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所谓图书编辑的职业意识,是指图书编辑人员在长勰的编辑工作实践中,对自己职业的性质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深刻的体验和认识,是对职业的一种特有的感知力、创造力和评价能力。在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版业实现由规模数量向优质高效的阶段性转移的过程中,图书编辑树立并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特色意识、名牌意识、精品意识、策划意识、经营意识、版权意识、读者意识和敬业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加强图书的市场竞争力,必须不断提升图书编辑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编辑人员的创新能力,加大对图书人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增强图书编辑的精品意识。本文主要对图书编辑的精品意识进行分析,探究图书编辑精品意识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编辑工作是出版社工作的中心环节。要保证图书质量,多出精品,做大做强出版社,提高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发挥编辑工作的重要作用。编辑加工书稿,基本上是个人劳动,这个特点决定了编辑活动的好坏主要靠编辑的自觉性。编辑自觉性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素质的高低。所以,编辑队伍的建设、编辑个人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今年以来,新闻出版业正在广泛开展的“三项  相似文献   

4.
图书编辑的角色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编辑的角色意识●刘勇坚【南京】俗话说,三百六十行,干一行要象一行。作为一种职业,或曰工作岗位,编辑工作如同其他工作一样,是一种社会角色。演员上戏有一个进入角色的问题,同样,当编辑也要进入角色。当然,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同演员的那个“角色”在本质上和...  相似文献   

5.
陈强 《编辑学刊》2023,(1):63-67
2006年,张立宪创办的Mook《读库》面世,其极富特色的出版理念,包括出版宗旨、选题标准、对图书形态的思考实践,以及形式多样和富有创新的编读往来与交流,都对当下在数字化浪潮冲击下的传统纸质图书编辑出版工作具有启发意义。文章探讨《读库》的编辑实践和由此体现出的张立宪的编辑思想,为当下的图书编辑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选题设计需避盲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题设计需避盲点卢福成【武汉】现在全国有540多家出版社,20000多名编辑人员,中国的图书出版业,就数量而言,已居于世界第一位。这么多出版社的编辑人员天天在研究选题,再加上广大作者队伍的著述活动,选题的覆盖面日益扩大,已几乎无所不包,于是在不少选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出版市场竞争强度的不断提升,提高图书编辑工作能力成为出版社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方式,所以出版社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图书编辑的竞争。本文将根据新时期对图书编辑的要求,分析新时期下图书编辑应该具备的时代意识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是因为图书策划编辑的市场意识俨然已经成为构筑图书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所以进一步强化图书策划编辑的市场意识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笔者结合个人从事图书策划编辑的实践经验,在梳理了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当前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行剖析,提出强化图书策划编辑市场意识的几点个人建议,以期为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世人的眼中,编辑的角色五彩斑斓:敏锐的搜猎者,把握书稿灵魂的救世主,化平凡为神奇的魔术师,奔波在作家与出版社之间的双面人……没有人能用寥寥数语,白描出编辑这样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职业。但不论是普通图书的编辑还是畅销图书的编辑,都是出版背后的英雄。  相似文献   

10.
对于期刊社而言,编辑部是它的核心部门,编辑又是编辑部的主体力量,一个期刊社对编辑工作的重视与否,显示这个期刊社的管理模式,搞图书销售出自的美国斑马图书公司董事长瓦.札卡顿亚在他的著作中写首:“我在出版界多年之后有一件事情我是绝对确实清楚地知道的:我们决不能忽视我们在出售的产品--图书本身”,“财务人员尽可以随心所俗地摆数字,但是如果一本书砸锅了,就没有什么好摆弄的了,他介绍自己与同行的体会说L:编辑部是出版社的中坚,既能兴社,也能毁社。那么,期刊编辑在期刊社所起的作用同样不可低估,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期刊编辑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更应该具有强烈的经济意识和市场意识,只有这样,才有使期刊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根。  相似文献   

11.
黄长根 《出版参考》2017,(10):66-67
图书编辑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图书出版工作的水平和规模,决定着图书出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结合出版工作的意识形态性质,分析如何做好一个图书编辑,怎样提高图书编辑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图书编辑的意识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编辑工作人员应当牢固树立市场意识,革新观念,使图书编辑工作顺应市场经济时代潮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叶宁 《编辑之友》1996,(4):8-10
论图书质量保障的整体性动态观念叶宁【福州】一、质量观念的发展和面临的现状我国出版业对图书质量的认识,大致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这时期出版业不讲图书市场,产品由新华书店包销,于是编辑闭门编书。这种从整体上讲静态单一的编辑活动,...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出版社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此,编辑的经营意识对出版社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出版编辑具备较高的市场意识,细致观察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图书编辑超前的经营意识,才可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图书市场中,选择恰当的时机,将适合的图书推向市场。作者在本文中就图书出版中编辑的经营意识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各位荣获中国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奖表示祝贺。大家都活跃在编辑出版工作第一线,编辑工作做得非常优秀。以前,只要做好自己的案头工作就是好编辑,现在对编辑概念的界定已经和传统的编辑概念不一样了,对编辑工作的要求和以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当前图书情报专业期刊的发展现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若干建议:树立竞争意识、精品意识,全面提升刊物品质;与国际标准接轨,创图书情报学期刊的中国品牌;加快期刊的电子化、网络化发展步伐。并就当前专业期刊编辑工作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音乐、美术、图书、体育等方面都更加注重自我修养的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实现自身价值。对于图书编辑而言,必须要结合公众需求,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编辑水平,从而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优秀图书参考作品和资料。值得注意的是,图书编辑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强版权保护意识,提高维权能力,才能确保自身的权益不受到侵犯。本文对图书编辑的版权保护意识相关内容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可供相关领域在做课题研究和实践时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宪峰 《出版参考》2015,(Z1):53-54
图书编辑正确对待自我意识与大众意识的关系,是做好图书策划、出版工作的关键。图书出版是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活动。图书编辑作为这项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持对大众意识以强有力的关注,不断发现和挖掘读者的心灵需求,力求做到"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和服务对象,双脚踩在大地上、自觉走进群众中"。以此为行为准则,图书编辑在自我意识和大众意识的对接和融合方面要找到立足点和平衡点,以便在整个出版  相似文献   

19.
现代编辑的创新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琰 《现代出版》2002,(3):16-17
出版社要发展,核心在于人才。出版社要创品牌、创效益,必须有一大批优秀的图书。而优秀的图书就是依靠优秀的编辑策划出版的。出版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所需要的编辑是在出版理念上不断创新,能够跟踪社会文化思潮变迁和把握读者阅读兴趣变化的出版专业人才。在一定意义上,编辑的思想观念、业务素质和能力能否不断发展、创新,直接关系到出版社的兴衰存亡。“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它的理论提出者、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彼特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生产函数。这种新生产函数中生产要素的量并没有改变,而是仅仅改变函数的形式。就是…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而教辅图书能有效辅助青少年学生学习知识,它肩负着巩固教材知识、提升学生素养能力的重任。如何既保证教辅图书的时效性,又保障教辅图书质量,需要从出版社和编辑两个层面进行应对,严格执行“三审三校一读”制,加强编校学习,提升编辑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