智慧之神。  相似文献   

11.
北地     
谷穗回顾根部,不仅仅是致谢大地。——题记第一章引子榻上呓语:我是一条快要风干的鱼,躺在龟裂的湖底,能听到地下河哗哗的响声,我和流水间隔着板结的大地。如果时光能够倒流,鱼将改写历史。  相似文献   

12.
(一)金山寺与柳于玉饮,大醉,卧宝觉禅榻,夜分方醒,书其壁恶酒如恶人,相攻剧刀箭.颓然一榻上,胜之以不战.诗翁气雄拔,神老 语清软.我醉都不知,但觉红绿眩.醒时江月堕,摵摵④风响变.惟有一龛灯,二豪俱不见.注释:①此诗为作者熙宁七年(1074)在润州(今江苏镇江市)作.③诗翁:指柳子玉,苏轼的亲戚,②禅老:指宝觉和尚.④摵摵(ShèShè)象声词,形容风声..⑤二豪:晋刘伶《酒德颂》:“二豪侍侧焉,若蜾赢之与螟蛉.”这里“二豪”戏指柳、觉.  相似文献   

13.
敦煌壁画中的高僧坐具,从箱形榻式高座发展到椅式高座,说明佛教在中国化的进程中,不断学习、借鉴华夏固有的用具以融入当时社会。椅子输入中土,又经过僧俗大众的改造,椅式高座,也纳入汉译佛经专有名词中。至宋西夏元还出现过附加高木梯的大高座。在榻式高座和椅式高座发展的同时,宋代民间还有榻椅合一的高座。榻式高座在清代绘画偶有所见,但椅式高座罕见。伊朗、印度绘画中仅见国王宝座为椅式高座。20世纪初,日本有僧人椅式高座的绘画和寺院实物。  相似文献   

14.
平等     
人生有绝对的平等吗?我从来就不相信。不同的智商,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容貌等似乎决定了人与人生来就是不同的。也许就像范缜讲的一样,人原是一棵树上的花瓣,随风而落,有的花瓣掉落锦榻之上,有的则落在茅坑边的石块上。同是花瓣,境遇确实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5.
难耐平庸     
凸凹 《成才之路》2010,(5):I0013-I0013
海涅曾很心碎地说过一句话:“夜间,想到德国,睡眠便离我而去,我再也无法合眼,泪流满面。”这句话,也令我失眠,辗转榻上,久久沉吟。后来,我终于得出一种破解:心碎的深处,与日耳曼民族跌宕的历史有关。  相似文献   

16.
【原文】月在青草榻上简贞歇宿在垒垒的石岩边,暮色看来像一张稀薄的渔网,网住了几颗幽微的远星,及一个游动的人。蛇藤盘绕于树干间,我采来柔嫩的青草铺设于地,今夜就结巢于此吧!  相似文献   

17.
老妈的唠叨,是我每天的必修课,想逃都逃不了,想不听都不行。她的唠叨中,有对我学习的要求,有对我生活的约束,有对我言行的不满,偶尔还会有对我隐私的刺探……总之,每回都会把我唠叨得晕头转向。下面撷取几个生活片段,来展示一下妈妈大人唠叨的功力,以及本人在听她唠叨时畏首畏尾、找不着北的惨状。关于考试目标"这次考试考不好,可仔细了你的皮!"看老妈斜躺在美人榻上,杏目圆睁,面露杀机,我吓得"抱头鼠窜",口中还不忘应承着:"老妈饶命,小的这就去  相似文献   

18.
小夜曲     
云杉的细叶哟白桦的宽叶 纷纷落在你干枯的屋顶 啊 请在你的草榻上  相似文献   

19.
听老妈的唠叨,是我每天的必修课,想逃都逃不了,想不听都不行。她的唠叨中,有对我学习的要求,有对我生活的约束,有对我言行的不满,偶尔还会有对我隐私的刺探……总之,每回都要把我唠叨得晕头转向。下面撷取两则生活片段,来展示一下母亲唠叨的功力。"这次考试考不好,可仔细了你的皮!"老妈斜躺在美人榻上,杏目圆睁,面露"杀机"。我"抱头鼠窜",还不忘应承着:"老妈饶命,小的这就去复习!""回来!"老妈呵斥。我只得乖乖退回,听候她发落。只听她缓缓开口:"这次期中考试的目标是什关于考试目 标  相似文献   

20.
板桥三娘子     
唐汴州西有板桥店,店娃三娘子者,不知何从来。寡居,年三十余,无男女,亦无亲属。有舍数间,以鬻餐为业。然而家甚富贵,多有驴畜,往来公私车乘,有不逮者,辄贱其值以济之。人皆谓之有道,故远近行旅多归之。元和中,许州客赵季和将诣东都,过是宿焉。客有先至者六七人,皆据便榻,季和后至,最得深处一榻。榻邻比主人房壁,既而三娘子供给诸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