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的主导艺术和学生的主体艺术的完美统一 ,才是教学艺术的最佳表现。实践证明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艺术越精湛 ,学生的主体艺术才能得以充分展示 ,教学成效才越高。因此 ,教师必须构建有自己特色的主导作用发挥艺术 ,演好“主导”角色。一、在审美教学中完善主导艺术任何艺术都是具有审美效应的 ,语文教学艺术也不例外。但在发挥教学艺术的审美教学中 ,高超的主导作用发挥艺术 ,又主要体现在学生高涨的主体作用发挥艺术上。要想充分发挥语文教学艺术的审美效应 ,教师精心设计导演的主导艺术要能一直吸引学生 ,而始终成为…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生的过程,怎样的教与学才能达到智慧的开启与生成呢? 普遍认为:教学是一种理解的艺术、交流的艺术、沟通的艺术、爱的艺术,是培养智慧和运用智慧的艺术.教与学是一个共同体,需要理解、交流和爱,这样才会有意义,才会感到快乐,彼此才会形成智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只有掌握这门艺术,才能开启师生的心智之门,生成师生个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教授的能力,而在于教师唤醒和激励学生的本领。也就是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激励教育才是真正的教学艺术的表现。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激励、同学的认同、家长的赞扬。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将激励的艺术应用到课堂上,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4.
有人称语文教师为“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因此,研究语文教学艺术应当从人际关系———师生双边关系的艺术交际方面着眼。艺术交际的重要环节是艺术创造者教师跟艺术欣赏者学生如何达到默契,产生共振,以此唤起学生的美感,这样才能实现艺术价值。艺术的本质特征固然是美,但教师在创造美的课堂艺术氛围的同时,首先应当考虑如何对待学生,这才是语文教学艺术本质真谛所在。所以,语文教学艺术的本质应是:一、善待学生的艺术真正有价值的语文教学艺术,其构思首先应该是着眼于学生,即教师如何善待学生。善待学生,首先是爱的艺术。心中藏…  相似文献   

5.
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教学当中教师经常采用的的一种方法.但是从教学艺术的高度来说,提问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是一种高超的语言技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只有善于研究和掌握提问艺术,才会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相反,如果教师不懂得如何运用提问艺术,就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反感,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只有苦心研究,精心设计,提问才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一门领导的艺术"是对"教学是一门艺术"的再审视,是对教学本质的再发现,也是对教学实践乱象的再清理。"教学是一门艺术"承认并且鼓励教师的能动性和个性,但是,因边界与限度的模糊以及可操作性途径的匮乏而极易导致实践中的随意化,频生各种教学乱象。随着当代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对于教学本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我们发现,教学不仅是师生共同的活动,需要师生合作,需要教师管理;更是教师领导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需要教师为学生描绘能够产生共鸣的目标愿景,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学习共同体,需要教师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真诚激发学生的善意,充分释放他们的潜能。因此,领导艺术才更加契合教学的本质,也是对教学艺术的限定与修订。为了成功的教学,教师必须具备领导意识与领导能力,自觉担当领导角色。  相似文献   

7.
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说过:“刻意追求的艺术,不是艺术:刻意学习的艺术,不成艺术。当一个教师的学、识、情、才等齐备之时,才是教学艺术臻于成熟之日。”我在教学中,遵从大语文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情智共生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在民间舞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性知识的教学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染力。民间舞蹈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得到良好传承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艺术的感染力。因此,在民间舞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染力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只有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才能够将民间舞的精髓传承下去,实现民间舞蹈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术是一门艺术,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艺术家,我们认为,美术教育是让学生学会欣赏美,能够认识和评价各种美术作品。提高美术鉴赏能力才是主要任务,其次才是提高艺术技巧。这对于非美术专业的职校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在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在所学知识方面,取得具体的成绩和进步。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应该推崇什么样的教学艺术?我们应该赞许什么样的教师? 有风格的教学艺术才是美的,成熟的。有教学风格的教师才是值得赞许的。许多教师,无论教学或师表,都深得学生喜爱。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懂得教育规律,讲究教学艺术,他们有着美好的品德修养、立体的知识结构、灵活的思维特点、鲜明的个性特征、强烈的情绪感染力等深厚的心理基础,还有自身明确而主动的教学艺术追求,才使他们有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这项艺术活动中,教师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定位,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我在平时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中体会到:教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扮演好不同的角色,把学生的个陛,创造精神,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起来,这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口语表达是一个教师人格、气质、个性和学识、才华、情趣的展示。冰心认为:“只有才、情、趣兼备者才有资格成为理想的朋友。”作为学生良师益友的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口语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情、趣”。在教学中无论是叙述、描写、抒情的语言,还是议论、说明的语言,均要做到意美感其心、声美悦其耳、形美娱其目。规范是教学口语艺术的基础。所谓规范是指教学语言符合语法、合乎逻辑,语句完整简洁,没有语病和口头禅;能说比较流利的普通话,发音准确清晰。语言还应该是声情并茂的。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白居易认为:“感人心者,莫先…  相似文献   

13.
肖安庆  张圆 《学子》2013,(12):17-17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只有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才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会让学生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幸福,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课堂教学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提升课堂教学艺术,可以审视三个方面:情境导入、互动交流和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4.
掌握教学艺术,是多少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机械基础》这门课与其它文化理论课有所不同,它是一门机械类工程的技术基础课,与《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数学》及《工程力学》密切相关,如何把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素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在多年的《机械基础》教学中,本人通过对比总结,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幽默、诙谐是教学艺术之关键 幽默,是教学艺术之花。无论什么课,学生都喜欢幽默的教师。幽默能展教师之“才”,幽默的谈吐是一个人  相似文献   

15.
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二者关系如何,似乎是老掉了牙的问题。然而,完整科学地阐述它们,似乎还不那么容易。现在,“教学是艺术”,“学生应主动学习”已成为共识。但是,我觉得教学首先是科学,其次才是艺术。学生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创造出生动的教学局面。只有生动,才能够调动学生,感染学生;只有生动,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思维,创造出教学的动人情境。生动的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那么,什么是“生动”呢?所谓“生动”,是指有活力,能感动人、鼓舞人的一种艺术。语文教学的生动,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方式和方法来调动学生,鼓舞学生,创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使语文教学进入较高境界的一种教学艺术。课堂教学一旦出现生动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它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和求知…  相似文献   

17.
<正>现代教学技艺不仅是教师教学的技术和本领,更是教学技能、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的统称。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教学技艺会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不教才是教",相信学生学的自觉和能力;而教学技艺运用不当或是不会运用教学技艺,则会使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是无效。恰当、巧妙地运用教学技艺是高效课堂生成的关键所在。所谓教学技能,就是指教师教学的技术和本领,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是科学,是艺术,就要不断地创新。创新体现在哪里?笔者认为在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的共性基础上.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才是创新之所在。学生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局面要通过教师个性化教学来实现.教师个性化也会不断地丰富新课程实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课堂导入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掌握的一门艺术。这门艺术要求教师在开始上课时,通过语言、动作、多媒体等方式,正确引出教学内容。新课的引入是一堂数学课的开端,就像是数学乐章的前奏,前奏动听,学生才想要听下面的内容。导入是否生动,是吸引学生的关键,良好的导入是数学教学成功的一半。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就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的课堂导入艺术提出  相似文献   

20.
曾听到过三种有趣的说法,教师负担重,学生负担重,是恶性循环的教学;教师负担轻,学生负担重,是误人子弟的教学;教师勤钻研,学生负担轻,才是减负增效的教学.教学减"负"不减"质",在"减负"的同时又要"保质增效",才是真正的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