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作人是中国最早发现儿童的人,他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理论的奠基者、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理论的开拓者、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大胆探索者,他的儿童观、儿童文学观是中国儿童学和儿童文学领域最初的理论建设。他提出的以儿童为本位的核心观点对其他的研究者提供了理论基础。他倡导的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观,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的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特征,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自觉提供了观念上的巨大推动力。新时期以来,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中心任务是建设与发展,人们最为关心的是儿童文学在促进儿童生理、心理健康发展,推动儿童向理想人格健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强调儿童文学的审美性与娱乐性价值,这与周作人的儿童文学观可谓是不谋而合,从而又突显出周作人的儿童文学理论体系的独创性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文学艺术领域,最为儿童所喜闻乐见,富有儿童情趣.能培养儿童语言与思维发展,适应儿童审美与创造需要,丰富儿童精神世界的文体,就是儿童文学.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当代儿童文学的翻译具有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处理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因素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电子媒介时代,儿童文学在建构儿童理想世界,呵护童年生命,塑造并促进社会“新人类”成长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儿童文学还为成人保留一个美好的童年,而这个童年是成人可以回归的精神家园,同时,儿童文学还可以实现成人与儿童的精神对话,并且某种程度上儿童文学也是成人的抵抗的文化政治,即面对被消解了主体精神的世界,面对被工具理性而剥离了灵与肉的社会,面对被横流的物欲而泯灭了求真爱美之心的社会,成人有可能借助儿童文学来实现他对现实世界的抵制和建设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4.
儿童文学民族化的过程是作家用本民族的审美观念选择、提炼题材,并用本民族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现的过程。当代儿童文学民族化的实现,首先在于准确地把握各民族儿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的新发展,具体地理解不同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方面的历史承传性和现实变异性,以生动地体现新时代中民族精神的质的飞跃。使儿童文学的瓦族特,人与时代特征相一致,使儿童文学的典型化与民族化相统一。  相似文献   

5.
中央苏区的红色儿童歌谣作为配合当时革命斗争的一种宣传鼓动式的创作,长期在政治和社会层面被一再解读,其童年性指向一直被遮蔽。作为儿童文学,红色儿童歌谣的创作在潜隐的层面和儿童的精神心理世界是相通的。从儿童的精神、心理需求角度入手,可以把握红色儿童歌谣与儿童文学传统的承接以及由此而呈现出的童年指向。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儿童文学经历了基础性的艺术话语变迁,在这一过程中,商业文化话语的影响不容忽视。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城市生活题材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童年形象塑造越来越显示出商业文化精神的影响,它主要表现在儿童文学中童年形象的"日常化"、"肉身化"和"成人化"趋向。这类童年形象是对于传统儿童文学童年美学的一次积极和意义重大的解放,但它还有待于转化为对当代社会童年命运的更为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儿童观的转变与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三次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儿童观问题是儿童文学一个根本性的文化问题,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思潮,集中到一点,就是“儿童观”问题。从五四“以孩子为本位”的儿童观,到30年代“配合一切革命斗争”而形成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再列八九十年代尊重儿童个性的儿童观,它的背后是社会文化产生了变革,通过儿童观来影响儿童文学观和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6,(10):96-100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文化语境下,人们一面享受着物质与技术的繁荣与便利,一面又承受着心灵上的空虚与彷徨,现代人的生存发展遭遇空前的困惑与危机,每一代新生的儿童都被喻为"垮掉的一代"。人类精神的复归,必是从个体精神之初的儿童时期成长起来,以童年精神为起点与"母体",探析儿童精神教育路径,通过儿童文学、儿童哲学、儿童游戏、大众媒介等路径,培育儿童精神,以守望、复兴现代人逐渐荒芜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儿童观决定儿童文学观,并进而决定儿童文学翻译观。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始于清末民初"儿童的发现",并随着儿童观的进步而发展。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共同作用下的儿童文学翻译,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随着儿童观从"成人本位"走向"儿童本位",儿童文学翻译观亦随之发生了改变。新时期"儿童本位"的确立形成了"为儿童而译"的儿童文学翻译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评读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新创作的儿童小说为引起,主要从儿童小说叙述方式中切入点和叙述视角的技术层面上,探讨典型儿童小说在创作上形成的、童年故事童年精神与成人创作理念相融合的一个无痕的二次元世界。即强调作品在贴近儿童心灵、附和儿童精神的同时,将成人作家所拥有的人生经验和思想积淀,潜藏在浅显朴拙的故事背后。并以此建构儿童小说的本体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儿童本位论"是周作人儿童文学理论的核心,也是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所拥有的共同内核。圣·埃克苏佩利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小王子》,从成人与儿童关系的角度审视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和创作观,从感性体验的标准重新评估儿童审美能力,在成人的世界呼唤儿童精神的回归,是一部真正立于儿童生命空间的儿童文学,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普遍欢迎和广泛赞叹。  相似文献   

