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们一般把本民族语言称作母语(如汉语),把他国的某种语言称作外语(如英语、日语、俄语)。自治区"第一批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王丛,在《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宏观思考》中写道:"所谓母语,就是我们在襁褓中就开始学习、运用的语言。我们从小就置身于母语的语言环境中,对母语的学习、运用,近于人的本能,具有很强的自然性……儿童从一岁就开始学习说话,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推广以来,不少教师在挖掘语文学科人文内涵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在教学方法上做了尽可能的尝试。但语言学习的问题不但没得到应有的关注,反而逾遭冷落。今天在了解母语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规范、发展、丰富学生的语言就是对本民族语言的丰富发展。母语学习,模仿、实践是重要的过程。也就是说,语文课在中小学是富有实践性的学科,它既是知识,更是技能。根据学习母语的特殊性,规范、发展、丰富学生的语言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主要任务,规范、简明、连贯、得体是语文教学的重心所在。在外来语种强势挺进的今天,加强汉语的教学更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双语教学的含义 狭义的双语教学可以解释为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本民族语言和一门外语的教与学,达到让学生能用两种语言进行学习、思考和交流,课程结束后达到精通母语,掌握一门外语的教学模式。广义的双语教学是一种教育模式,将在加强非外语学习的同时,开始在非外语课程中,用母语、外语两种语言教学,以养成用外语思考的习惯。在我国双语教学具体的是指除用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  相似文献   

4.
双语教学,乃指学生的母语与所学第二语言差异较大而采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一种手段。一如许多使用自己文字的少数民族方言区,分别采用双语过渡计划(即先从民族语言的单语教育开始,再实行两种语言并用的双语教育,最后进入多数民族共同语的单语教育,如云、贵等省的民族学校)和长期双语计划(即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运用两种语言教育,只是不同阶段所用语言有所侧重,如新疆、内蒙古、西藏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民族教育);二如我国各类学校的外语教学,结合母语(汉语)实施教育,也已被公认为有效的教学手段①。广大通用汉字的方言…  相似文献   

5.
目前正在不少国家和地区流行的双语教学,是指在非语言学科教学中,教学语言除母语之外还另用一门语言作为课堂主要用语的教学。它源于双语现象(bilingualism)。双语现象指个人或某个语言社区使用两种语言的状况。双语教学牵涉学生所学习的第二语言(外语)以及他们的本旗语(母语)。在运用水平上,第二语言(外语)是学生的弱势语言,本族语(母语)是强势语言;双语教学关注的丰要是“保强扶弱”。“保强扶弱”反映了“双语教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总是把外语的词、词组、句法、修辞技巧等这些语言特点纳入到根深蒂固的本民族语言习惯的系统中,特别是初学的时候,学生总是把外语同本民族母语进行强硬的比较与联系,相同相似的部分立即接受,相异的部分却难以在母语系统之外形成新的外语语言习惯。在中学外语的课堂教学中,如何看待和处理本民族母语的干扰这一问题,历来争论不休。只有对这一问题进行辩证的分析与研究,才能正确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外语学习方法。 一、只有恰当地应用本民族母语才能有效地进行外语教学。 世界各民族的语言,其书写符号,发音特点,语法规律等虽然各不相同,但作为人类的交流工具,总是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再者,从学习外语的最终目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与语文教学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是指我国少数民族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学校单科加授的汉语课程(以下简称汉语教学)。在我国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民族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学校单科加授汉语。在内蒙古自治区特指用蒙古语授课学校单科加授的汉语教学。语文教学则指国内汉语授课学校的母语(或第一语言)教学。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非常重视,从1982年到现在分别制定了《汉语文教学大纲》、《中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草案)》、《汉语教学大纲》,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也正在制订中。根据要求,内蒙古自治区蒙古…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民族的核心要素,语言认同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对丽江玉湖村纳西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发现,目前丽江玉湖村纳西族族群成员母语水平较好,母语使用频率高,族群认可度较高,族群成员存在共同的文化心理,这些因素在影响着他们对母语的认同。研究表明:民族语言使用的本质是民族身份认同,民族语言使用的前提是母语认同;语言态度是影响民族认同的重要因素,语言水平是影响民族认同的间接因素。  相似文献   

