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人知识和企业知识创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企业的知识创造分为个人、团队、企业和企业间环境四个层次,个人知识具有专用性、动态性、互补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企业员工是企业知识创造的主体,个人知识是企业知识创造的源泉。作为知识创造过程的三要素,SECI过程实现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换并形成了企业知识创造过程的基础,知识场的存在为知识创造活动提供了共享的场所,知识创造过程的投入、产出和中介因素构成了企业的知识资产,并为进一步的知识创造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另针对我国企业知识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从个人知识角度来认识企业知识创造过程对我国企业知识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吉敏  胡汉辉 《科学学研究》2009,27(2):269-273
 在野中郁次郎(Nonaka)描述知识创造过程的SECI模型基础上,针对工程咨询企业知识活动的特征,建构了“ε型”动态知识创造的扩展模型:工程咨询企业知识创造的过程受到分别来自组织目标和组织知识创造现实因素的双向驱动力影响,企业知识创造活动是一个从组织目标出发、经个人知识活动实现组织知识创造的过程;同时,受知识创造现实因素的影响,会在组织实现知识创造的过程中,会对个人、团队、组织层面的目标进行不断的修正。结合江苏电力设计院的案例分析,描述了工程咨询类企业专用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本文的结论可以推广至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  相似文献   

3.
知识管理的维度与策略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不再依靠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传统资源创造价值,而是更多地依赖于知识,创造和传播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要素。企业中的知识可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种知识的相互转化是知识创造和传播和源泉。人和技术是知识管理的两个重要维度,企业知识管理策略就是要在这两个维度上做出选择。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信息化、人性化和综合化三种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知识创造螺旋机理模型论知识挖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玲 《现代情报》2005,25(10):166-168
知识已成为关键的企业竞争的经济资源,知识挖掘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知识创造过程的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角度进行研究,从知识创造的螺旋机理出发,指出了知识挖掘技术在从内隐到外显的知识创造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Lotus OA系统构架出发剖析了知识挖掘所涉及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5.
知识是企业唯一有意义的资源,企业知识创造与企业知识活用间的平衡是企业知识创造价值的关键。从组织、产品/服务、企业/事业三个层次对企业知识如何创造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知识创造价值模型。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合作中基于知识位势的知识创造模型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党兴华  李莉 《中国软科学》2005,49(11):143-148
本文从知识位势角度出发,在网络环境及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的背景下,以Nonaka SECI模型的认识论、本体论为基础,修正与改进SECI模型,构造知识创造O-KP- PK模型,论述了企业技术创新合作中的知识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企业导师制一般过程的基础上,从知识主体、知识客体、团队环境三个层面提出了企业导师制过程中知识创造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以知识转移量和知识创造量为衡量指标,建立其数学模型并模拟,主要分析了导师和学生的初始知识重叠率和并质知识比例对企业导师制过程中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的影响效果。根据模拟结果提出的相关建议对导师制项目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构架—元素知识创造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毅 《科学学研究》2001,19(3):96-101
本文重点关注我国企业的知识创造机制。文章首先剖析知识的结构特征 ;然后 ,从知识的构架 -元素这一结构特征出发 ,提出构架 -元素知识创造动态循环 ;在此基础上 ,以杭州锅炉厂为例 ,对构架 -元素知识创造动态循环及其与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赵欣  张之光  向希尧 《科研管理》2018,39(11):132-145
专业虚拟社区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将地理分散而志趣相投的人聚集起来,有利于专业人士互动交流、实现知识共享与知识创造。专业虚拟社区蕴藏了海量数据、信息和有价值的专业知识,成为新兴的知识源,受到知识密集型企业的重视;专业虚拟社区倡导开放、互惠的知识共享规范,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的知识管理模式,激发了学者的研究兴趣。本文回顾发表于国际主流刊物的文献,①综述了专业虚拟社区成功,专业虚拟社区知识搜寻、贡献,专业虚拟社区双向使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讨论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②构建了专业虚拟社区知识创造模型,将知识创造过程依次划分为知识贡献、知识检验、知识搜寻和价值观内化四个阶段,初步阐释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个人知识与大众知识、搜寻者角色与贡献者角色互相转化中的知识创造规律。最后,本文指出了新模型中有待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企业知识创造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从知识跃迁的角度提出了知识能级跃迁模型,并对其中的知识跃迁黑箱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论文从知识形态、知识主体、社会思维过程三个方面对知识创造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