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科幻文学长期以来处于主流文学边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旨在梳理百余年中国科幻文学的译介、创作与出版传播的历史进程,阐述不同阶段科幻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总结其特点趋势;探究科幻文学崛起的原因及差距,并展望新世纪科幻文学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引起更多的读者和研究者关注中国科幻文学.  相似文献   

2.
科幻小说(以下简称科幻)在澳大利亚颇受欢迎,但本国出版的却甚少。科幻兴衰多从本地书店、作家、文学活动和书迷文化中体现出来。地方目录中缺乏科幻归咎于文学势利,但幻想类型及外版科幻却毫不逊色。科幻、幻想小说科幻是人们对世界推断和认识产生的故事,常以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今天你科幻了吗?"这句问候语正成为当今科幻热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公司白领、中学教师还是程序员,科幻小说正在一步步走进大众视野,逐渐摆脱"儿童文学"和"科普故事"的标签。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三部曲是当下科幻文学热衷表  相似文献   

4.
科幻小说(以下简称科幻)在澳大利亚颇受欢迎,但本国出版的却甚少.科幻兴衰多从本地书店作家、文学活动和书迷文化中体现出来.地方目录中缺乏科幻归咎于文学势利,但幻想类型及外版科幻却毫不逊色. 科幻、幻想小说 科幻是人们对世界推断和认识产生的故事,常以先进技术虚构未来.科幻、幻想图书占比可参见墨尔本四大书店数据.  相似文献   

5.
科幻文学在中国的发展,为科幻教育的推广与实践提供前提和基础。在基础教育阶段,可以以优秀科幻作品为媒介,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科幻作品,并结合不同课程的知识框架,理解和思考科幻想象中的科学知识与社会现象。这样的科幻教育具有沟通科学与人文、历史与未来的功能。在课程维度上,它是一种特殊的综合课程,与科学、文学和历史/社会课程都可以有机结合。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四种核心素养:好奇心、想象力、责任感和人文精神。这一教育实践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也能最大程度发挥科幻文学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赵瑾 《出版广角》2016,(17):60-61
随着刘慈欣的《三体》以及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获得雨果奖,我国科幻文学领域掀起了一股创作热潮,科幻文学作品不断出新,作家团队也日渐壮大。然而,我国的少儿科幻文学现状仍旧不容乐观,作家寥寥,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作品非常有限。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则为少年儿童奉上了一顿科幻文学的大餐。  相似文献   

7.
l科幻读物是科技时代的读物 1.1科幻读物伴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而出现 “正如支配人的是两个半脑一样,诠释新的科技时代,需要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而科幻文学正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时代产物,科幻是科技时代的文学,一个正在向现代化行进的民族是一定要遭遇科幻文学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意义]作为一种启示与思考未来的文类,科幻文学的图书馆想象对现实图书馆应对未来信息管理和知识传播变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方法 /过程]依托“CSFDB中文科幻数据库”等科幻数据库检索相关主题或存在相关情节的科幻作品,通过梳理分析其中的图书馆设定,对其展示的新技术、社会新型服务、公共空间环境以及文明文化价值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适用于未来图书馆建设的潜在策略。[结果 /结论 ]研究认为,近年科幻文学中的图书馆想象主要围绕技术革命与媒介革新、公共空间与社会服务、信息整合与知识传播、文化遗产与文明保护等面向展开,未来图书馆建设可以创造性地借鉴与转化上述文学推想,重点关注并推动相关领域的创新进步。  相似文献   

9.
金庸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新武侠小说的“盟主”,而同时期的迪克成为北美“新浪潮”科幻的文学大师。原有的科幻只重科技科普轻情节情感,而“新浪潮”科幻更具力度、更富有文学性和社会道德感,更寓教于乐,引人入胜。新武侠和新科幻  相似文献   

10.
科学本身是有魅力的。在喜爱科学的人的眼睛里,科学也是美丽的。我们在谈科幻文学的时候,它能够吸引读者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答案是,既有科学的因素也有文学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强调科幻文学中文学因素的力量。哲学的思索,科学的知识和展望,再加上文学--也就是人性的因素,才能够让更多的读者接受和喜欢科幻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的文学界,幻想文学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甚至在世界文学界也是如此,但随着《星球大战》《哈利.波特》《魔戒》等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大片的火爆,幻想文学在世界的地位逐步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和重视。幻想文学在现代中国一直处于文学的边缘,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儿童文学专业研究课程中科幻文学研究赫然在列。但近年来,伴随着青少年巨大阅读市场的形成,幻想文学的空间也开始越来越大。尤其到了最近两年,本土的原创幻想文学开始走向更多读者的视线中,  相似文献   