9.
朝鲜族双语教育与认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向双语教育是本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双语教育类型。它指的是以多数派语言英语和少数派语言(如西班牙语)等两种语言作为媒介语言,进入学校教育课程,对英语为母语的儿童或学生和对英语以外的语言为母语的儿童或学生进行同等水平、同等内容的教学。它的主要特点是: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潜能而努力;重视听说读写技能的均衡发展,充分使用完整的教材,以语言、学力、情感和意志等三个领域均衡发展为目标;重视对少数派语言的低年级儿童或学生不是通过主体民族语言,而是通过母语学习的价值,通过母语学习发展读写能力(Liter…  相似文献   

10.
乌申斯基认为,民族语言教学在国民学校里应居于核心地位,因为民族语言是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载体,又是儿童精神发展、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他广泛深入地研究了初等学校中民族语言教学法,编写了出色的民族语言教材。他倡导借鉴、学习其他民族优秀的语言成果。在我国,双语教学成为一种新时尚的今天,重温俄国名教育家乌申斯基的民族语言教育思想.对我们正确认识民族语言本身的教育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国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80多种语言,双语和多语现象在我国民族地区是普遍存在的。何为双语教学?在我国,双语教学就是特指民族教育中运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为教学用语,借助民族语文学习汉语文,以实现民汉语文兼通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包括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以母语为辅助手段,以学懂汉语文为目的的初级形式;也包括采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与汉语文对比教学的高级形式。1.双语教学顺应母语与思维发展的规律。双语教学符合少数民族儿童语言、思维发展规律和现代教育学原理。任何民族的第一语言———母语,都是思维和表达…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的民族语言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详细描述和分析了前苏联民族语言(非俄语)教学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从苏继续政权建立之初至20年代末,是苏联民族语言教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语言在教育领域内的功能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扩展;30-50年代前苏联的民族语言教学,在保持其原有水平地基础上,开始重视俄语教学,属民族语、俄语双语教学并重阶段;从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由于前苏联在语言教育中明显偏重于俄语教学,从而使民族语言的教学受到了  相似文献   

13.
培养中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是中学作文教学乃至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作文习惯的养成,作文技巧的获得,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中学生学习和掌握本民族语言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开展中学作文教学的实验与研究,对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对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等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使学生初步具有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语言能力是指正确掌握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能力;言语能力是指正确运用本民族语言进行听、说、读、写和思考的能力。这个目标的落脚点是应用,让学生能读会写。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学生习得目的语的重要来源,如何合理地把握目的语与母语教学的尺度,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外语专业基础课的实际课堂观察和对学生及教师的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对教师使用母语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大纲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首先是致力于民族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母语教学,这也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根本性区别。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就是揣摩作品的语言,体味作品中提供的审美内容。因此,言语素质和能力成为文学审美活动的先决条件。职高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就是从揣摩语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开始,在感知的基础上,体味语言运用的精妙,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感情,从而掌握表达的技巧,获得审美享受和人文精神的陶冶。  相似文献   

17.
才让吉 《青海教育》2006,(11):17-17
双语教学是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特有的一种教学形式。随着双语教学形式的拓展和对其研究的深入,它已从最初的一种教学手段发展成为民族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人们对双语教学的一般解释是:在教学中同时使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及字教学,教师用民族语言翻译、诠释所教授的内容,民族语言起辅助和铺垫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8.
“双语教学”的定义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根据国家、地区情况的不同,双语教学具有不同的定义。在芙国、加拿大等移民国家,双语意为英语和母语;在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意为汉语和本民族语;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双语意为汉语和英语。不同国家的文化渊源决定了双语教学的定义和模式,对中国国情下双语教学的定义所包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所需要素的思考。有助于加深对双语教学的理解,有效地指导双语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一、高职英语听力教学障碍分析 (一)教师对语言听能习得和外语听力教学的片面理解 关于对语言听能的习得,我们多数人的体验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学会了母语,因而对获取母语听能的过程容易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即认为人们在听母语时,对每一个音都进行了关注(Nunan,2000),并认为外语学习似乎亦如此。  相似文献   

20.
在多民族国家里,由于客观上存在着语言使用的不平衡性,少数民族对自己的母语和自己语言社区以外的更为通用的强势语言,主观上必然形成一定的态度。作为少数民族学生,他们需要对国家通用语言和本民族语言实际功能做出客观评价,对主体语言使用做出抉择,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关心本民族语言文化地位和命运。这既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融入主流社会,也有利于传承、发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