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新书推荐     
《消散的现代性:全球化的文化维度》作者:阿尔君·阿帕杜莱出版:上海三联书店定价:38元全球化时代,大众迁移与电子媒体这对孪生力量,对大众消费模式、多元文化主义及族群暴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使社会日益呈现出流离与散裂的面貌。《重构我们的文学图景——"70后"的文学态度与精神立场》  相似文献   

2.
尼克·库尔德里的新著《媒介·社会·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体实践》对当今数字媒介背景下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解析。该书通过分析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学术理论,深刻解析了"数字化民主"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丰富了"媒介力量"的学术理论。本文从数字媒体和社会理论、网络社会与政治、媒介文化以及媒介道德等方面予以重点解读。  相似文献   

3.
陈敏菁 《新闻世界》2014,(7):298-299
尼克·库尔德里的新著《媒介·社会·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体实践》对当今数字媒介背景下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解析。该书通过分析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学术理论,深刻解析了"数字化民主"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丰富了"媒介力量"的学术理论。本文从数字媒体和社会理论、网络社会与政治、媒介文化以及媒介道德等方面予以重点解读。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道德自律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丽 《新闻知识》2007,1(6):47-49
一.中国新闻道德历史溯源毫无疑问,新闻道德是新闻传播业立身之本,攸关着新闻传播的成败。美国媒介批评学者约翰·赫尔顿曾经不无感慨地说过:“在新闻领域里,没有哪个问题比新闻道德问题更重要,更难以琢磨,更带有普遍性。事实上,如果新闻工作一旦丧失了道德价值,它即刻便  相似文献   

5.
良心是一种使人遵守道德的无负作用的力量,而名誉则是一种使人遵守道德的有负作用的力量。所以,亚当·斯密称名誉是可能出现错误的“直接审判”,而良心则是从来不会错判的“高级法庭”。  相似文献   

6.
时下,举国上下争名人、争故里、争蒙莹、争陵墓、争古都,热浪滚滚,争得不可开交。专家学者大刀阔斧,各展绝技,史海荡舟:布衣百姓披挂上阵,考古论史,频露峥嵘。比如,甘肃、  相似文献   

7.
冯源 《新闻爱好者》2017,(12):69-72
文化认同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一部作品的传播过程中,往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晋时期左思《三都赋》的传播即印证着这一原则。《三都赋》选题本身蕴含着左思强烈的政治文化意识,左思在创作中又着力构建中原的地域优势及道德文化优势,此种鲜明的文化取向,在三国争统的文化语境中,迅速得到了西晋北方士人的强烈认同,拓宽了传播渠道,使得《三都赋》的传播获得了空前的效果,形成了"洛阳纸贵"的传播局面。  相似文献   

8.
道德是社会发展的润滑剂和软实力、推动力,尤其是在当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旗帜指引下,在法治治国的刚性框架下,更需要道德治国的柔性助推。道德在这个重要的关口就显示出先进文化的能源和力量,而新闻媒体恰好是这种先进文化的能源和力量的强大信息载体。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2014年是北大培文出版在历史、文学、电影、艺术、博物等方向收获颇丰的一年,为感恩答谢作者和媒体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关注,北大培文于2015年1月22日在中关新园1号楼集贤厅举办"汇聚坚守的力量·新年新书答谢会"。  相似文献   

10.
英雄崇拜是各民族都有的普遍现象,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别各民族的英雄崇拜也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和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两位英雄的对比分析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希腊文化中英雄崇拜的差异:一、中国文化中的英雄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规范,重道德;而古希腊文化中的英雄崇尚战争,重力量。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具有集团性的特点;而古希腊文化中的英雄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的特点。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重心在民族和国家利益;而古希腊文化中的英雄则重个人利益。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重伦理道德、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集团利益,心灵上是戴着枷锁的。而古希腊文化中的英雄重力量、重个体、重荣誉,重私利,是人性觉醒的英雄。  相似文献   

