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海云  王芙蓉 《陕西教育》2010,(3):34-34,37
长三角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潜能无疑得益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更能直接提升制造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基于长三角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本文积极探索“长三角”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可持续发展,以期待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长三角区域经济向更深层次发展能够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理论认为,区域内地区之间在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地理区位、资源或要素禀赋等方面要有一定的差异性,并以此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动力。川渝的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和贵州互补性不强,而珠三角地区与贵州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对于贵州的辐射带动力巨大,应成为贵州对外区域合作的主要渠道。但是,贵州短期内并不完全具备大量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条件,因此,贵州应首先积极发展与成渝经济区的经济贸易往来,并随着经济发展,全面对接珠三角地区。同时,结合区位优势,贵州北部城市应进一步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而南部地区特别是东南部地区应成为黔中经济区对接珠三角地区的"桥头堡"和"传接带"。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国际新技术革命为河南发展提供了国际背景,新型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国内发展动力,发展新型经济空间、发展新兴产业、加强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河南新一轮发展的内在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调整财政税收政策、支持自主创新等是促进河南省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为以“美丽乡村”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发展的动力,“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在“美丽乡村“建设思路指导下,洛阳市栾川县政府部门应采取加强引导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发展模式,提升特色培育和文化品位,提升服务品质等措施以促进栾川乡村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是极具竞争力的新经济增长点,其发展动力分为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外在动力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政治外交和国际贸易等;内在动力包括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之间的平衡、实现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等。外在动力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低碳的要求,而内在动力则为中国经济发展给予了经济的驱动。  相似文献   

6.
针对贵州目前旅游状况,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对提升贵州旅游形象、积极参与世界竞争的对策和思考:一是政府要作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贵州“旅游大省”的建设,强化政府的“三个统一”能力.二是观念要更新,解放思想,树立“大旅游、大发展”的观念.三是措施要有力,夯实我省愿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建立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特区.  相似文献   

7.
贵州西北边陲小城———赤水市 ,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丹霞地貌诱人 ;历史悠久 ,人文旅游资源特别吸引人。于 1999年“五一”、“国庆”长假诱发的赤水“假日经济” ,其发生、发展及意义 ,给赤水乃至贵州旅游经济的发展以莫大的启示 ,生态旅游是赤水和贵州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国日益关注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分析低碳经济与贵州可持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低碳经济倡导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在贵州省大力开展低碳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要实现西部中经济的跨跃式发展,首先要解决产业结构的深层次问题,以谋求经济发展的高加速动力。本阐述西部“三产”结构性调整的战略方针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人类对于可持续发展法律价值的追求已成为法律发展的内在动力。可持续发展法律价值是对传统法律价值的完善和拓展。可持续发展法律价值要求作为传统法律价值的“秩序”实现从社会秩序到生态秩序的拓展;还要求作为传统法律价值的“平等”实现从代内平等向代际平等的延伸,从而使传统法律价值发生划时代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