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色彩词是一类用颜色来描写客观事物性状、情态的词语.本文从色彩词在刻画人物、描绘景物、表达情感上所呈现出来的修辞特点,来论述色彩词所具有“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描绘景物,景象鲜明”、“表达情感,情感浓郁”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2.
色彩描写作为文学的表现手法之一,其作用在于用不同色素的对照,色调和光线的变化,或烘染自然景物,揭示典型环境,或描绘人物外貌形态,刻画人物性格,以此表达作者的特定情绪和感受,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鲁迅先生是深谙色彩学的,其小说《祝福》的色彩描写颇有特色。  相似文献   

3.
张凤伟 《文教资料》2011,(25):29-30
威廉.福克纳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用第一人称"我们"的方式间接刻画了艾米丽的一生。本文分析了南北战争后这一个思想、行为颇有叛逆色彩的女性,进而指出其性格古怪的背后,隐藏着人生与社会的深层规律。  相似文献   

4.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经典代表作,它真实又生动地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迷惘的一代"如何在挥金如土的生活中逐渐丧失精神和道德。这部小说对时代真实的写照不仅反映在其细腻的文本构造上,在其人物的描写和刻画上更加体现了"爵士时代"不同阶层人的生活现状和生活态度。而在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和烘托情节背景中,小说文本中色彩的描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本文将从色彩描写这一角度来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色彩词在托马斯.哈代的作品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运用了大量的色彩词来描写环境和刻画人物,勾勒出了主人公不同人生阶段的画面,对人物形象塑造和烘托主题起到了关键作用,具有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那么色彩静物写生就是色彩训练最基本的手段。一幅好的作品,要有总的色彩情调,要有大块色的对比,要有色彩的变化、呼应,要有刻画精到的细部。  相似文献   

7.
陈颖 《文教资料》2011,(12):10-12
李清照咏花词具有绘画美的特点,其表现为色彩描绘、形态刻画、意境创造三个方面。她的咏花词对绘画多方借鉴,表现出独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正步骤一用中锋画出鸳鸯的生动形态,再勾柳叶,以中锋和侧锋画树干。步骤二用墨色点染鸳鸯的羽片,用冷暖色皴染树干。步骤三根据鸳鸯的色彩特点平涂点染,用单线丝毛刻画细节;用写意笔法画远景的芦苇;以深绿色点染柳叶的层次。  相似文献   

9.
<一个小时的故事>作品是美国19世纪末著名的现实主义女作家--凯特·肖邦.小说刻画了女主人公米拉德太太在得知自己的丈夫在车祸中丧生的消息后的心路历程,很具用崽识流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色彩不仅是电影的造型手段,更重要的是构成电影视觉语言的形态。不论是影片整体基调,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甚至是人物内心状态的刻画,色彩除了表现意境与渲染氛围外,色彩还会揭示电影主题与主要思想,表现色彩在电影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巅峰之作,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了阿历克的人物形象,就“恋爱”——人类这一重要人生体验和个体情感的话题来说,可以发掘出阿历克自身确有的闪光点。纵观阿历克对苔丝的追求,特别是从他悔悟之后,对苔丝的感情可以说是异乎强烈而真诚的。他从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出发,不失时机地用金钱收服苔丝,他自认为待苔丝很不错,也许苔丝早晚有一天会对他心生情意的。但他忽略了苔丝的人生和情感,他不明白强迫苔丝做的一切都是她最痛恨的,早晚有一天会导致精神危机的爆发。虽然在悔悟之后,阿历克是真心追求苔丝的,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完全是隔绝的,无法沟通的。阿历克无法理解苔丝,更无法理解自己的死。这个结局,对阿历克来说,是一场悲剧。  相似文献   

12.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男性思维与女权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接受了父权制社会中的妇女观念,在小说创作中使用男性观察视角、男性叙述模式、男性话语和人物的二元对立语言,体现一定的男性思维。但小说中又含有一定的女权主义意识,这显露出哈代创作意识中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3.
英国著名小说家和诗人托马斯·哈代(1840-1928)创作的《德伯家的苔丝》小说的副标题称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这其中的“纯洁”二字,引出不少争议。哈代之所以固守着苔丝的纯洁,这与他是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着根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i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f Thomas Hardy, an outstanding realistic writer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s literary world. In his work, Hardy has created a new image filled with female consciousness,Tess. This paper just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ess' s female consciousnes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consciousness of self-reliance, consciousness of protest.  相似文献   

15.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品和情境小说之一。女主人公苔丝是一个聪明、漂亮、勤劳而善良的女孩,但最终她却被处以绞刑。从苔丝的生活和命运我们可以看出,哈代对待弱势社会中纯洁少女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作者自身的悲观态度和某些悲剧色彩。从悲观的角度审视托马斯.哈代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我们能更多地了解19世纪英国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和人们对待宗教和虚伪道德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张谷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翻译家,他翻译的作品以其忠实原作、译语地道而广受赞誉。他在翻译《苔丝》等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作品时采用了四字格、方言对译和直译加注释等策略,其译本受到读者的普遍喜爱和学者们的好评。本文拟以《苔丝》为例,从张谷若的翻译原则和策略等角度进行分析,来探究张谷若的翻译特色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以描写具有典型性和必然性的悲剧为主要特征,其中女主人公苔丝完整、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悲剧观。哈代的悲剧观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悲剧的审美价值在于其必然性和彻底性,性格与环境、意志与命运是构成悲剧性的两对基本要素,弱小人物受难是悲剧的主要内容和描写对象。哈代通过苔丝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悲剧的艺术价值、审美深度和社会意义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在他的一部“性格和环境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他运用宿命主义和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女主人公苔丝的悲惨命运,揭露了资本主义毁灭农民的罪恶,抨击了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9.
《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苔丝的生命是短暂的,命运是悲剧的,但她身上具备的美德和爱,是人性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毁灭的。小说体现了哈代的"进化向善论"思想、人文情怀和社会使命感,具有一定的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20.
《德伯家的苔丝》描述了一个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所遭受的悲惨命运。反映出男性中心主义社会里的男人们对女性的压迫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其作哈代为后来蓬勃发展的女性主义运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