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虽然会给同学们带来压力和烦恼,但是,只要你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烦恼也会变成快乐。因为考试成绩能反映出我们的学习效果。通过考试,我们可以发现问题,找出不足,还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所以,我坚持认为,考试对学生有利,好处多多。观点一:考试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竞争的健康心态。现在社会上竞争很激烈,每一次竞争都是一场严格的考试,如果我们没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各种竞争,将来在社会上就很难立足了。所以,树立一种积极竞争的心态非常重要,而考试则是树立竞争意识、培养健康心态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拿我们班来说吧,以前我们作业…  相似文献   

2.
朱靖祥 《考试周刊》2011,(88):49-49
世界教科文组织成员马利尔德说:“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看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的确,国家的竞争,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而未来的人才竞争又取决于现在学校教育的竞争。现在江苏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推出“五严”规范,以确实保护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但由于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我们已形成了许多根深蒂固的经验,“五严”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冲击,学生在校时间的缩短,学科课节的减少,考试次数的严格限制等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矛盾、新的挑战。那么,一线的老师到底如何做,才能既落实“五严”文件精神,又担负起培育祖国新一代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在面向21世纪的最后几年间,世界范围的高科技竞争,加剧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军事竞争。但军事竞争也好,科技竞争也好,实质上是人才竞争,归根到底又是教育竞争。这种竞争促使我军的人才培养观念从“一次教育定终身”转变为“教育培训伴终身”。发展继续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向高科技要战斗力,成为我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项重要任务。以新观念迎接新挑战纵观现代世界军事领域,高技术已成为军队的重要战斗力。未来的高技术战争对我们在战略战术和武器装备上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从五十年代搞“两弹”起,国防科工委就形成了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优良传统。当时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封锁以及苏联的刁难,从某种意义上反而给了我们一个快出人才、发展自己的机遇。不久,我们的“两弹”搞成功了,一大批掌握尖端科学技术的专家队伍随之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4.
《同学少年》2013,(1):23
激烈的短跑比赛,若少了掌声,便少了一份昂扬;震撼的交响音乐会,若少了掌声,便少了一丝共鸣。人人都想跑在路上,赢在前方,但我们无法否认一点:鼓掌也是一种美丽。自然界的物种都是在生物演化这场漫长的马拉松中,坚持着跑下来的。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竞争和领先是无可非议的生存方式。然而我们,人,之所以在竞争中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是因为我们学会了鼓掌。鼓掌是一种美丽。我们会赞许他们,而不是嫉妒仇恨;我们会认清自我,而不是自怨自艾;我们会选择协作,而不是一味蛮干。因为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人会是跑道上永远的赢家。  相似文献   

5.
困惑的思考:在素质教育与考试竞争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把素质教育解读成一种与以往的教育根本不同的全新事物,把考试竞争简单概括为"应试教育",是人为地制造了一种两难困境,让误解它的人们愈加误解。在素质教育和考试竞争之间,有几个朴素浅显的问题需要思考: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基础教育、素质教育、考试竞争?而我们对素质教育误解的症结在于把目标解释成了教育内容,这与我们误解全面发展教育是一样的问题。而理解素质教育的关键不是教育是什么,而是教育的普适性素质目标是什么,这是个教育目标观念转换问题。所以素质教育与考试竞争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转轨"之说不合逻辑,它与考试竞争中的如何考试、如何竞争、竞争什么之间是亦此亦彼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喜欢竞争,我想在座的各位也喜欢竞争,经过竞争,我们进了科大。人说:“不要命的进科大”,所以科大出现了象赵忠贤、陈立泉这样的杰出校友,可以到世界科技舞台上去一争高下。是竞争使科大充满了活力。  相似文献   