12.
宇宙展览馆     
时间移民,刘慈欣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4年12月中国的科幻迷没有不知道刘慈欣的,刘慈欣是中国科幻小说界最高荣誉银河奖的九届得主,实至名归的中国科幻文学之王。中国科幻小说近年来在世界科幻文学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主要是得益于刘慈欣的《三体》系列科幻长篇的出版、畅销、外译、改编。他的作品宏伟而绚丽,空灵又不失厚重,受到中外读者的热烈追捧,产生了巨大影响。毫无疑问,在刘慈欣跻身世界一流科幻大师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迪克科幻的意义早已超出了一般的科幻文学和科普作品,已成为美国重要的后现代文化现象之一;迪克式的主题也成为通俗文学、艺术的标准之一,在当今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4.
鲁迅在留日期间开始思索如何改造国民性的问题.他通过对当时流行于明治时期日本的进化论、尼采思想以及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解和接受,认识到精神的价值和文学的力量,最终完成了由"科学者"向"文学者"的转变,走上了文学救国之路.  相似文献   

15.
整本书的构思行云流水,全文一气呵成,书中没有大事件的渲染、没有大人物的悲歌,却让人分明感受到一种扣击灵魂的大智慧和关于人类未来的大悲哀。他是将现代科幻主义引入主流文学领域的奇才"疯子",在他的笔下,人间的繁华如同一只硕大的气球,他要用文字之茅戳破人类盛世狂欢的假象,用科幻指证真实,用荒唐预示未来,他就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雷·布拉德  相似文献   

16.
乔幪 《出版广角》2013,(Z1):30-32
李永东等认为,如果"走出去"被简单地认为是被西方世界认可,或纯粹为了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就不能不让人担心中国作家是否会因为迎合国际仲裁者的审美口味,逐渐放弃其主体性追求,从而使本国的文学渐渐失去宝贵的主体性。这种质疑对于中国文学的翻译也同样适用。《狼图腾》引起的关注是空前的。国内学者对姜戎关于中国国民性的论断进行了激烈争论,批评与反对的声音同样高亢。《狼图腾》通过英文翻译获得首届亚洲曼氏文学奖,其译者葛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年末《三体3:死神永生》的出版已然成为中国科幻历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在此之前,无论《科幻世界》发行量有多高(巅峰期曾达到40万份),科幻依然是一个小众化的通俗文学类型,它也依然徘徊在受众有限的"杂志时代"。而进入"后三体时代",似乎"科幻"一下子进入了大众视野,整个科幻呈现出一种多元产业化发展的态势。先是图书出版业的迅速跟进——自2011年起,"科幻"成为出版界的热词,最多时每年有近200种科幻新书出版。随后是影视、动漫、游戏业的热情  相似文献   

18.
郑升 《兰台世界》2015,(3):96-97
清末民初著名诗人、学者、遗民杨钟羲一生以"收集、整理、刊刻八旗文学文化文献"为学术追求,其著述宏富,有《雪桥诗话》、《圣遗诗集》、《弟子职音谊》等著述在当时享誉海内,是八旗文学、清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惜在当代不为人熟知。  相似文献   

19.
徐媛 《青年记者》2020,(5):91-92
新媒介技术为科幻文化的生产、传播和建构提供了载体、工具和空间,并以此为基础,不断重塑着中国科幻的内容生产、传播路径以及意义体系。其直接结果是科幻热率先从科幻迷群内部突破,逐渐扩散至互联网以外的其他领域。本文从网络迷群和仪式传播视角,探究媒介化时代中国科幻的内容生产模式和传播特性,以及在与主流文化的互动和共生中,科幻文化所呈现的多元形态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20.
贺亚玲 《出版广角》2016,(13):58-59
在全球掀起“中国热”的当下,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出去”仍旧处于困窘之境。文章以成功走出国门的科幻文学《三体》为例,从作品的世界性题材、译者的选择、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出发,探讨其走出国门的途径,以期获得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