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博白客家地区流行的鸡歌是一种特殊的民间文学样式。可从鸡歌的内容和演唱环境,分析鸡歌蕴涵的客家精神;客家鸡歌体现出客家人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社会风尚,反映客家人勤劳务实、诚实守信等优良传统;鸡歌体现了客家人幽默风趣、乐天知命的性格和敬祖孝宗、崇信鬼神的精神特性。  相似文献   

2.
客家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读传家、崇文重教"是客家人的优良传统之一。客家人通过堂联、族谱、谚语、童谣、竖楣,激励子弟勤奋好学、成才立业;普遍设立族学、书院和新式学堂,使客家地区教育普及,惠及百姓。  相似文献   

3.
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广义上对客家文化进行了界定 ,认为客家人在其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与美德 ,这就是客家人能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当前研究客家精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长河中,由于特殊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客家地区产生了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的"廉洁清正、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它主要通过客家人喜闻乐见的匾额、堂联、族谱、史志、谚语、格言、山歌、民谣等形式加以传承,同时又在杰出人物的身上折射出熣灿光芒,激励着客家人奋发向上,净化了客家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共同理想是指作为社会共同意识的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也是客家人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充分挖掘和运用客家优良传统中蕴含的丰富的有益营养,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维度解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表明客家优良传统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融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包括客家人在内的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教育情结看客家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人具有深厚的教育情结,是一个十分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族群;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是客家人的立身之本.客家人的教育情结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有其历史、社会和地理上的因由.客家人还富有一种独特的精神,这与教育的作用密不可分,教育造就了他们的优异品质和进取精神.客家人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宗族教育等来塑造客家精神.  相似文献   

7.
源自黄河之滨的大埔客家人,凭其不畏艰难的打拼精神,在世界各地繁衍生息,传播着古老的文明和重教倡学的优良传统。在今天的大埔客家人身上,我们仍然看到这种可贵的精神。 121所薄弱学校,6000多万元的“改薄”缺口资金,没让大埔人泄气。他们不等、不靠,凭借“全民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21,(1):13-18
台湾客家人通过谚语、诗歌、童谣和堂联等形式传承着"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其精神内涵包括:秉承传统、开拓进取;不断迁徙、不屈不挠;适应环境、开拓创业等。"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优良传统中,"锲而不舍、知难而进"是其精神渊源,"奋发进取、刚健有为"是其精神实质,"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其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9.
熟语是一种重要的民间语文文本。客家熟语作为客家方言词汇系统中的一类特殊成员,不仅记载了客家民系的许多民俗事象,体现了客家人对特定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有认识和思维方式,而且包含了客家人的教育思想体系,反映了客家人传统的大教育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内涵是:崇文尚学;修身立人;勤勉务实;以巧求效。对这一教育思想体系的呈现,不仅有助于我们揭示客家人文化人格的形成过程,还有助于我们解读客家教育的现状与特色,为教育的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0.
赣南采茶戏是客家人的文化产物,反映了客家人的精神世界、性格特征,展现了赣南客家的社会历史、风土人情,是客家人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作为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高师教育,应大力弘扬和传承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把采茶文化、客家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11.
客家人自汉代开始从中原辗转来到深圳地区,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经历,特殊的生活,使深圳地区客家人在教育上形成了以民俗、民风、宗教信仰、民居建筑和谱牒为"教科书"的独树一帜的教育内容与教育组织方式、方法,客家妇女风范正是客家教育成功的例证。  相似文献   

12.
敦亲敬祖是客家人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成并沿传下来的崇拜祖先、尊重长辈、注重血亲,使家族和睦兴旺、亲友敦厚团结的一种道德传统。当前,弘扬敦亲敬祖的客家优良传统对协调社会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贺县客家人秉承先辈耕读传家思想,重视教育,兴学育才,对贺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客家人耕读传家思想对贺县教育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论客家勤俭优良传统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洁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而勤俭又是廉洁文化建设内涵的一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勤俭,被重新提起和强调。纵观客家人的历史,就是一部勤俭的历史。艰辛的迁徙历程,恶劣的生存环境,铸造了客家人坚韧的毅力和勤劳节俭的品德。关于客家人的勤俭,我们可以从客家地区历代地方志书、中外专家学者的著述以及客家流行的谚语中随处见到。直至今天,在客家人身上仍然保留着勤俭这一传统美德。他们的"质直好俭,不务浮靡"的品格,在今天倡导的廉洁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客家人对教育有特殊的崇尚心理与行为,这体现出客家文化的重要内核。新时期现代化教育的普及已经改变了客家人的某些传统家族教育观念与模式。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流动对传统客家村落教育的影响,应吸取客家传统教育的智慧,充分发挥传统教育的精华,这对当代客家地区的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客家人对教育有特殊的崇尚心理与行为,这体现出客家文化的重要内核。新时期现代化教育的普及已经改变了客家人的某些传统家族教育观念与模式。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流动对传统客家村落教育的影响,应吸取客家传统教育的智慧,充分发挥传统教育的精华,这对当代客家地区的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试析客家人耕读传家思想对贺县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贺县客家人秉承先辈耕读作家思想,重视教育,兴学育才,对贺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客家人耕读传家思想对贺县教育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客家童谣是客家儿童在嬉戏玩乐时哼唱的儿歌,其中一部分客家童谣有着重要的教育功能,体现了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思想。这些客家童谣对于客家地区客家文化的传承、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客家童谣所体现的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思想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着不合时宜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人,客家先民背井离乡,所到之处都能继承和发展中原汉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同化当地土著居民,形成客家群体,且英才辈出,这与客家人的教育观直接相关,是客家人重视教育的传统风气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比如在云南的2万多客家人,分布于全省各州市县的各个系统,对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奉献。  相似文献   

20.
客家文化之所以能保持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不断发展,传承至今,其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桂东南客家人聚居地之一--陆川县乌石镇为例,从家庭教育、宗族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对桂东南地区的客家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进行剖析,并对桂东南客家教育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客家教育对广西客家人的生存、发展及文化传承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