11.
逄春阶 《青年记者》2007,(23):50-51
我加入大众日报特派记者组这个团队已整整一年。在编委会的正确指挥下,与同事们一起,先后参与了省"两会"专稿、现代农业路径探寻、强镇之路·南方采访札记、"一体两翼"区域发展布局解析、"喜迎十七大"等重点报道。写这些重头稿,对一个长期从事文化报道的记者来说,确实是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有经验,也有教训。我的体会可以用宋代杨万里《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的诗句来概括:"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产业、消费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文学作品和作家都成为重要的文化内容和产业基础。从文学的生产到文学的再生产,是文本脱离自身的纸质介质,经由资本、科技、市场的力量实现多种介质传播的生产过程。文学借由各种类型的表达形式,又反过来促进文学受众的增加。文学的再生产过程是深深地嵌入到大众文化消费这个时代背景中的,文学再生产的逻辑遵循大众文化消费的理络。现从文学各个元素的转向中,分析文学再生产的逻辑演变。  相似文献   

13.
阳玉平 《中国出版》2016,(10):70-70
中国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梳理,既是对文学演变的纵向归纳和文学形态的深入把握,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认知过程。由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刘大杰所著的《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文学发展史(全二卷)》(商务印书馆,2015年12月出版),突出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漫长历史及每种文学样态的特点,凸显了文学作为社会思想的高度浓缩,  相似文献   

14.
阿瑟·韦利是20世纪著名英国东方学家、文学翻译家,被西方世界称为未到过中国的中国通。有关阿瑟·韦利的中国文学英译,《不列颠百科全书》在介绍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化是人类以信息网络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化活动中生成的新型文化形态,是人类一种网络化生存方式和社会发展图式。网络虚拟交往易导致个体道德观念弱化和价值取向紊乱,产生自我认同危机。网络主体道德观念异化导致其网络行为演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网络道德评价标准多重和网络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导致网络非道德主义泛滥。网络主体道德理性丧失导致主体道德人格缺失。培养和谐网络文化场域建设力量,发挥制度的秩序整合与建构的双重效能,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拓展教育渠道,创建优秀红色网站、博客和BBS等和谐网络文化辐射载体,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健全完善网络伦理规范和网络行为规范,加强网络技术研发,有效净化网络信息,加大网络审查和监管力度,营造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探讨性和道德这两个因素与中国电影的关系。在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及电影作品中,妓女曾经是都市想象的焦点。对某些“无法表现”的人物(即名声不好、命运不好的妓女)的公众表现,为电影制作者开辟了非常具有争议性的空间,如精英知识分子的道德伦理观往往遭到大众及时行乐或窥淫倾向的挑战。以当下的中国电影为参照,文章指出了一个颇有意味的现象,即电影对妓女的表现,在经历了从20世纪20-40年代对街头妓女悲惨生活的同情之后,转向20世纪80-90年代对高级妓女风花雪月生活的再次发现。  相似文献   

17.
主要探讨了性和道德这两个因素与中国电影的关系。在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及电影作品中,妓女曾经是都市想象的焦点。对某些"无法表现"的人物(即名声不好、命运不好的妓女)的公众表现,为电影制作者开辟了非常具有争议性的空间,如精英知识分子的道德伦理观往往遭到大众中一部分人及时行乐或窥淫倾向的挑战。以当下的中国电影为参照,文章指出了一个颇有意味的现象,即电影对妓女的表现,在经历了从20世纪20—40年代对街头妓女悲惨生活的同情之后,转向20世纪80—90年代对高级妓女风花雪月生活的再次发现。  相似文献   

18.
文学承载着民族的文化、精神与价值观,是国家历史传统与当代形象的重要载体;文学走出去是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中国文学走出去,步伐更加坚定,视野更加开阔,态度更加积极,渠道更加多元,努力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本文从译林出版社的走出去工作实践出发,分析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实,并提出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文学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传播文化的助推器。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然而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成效却并不显著,优秀作品缺乏优秀译者,对外传播形式过于单一,缺少营销推广,版权代理制度不成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步伐。文章结合中国文学传播的历史和现状,从传播模式的五个环节去探析中国文学传播的困境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为中国文学文化传播提供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化·文化现象·文化人如今,说到文化我就有些纳闷儿,什么是文化?越来越看不清楚了,或许是老朽了,越发糊涂了。几个小妞,屁股扭一扭,就是文化,美其名曰"文化节"。这也是文化,那也是文化,泱泱大国,无处不文化。新文化、旧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前卫文化、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家族文化、饮食文化、服装文化、花鸟文化、建筑文化、社区文化、街道文化、企业文化、官场文化、家庭文化、网络文化、夫妻文化、性文化、居家文化、阳台文化、床上文化……只要是事物均可称"文化"。自打旅游业兴起,各地的"文化"就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