7.
人们把素质教育解读成一种与以往的教育根本不同的全新事物,把考试竞争简单概括为“应试教育”,是人为地制造了一种两难困境,让误解它的人们愈加误解。在素质教育和考试竞争之问,有几个朴素浅显的问题需要思考: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基础教育、素质教育、考试竞争?而我们对素质教育误解的症结在于把目标解释成了教育内容,这与我们误解全面发展教育是一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翠云 《河南教育》2009,(12):11-1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地位。”因此,我们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其根本在于教育的振兴和教育的成功.而教育成功的标志则在于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更有效地培养跨世纪人才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一、问题的提出继续教育是一顶系统工程,如果我们把这项工程看作是一座金字塔的话,它的结构就应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0.
“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任务。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全世界都在考虑如何应对这种竞争。我们要赢得这场竞争,就必须培养自己的人才。作为一名中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科技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基础知识,数学思维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蒋超在《怀疑和宽容是批判性思维不可或缺的品质》一文中说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如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 ,在商品竞争的后面是生产的竞争 ,在生产竞争的后面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在科学技术竞争的后面是人的素质的竞争 ,在人的素质竞争的后面是教育的竞争。这些竞争的核心是人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的竞争。不幸的是 ,我们至今仍没有普遍意识到青年学生的创造性对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现在和未来的意义。”我们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 ,而把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作为主旨功能之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现代的社会已进入了信息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很严峻的任务,显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其实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就存在着大量的创新思维的内容和契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的全球竞争中,指出了另一种经济关系存在的必然性,即合作关系,从而为我们考察全球资本关系的未来变化提供了认知线索.从总体上看,竞争是合作的前提,竞争的全球性要求合作进一步加强;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与竞争的全球性困境又导致竞争向合作转化.随着合作的深入,它将超越以市场主义为核心的竞争关系而成为共产主义生成...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不相信考试,不相信经常有校外统一考试是好的;我们的老师绝不因为考试而教课,学生也绝不因为考试而学习;我们教育制度的优点是把合作而非竞争的精神植入其内,我们不怕学生日后会对充满竞争的社会感到恐慌。我们相信俄罗斯一位心理学家说的:"学生今天学会合作,明天就有竞争能力。"我们相信只要学校教会学生如何合作共享,他日学生就有办法竞争。——芬兰教授帕思萨·尔博格  相似文献   

15.
论竞争与文明的关系王新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与竞争相联系的社会经济形式,这已经不再是不能接受的观念。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们一直把竞争看作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现象,过多地强调了竞争的消极后果,因而,在人们的思想深处,竞争依然只是一种可以暂时为社会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16.
<正>在市场经济时代,竞争是时代发展的杠杆和动力,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他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因此,处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人们,必须具有较强烈的竞争意识。从教育角度看,一个人竞争意识的形成,必须从小学开始培养,班主任应有意识地运用竞争机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竞争。为此,小学班主任具体可怎样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呢?一、创设竞争情境竞争,需要一种环境,一种气氛,一种情境。处于这种情境和氛围中的人,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参与竞争。因此,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老师一开始就要在班级构建竞争环境,营造竞  相似文献   

17.
学校管理也要开展竞争,不竞争就没有活力.如何把竞争机制引入学校管理,我们通过近一、两年的实践,初步摸索了—些做法:一、部 署 竞 争 格  相似文献   

18.
说起服务,我们都会想到第三产业,想到饭店,想到商店,想到"顾客就是上帝"的尊严,想到被保护的被服务者的权益,还想到了"尊严"与"权益"之下的服务业的飞速发展。我们总会说,是竞争为我们创造了优质服务,也为我们提供了优质产品。由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我们看到了竞争优化的本质,看到了竞争为服务者所创造的发展动力——没有动力,服务不好,行吗?优胜劣汰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一个缺乏竞争意识的集体是没有活力和战斗力的.为了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很多学校都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措施和评价机制,以此来推动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教师的工作面貌,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贫富"差距加大、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那么,我们的教师是如何看待竞争的呢?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竞争呢?为此笔者专门邀请了几位普通教师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让我们听一听他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加速培养一大批优秀的跨世纪高层次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同时对我们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把我校办成国内一流、国外知名的大学,面向21世纪,培养高层次跨世纪人才,是东北大学面临的光荣使命。一、高层次跨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为了培养有能力参与未来国际竞争的人才,我们所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