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近年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态势;结合中部6省间人均GDP呈持续缩小、GDP总量与东部仍在拉大的动向;探讨为扭转“中部塌陷“和中部地区崛起,科技体制的创新解决方案;揭示不断培养和壮大自主创新科技人才队伍,加大研发创新资金投入,用高新技术带动产业升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中部地区的对外经济开放度进行了度量,并采用Johnson协整分析技术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考察了中部地区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对外经济开放度与GDP增长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即两者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开放度的提高是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但该地区GDP的增长没有显著地提升经济开放度。  相似文献   

3.
能源技术创新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保护环境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把GDP作为控制因素,基于1996-2008年间中国大陆30个省市面板数据构建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差分广义矩估计(DIF-GMM)方法研究能源技术专利与CO2排放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技术专利、CO2排放及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从全国来看,能源技术专利降低碳排放的作用是有限的,并且在不同地区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除了西部地区外,东部和中部地区能源技术专利的增加均未显著地促进CO2排放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孙艺璇  程钰  刘娜 《资源科学》2021,43(1):82-93
科技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具有重要作用,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国30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利用Super-SBM模型测算2000—2017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通过空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究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得出以下结论:①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在时间上整体呈上升态势,平均值从2000年的0.18上升至2017年的0.44,在空间上大致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递减;②从整体回归结果看,科技创新各要素(专利授权数、R&D经费占GDP比重、R&D人员全时当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较强,控制变量中的城镇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存在正向的驱动作用,而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③从四大地区的回归结果看,不同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受科技创新各要素的驱动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受专利授权数、R&D经费占GDP比重的驱动作用较强,专利授权数、R&D经费占GDP比重、R&D人员全时当量均对西部地区有正向驱动作用,而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只受专利授权数和R&D人员全时当量的驱动影响。本文可为国家和地区提高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9,(5):29-34
采用各省区21个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技术创新、人口数量和质量结构对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三者均显著提高了制造业出口复杂度,且人口质量结构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人口数量结构。在此基础上,从区域视角进一步探究制造业出口复杂度影响因素的异质性。结果显示:人口数量结构仅对东部地区产生促进作用;人均GDP、基础设施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正向影响东、中部地区;贸易开放程度抑制了西部地区,却显著促进了东、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28个地区1995~2009年的面板数据,在估算28个地区CO2排放量的基础上,采用灵活稳健的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CO2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及其东部存在CO2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且转折点为0.76千元人均实际GDP,但是中部、西部不存在该曲线;中部正趋近于人均CO2排放的转折点,西部离该转折点还有较大差距;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对CO2排放具有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部六省相关专利产出指标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发现2000年以来,中部六省的专利产出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中部六省之间的专利产出水平及其增长速度存在较大的差距,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六省的专利产出水平及其增长速度都较低。要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必须加大科技人力资源和R&D经费投入,调动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专利保护意识,全面提高中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校研发活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本文采用知识生产模型分析了我国30个省市从1997到2007年全国和分地区高校研发对企业专利和新产品创新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研发对企业专利和新产品创新均产生了显著的地理溢出效应;地区层面上,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校研发对企业新产品创新产生了显著溢出,而西部地区高校研发对企业专利创新产生了显著溢出;企业创新表现为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的格局;我国劳动密集型的经济运行方式对企业创新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根据2000—2008年我国省级区域面板数据,应用协同学理论测算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度.研究结果表明:(1)考察期内,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度显著提高,其中,东部地区提高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慢;(2)创新系统协调发展度的地区间差异不断扩大,反映创新的地理集中态势日益明显;(3)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北京作为Ⅰ类地区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上海作为Ⅱ类地区属于中度协调发展类,广东作为Ⅲ类地区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由部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构成的Ⅳ类地区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由部分中部和西部地区构成的Ⅴ类地区属于中度失调衰退类.最后,分析了各类型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特点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创新人才竞争力的提高是促进中部崛起、加快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运用功效系数分析法首先对中部六省的创新人才竞争力进行分指标对比,通过与其它省份的比较产生综合评价值,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提升我国中部地区创新人才竞争力的相应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