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在安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安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安徽省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设定的几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2000年以来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障碍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此分析基础上,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相盅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安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选取1998~2007年南阳市经济、资源环境、科技、人口社会4大类共18个单项评定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来评价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显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可持续发展的得分值总体上是上升的,2000~2002年间有波动,主要是资源环境子系统、科技子系统、人口社会子系统出现了波动的原因.同时提出水源区进一步提高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DPSIR模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0—2017年相关数据,使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TOPSIS法与障碍度模型对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7年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水平波动较大,虽上升至0.6055但与发达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各子系统水平均处于动态变化中,驱动力子系统持续上升,压力子系统和影响子系统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状态子系统和响应子系统整体呈下降趋势;制约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也处于动态变化中,2010—2014年主要分布于影响子系统和响应子系统,2015—2017年主要分布于驱动力子系统和压力子系统;重点关注驱动力子系统、状态子系统和响应子系统对水资源承载力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安徽省池州地区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对策,并就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调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思想,利用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由经济发展、低碳技术、低碳环境以及低碳社会四大子系统、21个指标的低碳城市评价体系.根据上海市2000-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上海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结论是:上海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正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选取33项指标建立了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可持续发展系统综合能力的方法.笔者把研究对象划分为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教育科技4个子系统,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4个子系统得分为4个变量,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安徽省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筛选出符合安徽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科技创新促进安徽农业发展的能力评价模型。结合2007-2013年的农业科技创新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对安徽省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呈波浪式缓慢增长趋势,整体构成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转化、支撑各能力内部发展不均衡。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提高农业领域专利申请授权量。  相似文献   

8.
构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以内蒙古为例进行评估显示,1998-2007年内蒙古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并不一致,尤其是生态子系统波动较大;评估期内协调状况虽有所好转,但没有达到良好状况,可持续发展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及时空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发展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利用2000-2011年安徽省各城市指标值,借助熵值法对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相应的排序,同时结合经济发展质量的类型划分,分析2000-2011年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时序变化和时空演变特征,从而得出安徽省经济发展质量整体上逐年提高但南、中、北地区差异明显等相关结论,最后给出了提高安徽省经济发展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科学评价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提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管理水平,建立涵盖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2010年安徽省统计数据,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雷达图进行相关分析与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地级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因素、资源因素与承载能力相关性高,经济发达程度和资源环境保护较好的地区承载力高,资源型城市承载力较低.这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别对影响安徽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安徽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生源状况理想,教练员执教经验丰富,但存在比赛次数过少,学训矛盾现象严重及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并为安徽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业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当前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代表,是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主力军。在转型背景下农业上市公司逐步全方位走向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受到投资者以及经营者的高度关注。如何科学的评价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取评价财务风险各财务指标,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财务风险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结合功效系数法和各指标报表实际数对安徽省一家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了标准化打分,确定财务风险的级别。  相似文献   

13.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测度了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利用现代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了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协调发展状况.结论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呈逐步提高趋势,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且两者存在协整关系;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状况逐步改善,并进入中级协调状态,应采取有效对策加快两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中国人口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安徽省也不例外。安徽省在2000年就成为典型的老年型省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促使学术界开始重视老年人非正式照顾研究。结合"安徽省城乡老年人非正式照顾状况调查"的相关数据分析老年人非正式照顾的城乡差异,提出安徽省城乡老年人非正式照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2011-2020年安徽省建筑业、经济与资源环境三个子系统中的指标数据为基础,运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二元系统和三元系统的评价值和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2011-2020年,从各子系统的评价值来看,安徽省经济评价值呈平稳上升趋势,资源环境呈波动增长趋势,而建筑业在早期上升趋势较缓慢,2017年以后则呈大幅度波动上升趋势;从耦合协调度来看,三元系统经历了由勉强协调到中级协调的发展过程,协调水平呈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趋势,目前其协调程度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合作,将建筑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持续推进三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深入研究农业碳排放,以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度农业碳排放绩效。安徽省农业碳排放绩效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影响安徽省大部分地市农业碳排放绩效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农业碳排放规模效率相对较低;而从区域看,皖中地区历年农业碳排放综合技术效率最高,其次是皖北地区,皖南地区最低,呈现出"中北南"的格局。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教育与人口发展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口普查资料,深入研究人口文化素质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是制定21世纪初期湖北省教育发展战略,促进人口、教育、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以《湖北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资料》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为依据,结合历年《湖北教育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对湖北省教育与人口发展状况进行宏观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区域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就必须有一种度量监测可控制发展趋势的有效方法,以此评价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效果,本通过建立多层次分析与多目标综合测度模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以四川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为例,在大量统计数量基础上,求算出四川2000年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值,总结出四川省2000年可持续发展水平较1995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淮河流域是中国传统社会主要粮食产区,至今仍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处于淮河流域中游的皖北地区在整个淮河流域农业生产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调查,全面把握该地区当今农业科技状况。并通过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系统比较,综合评判两者对于该地区未来农业发展的意义。从而为安徽省淮河流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寻求途径。只有使两者密切结合,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农业环境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为皖北及整个淮河流域未来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人才高地的前提是熟悉人才状况和人才环境状况,而人才状况和人才环境状况始终是动态变化的。必须进行经常性的数据统计和信息收集整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人才与人才环境状况报告系统,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人才信息,以利于国家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才与人才环境状况报告系统由数据采集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子系统,数据统计及分析子系统,决策支持子系统,管理及维护子系统等组成,并确定报告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