12.
儿童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对特定时代儿童世界的展现去反映无法穷尽的现实儿童世界的本质,儿童的共时性、超时代性、无限性就在具体的时代性、有限性之中得以实现。作家对儿童世界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描写受到儿童感性世界的无限性、作家创作的理性规范以及多样统一的艺术手法的制约。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必须在儿童世界的有限与无限二者的交叉点上发射象征性儿童生存方式的光彩,才能显现儿童文学特有的美,才能提升儿童读者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儿童文学.当代儿童文学的进步,与当代中国不同地区对儿童文学发展的重视分不开,从而又促使不同地区、不同人们的儿童观、儿童文学观的发展和飞跃.儿童文学观念内容的根本性变化.为艺术思维敞开了广阔的大门,使当代儿童文学表现出多种美学情趣和多种风格发展的势头;并对当代儿童文学队伍的构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5月,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与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闽台儿童文学研究所在厦门联合主办"儿童文化发展趋势研究"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儿童文化教育与研究高峰论坛"。总结分析此次论坛中儿童文学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可以大致看出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新趋向一是出现了运用后现代理论来建构儿童文化的现象。如吴其南的《校周与人的身体建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谢华的儿童文学作品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她的创作从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苦难入手,刻画了当代儿童生存的迷茫、困惑与抗争,蕴含着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在写作中,谢华对儿童的弱势所倾注的情感,以及这些情感所引发的人性思考和反抗,丰富了其作品的意味。如何描写"苦难"是儿童文学关注的内容之一,而在谢华的作品中,书写成长、死亡和抗争无疑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  相似文献   

16.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童年是纯真美好的,但是目前我国儿童焦虑心理普遍存在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已经开始尝试去反映儿童的焦虑心理,对低龄儿童存在的压力进行了或多或少的释放。研究这一部分作品,对于我们拓宽儿童文学领域、深化儿童文学内涵、更新儿童文学认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童年是纯真美好的,但是目前我国儿童焦虑心理普遍存在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已经开始尝试去反映儿童的焦虑心理,对低龄儿童存在的压力进行了或多或少的释放。研究这一部分作品,对于我们拓宽儿童文学领域、深化儿童文学内涵、更新儿童文学认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挪威学者布约克沃尔德对艺术本能在儿童艺术能力乃至整体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由此发现缪斯式学习是人类童年早期最自然的学习方式,儿童文化是人类童年早期最适宜的发展背景;从学校文化与儿童文化的冲突中,布约克沃尔德发现由于儿童发展背景转变导致的学习窒息,并由此揭示儿童入学后艺术本能被压抑的现实,进而通过教育实验和系统思考寻求激发儿童艺术本能的可能路径。布约克沃尔德有关艺术本能和儿童教育的深刻见解,对于我们怎样看待本能与儿童教育问题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
“谁能告诉我,童年和儿童文学消逝以后,人类的生活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 这是我在2002年发表的《童年和儿童文学消逝以后》一文的最后一句话。在那篇心境迷茫的文:章中,我还写道:“鲍斯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所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观点是令人震惊和惶恐的。作为宣扬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观的研究者,我一方面认为人类的童年蕴涵着珍贵的人性价值,  相似文献   

20.
《广东第二课堂》2013,(9):42-43
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是远离尘嚣的精英艺术,而是能够为所有人欣赏和共享的素朴的经典。《最佳中国儿童文学读本》系列共有《大地上的第一朵花》《给世界的请柬》《童年的远方》三册,由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方卫平教授选评。细读方卫平教授为广大儿童读者精心遴选的这些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