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宋国地域文化在周代颇有特色.宋国盛行神权崇拜,公族地位显赫,物质文化比较繁荣.宋国承继殷商文化传统,"其俗犹有先王遗风".宋国作为庄子的诞生地,其殷商文化传统和宋国社会政治现实对庄子思想及文学个性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商丘地域文化的称谓,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科学的文化命名.商丘是商部落的发源地、商朝的建立地和商业的发祥地,商文化是商丘最重要的文化品牌;同时商丘是西周分封时宋国的受封地,宋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宋国文化是商丘在全国叫得响、人人共知的又一著名文化品牌,因此,用"商宋文化"来命名商丘的地方文化不仅恰如其分,又具有唯一性,是商丘地方文化的确切称谓.此外,宋国是以商朝后裔的身份和地位被分封的,在某种程度上,宋国是作为殷商文化的象征而存在的,但它又发展了殷商文化,商宋关系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扩而大之,整个商丘地域的历史文化,都可称之为商宋文化,它们都与商宋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是商宋文化发展的源与流.  相似文献   

3.
《海外英语》2013,(1):42-43
庄周(公元前369-前286)。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庄子》。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位大思想。家庄周。  相似文献   

4.
宋国是西周初年最重要的诸侯封国之一。宋国从公元前1040年微子启受封建国开始,经由西周、春秋和战国,至公元前286年为齐、楚、魏所灭,计34代君,享国754年,几乎与周王朝相始终。文献中所载宋君大多是有其名而缺史实,但也有名声显赫、行迹昭著者,如微子启、宋襄公、宋景公、宋康王等。通过资料梳理,稽考周代宋国君主史实,对于宋国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国是周初段宗室微子启的封国。微子启下传十君到戴公,戴公30年周平王东迁,历史进入春秋时代,直到战国晚期宋国为齐国灭亡。宋国都于睢阳(今河南商丘市西南),宋国的疆域东到今徐州以西,南到安徽宿县,西到今河南商丘地区西部,北  相似文献   

6.
在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语文课程量不足、语文教学资料缺乏、对语文课程建设不够重视这三方面,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内因上来说,高职语文教育目标缺位、高职语文教学内容过时、高职语文教学方法单一是主要方面;从外因上来说,包括自然形成的偏见、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外来文化的排挤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庄子以超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观的出现,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文化根源的,如果我们承认道家学说具有南方文化的特色,那么就可以从楚文化中挖掘出庄子自由观产生的深层原因.庄子的家乡宋国,从地理环境上看,正处南北交接之处,靠近南方大国楚,庄子一生的活动大都在江淮一带,而且其思想直接渊源于楚人老聃.我们从《庄子》三十三篇大量记述与楚有关的人或事来看,庄子思想打上了楚文化深刻的烙印.  相似文献   

8.
一、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产生学习困难学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以上调查结果表明主要来自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的消极影响.1.就内部因素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其一是学生的性格特征.青少年的性格特征明显化的  相似文献   

9.
《诗经》有《鲁颂》、《商颂》,而无《鲁风》、《宋风》,其原因是由鲁国和宋国的特殊地位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邓克刚 《新高考》2010,(4):41-43
1.《唐书——宰相世系表》曾对“宋”姓起源作如下解释:公元前十世纪周公平定了武康叛乱之后,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受封於宋国,建都商丘。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国所灭,其子孙以原国名“宋”为氏。从上述解释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相似文献   

11.
因宋元时期的战乱,淮河流域原本正常的商贸往来变为非正常商贸,借此可看出当时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的盛袁轨迹。宋代经济社会相对繁荣,交通便利,流域商贸繁盛。金统治时期,由于受宋、金战争的影响,流域的商业活动总体趋于萧条,交通不畅,并且在淮河南北沿岸出现了榷场贸易和走私贸易相并行的非正常局面。蒙古国统治时期,由于战乱等影响,淮河流域的商业贸易也受到很大破坏,同样出现了榷场贸易和走私贸易。  相似文献   

12.
客家山歌早在唐代已经流行,而客家山歌剧则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方产生。以梅州客家山歌剧为具体分析对象,剖析其形成之要素,可认为客家山歌是其形成基础,唱山歌方式的转变是关键,戏剧运动是催化剂。这三个因素的具备,最终促成了客家山歌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公元13世纪的宋蒙(元)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蒙(元)灭南宋是蒙(元)统一中国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蒙战争持续半个多世纪之久,其中的激烈、复杂、曲折为中国战争史所罕见。万州是当时lznJiI夔州路的重要州郡,“南带长川,北环梁山,地接夔门,扼束巴楚”,对防御蒙古顺长江东下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以万州为切入点,梳理了发生在万州的战事,总结了万州抗蒙战争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14.
宋代掀起四次大规模的兴学高潮,地方州县学校遍及全国各地。文章通过对学记的分析,考察了宋代地方州县修建学校的资金来源,发现地方官学筹集资金是一个多渠道的方式:或朝廷和路级官府拨款,或州县官府自筹经费,或民间捐献。不同的州县有不同的筹款方式,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蜀党是北宋中后期出现的政治集团,它以苏轼、苏辙为领袖,以包括黄庭坚、秦观、张耒在内的苏门六君子等人为其成员。蜀党的政治活动,贯穿了从仁宗嘉祐到北宋后期,并亲身经历了期间大大小小的政治纷争。苏氏蜀学是其立党思想,苏门则是日后蜀党的主要组成力量。同时,蜀党代表了中后期文坛的最高成就,使这一群体成为文人参政的典型而受到瞩目。  相似文献   

16.
涪州作为南宋最后沦亡之州郡,其战事之长、抗蒙之坚决,足以冠绝全宋.蒙古占领涪州后,始真正实现全国统一.了解宋蒙涪州战事,对研究南宋末期川东地区抗蒙战争意义重大.本文拟就涪州战事中宋蒙双方兵力对比、蒙古诸帝侵宋时期涪州战事、涪州抗蒙战事持久原因三方面进行探讨,以图揭示宋蒙涪州战事真相.  相似文献   

17.
上巳节是我国一个具有浓厚节俗色彩的传统节日,它从产生以来,就孕育了丰富的节俗内涵。入宋以后,上巳节俗不再如前代丰富,并打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感伤色彩。上巳衰微,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宋上巳词的分析研究,仍能探得上巳节在宋代的流变。  相似文献   

18.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朝廷为加强对敌方的控制,将麟、府、丰三州归治河东路。这一措施的旅行,主要是由于此地区特殊的军事战略地位、丰富的战马资源以及朝廷采取犬牙交错的治理原则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在南宋初年的抗金战争中,遥渐形成了东、中、西三大抗金战场,并涌现出了岳飞、吴(阶)、吴(磷)兄弟等众多著名抗金将领.其中西线抗金战场意义重大,西线作战有效地牵制了金军南下的军事行动,为南宋王朝守住了四川,力保全蜀,粉碎了金兵意图通过秦岭进入四川进而对南宋进行战略迂回包抄的企图.本文就宋金西线战事,主要对攻守双方的战略意图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宋代厢军兵源多样。具体而言有:镇兵、收编军队、募兵、罪犯等。宋廷通过此多种方式补充其兵源,使其保持一定数量,以发挥应有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