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介绍孟德尔的生平这样描述: 孟德尔经过连续8年的潜心研究,于1865年在当地的自然科学研究学会上宣读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然而,当时人们对于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和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并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直到1900年,三位植物学家分别用不同的植物证实了孟德尔的发现后,这些成果才受到科学界的重视和公认.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史实,下面就这起科学轶闻的若干片断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2.
许多师生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非常熟悉,但对他的个人生平知之甚少。关于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讹传有8个:(1)孟德尔没有学历,一直是修道士;(2)孟德尔的研究工作是从零开始的;(3)孟德尔的家人不支持他的学业;(4)孟德尔所在的修道院束缚了孟德尔;(5)孟德尔只研究了植物杂交实验;(6)孟德尔的遗言是“等着瞧吧,我的时代总有一天会到来”;(7)孟德尔与达尔文不和;(8)孟德尔先选择了山柳菊作为实验材料。生物学教师应当扩展课外阅读,深入了解孟德尔的生平事迹,避免学生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3.
1965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在捷克布尔诺的摩拉维亚镇的一座教堂里,曾举行过一次盛大的纪念会。参加这次纪念会的大部分人并非教徒,而是应捷克科学院邀请而来的各国遗传学家。他们怀着崇敬而又惋惜的心情来纪念一位为遗传学奠定了基础,而其成果又被埋没35年之久的伟大生物学家。他就是格里戈·孟德尔神父。1965年是他的研究成果发表一百周年。孟德尔其人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出生于奥地利摩亚维亚的海因申多夫村。现今这个地方是捷克境内的海因西斯村。孟德尔的父亲是个农民,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时,许多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1865年,孟德尔在布隆自然研究协会上报告了他的实验研究结果,第二年发表了《植物杂交实验》一文.1868年,孟德尔被选为修道院院长.1884年,孟德尔去世,他的后继者烧毁了他的私人文件.今天,我们几乎没有关于孟德尔的原始资料或灵感来源的直接信息.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几个难点需要突破:为什么性状分离比是3∶1?为什么提出遗传因子的假说?遗传因子为什么成对存在?测交实验是如何设计的?如果教师不能突破这几个难点,教学将回归到传统的讲授法,学生无法体验和感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孟德尔研究的7对性状的控制基因并不是恰好都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孟德尔的运气成分是他研究的性状大多数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具有完全的显隐性。  相似文献   

6.
张乐好  徐波 《科学教育》2007,13(4):66-67
人类对遗传现象的科学解释,最早是孟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中总结出来的。他对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解释了许许多多的生物遗传现象,使人们在某些方面的模糊认识豁然明朗,然而也有些现象不完全符合孟德尔等人的解释。1致死现象指那些使生物体不能存活的等位基因。致死  相似文献   

7.
今年1月6日是孟德尔(G·J·Mendel, 1822—1884)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他以豌豆实验著名于世,是科学界公认的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出生在奥地利的奥德劳斯附近的海因策道夫(现在捷克的海恩西斯村)。他十六岁时因家境贫困,交不起学费,不得不自谋生路。为了要当神父,他在特洛堡和奥尔米茨念初级中学。1843年,他终  相似文献   

8.
孟德尔选用豌豆为主要材料,经过仔细观察,从中选取了具有七对相对性状的一些植株进行杂交。他最初进行杂交时,所选用的两个亲本部只差一个性状,在证明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后,就从简单到复杂,从分析到综合进一步研究了两对相对性状和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在孟德尔所研究的七对相对性状中,任取两对性状进行杂交试验,彼此间都是自由组合的,这种情况在其它生物的其它性状间也常常看到。后人把这种现象归纳为孟德尔第二定律,或称自由组合规律。这一规律可以表达为“一对基因的分离与另一对基因的分离是独立的,两者是…  相似文献   

9.
孟德尔在做植物杂交实验时,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定律。他更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和大量的统计分析,为现代遗传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验材料的精心选择,实验方法的精心设计,数理统计分析法的运用及测交实验法的首创,这些都是孟德尔杂交实验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科学研究不仅仅需要无限的热情、浓厚的兴趣、坚忍不拔的毅力,还需掌握多种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学习,开拓科研新思路,正是因为这些优良的科学素养,才使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0.
有一位大学生很不简单,他的研究论文先后登上了我国临床内科学和精神病学领域的顶尖学术期刊,并一举打破学院发表论文期刊级别和影响的最高记录,令带教他的教授、老师无不感到惊叹。这位默默无闻的大学生就是被誉为成都医学院科研小能手的阮鹏。他的科研论文《幽默疗法辅助治疗CAG》以及《军校转制后大学生心身症状比较》先后在《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两本顶级学术期刊发表。最近,他还被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和中国心理学会吸收为会员。阮鹏,原是一位热爱缪斯的男孩。中学时期他就发表了不少诗歌作品,甚至还出版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是一名犹太作家。他的一系列作品都表达了他对犹太民族的热爱与同情,尤其是著名短片小说《邻居》更加体现出他对犹太民族的情感。《邻居》主要讲述了两位年迈的犹太人所经历的苦难生活。本论文主要分析了两位老人所遭遇的异化和苦难并讨论了他们对犹太身份的追求与认同。  相似文献   

12.
有一位大学生很不简单,他的研究论文先后登上了我国临床内科学和精神病学领域的顶尖学术期刊,并一举打破学院发表论文期刊级别和影响因子的最高记录,令带教他的教授、老师无不感到惊叹。这位默默无闻的大学生就是被誉为成都医学院科研小能手的阮鹏。他的  相似文献   

13.
△教授不仅要研究做得好,还要教书教得好,评价一位教授,不只要看他发表了多少论文,而且要看他讲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上帝听说有十亿人口的中国没有一个本土的诺贝尔奖得主,决定帮一下中国,于是让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达尔文和孟德尔投胎中国大陆。爱迪生天资聪明,数理化从小学到高中都是第一名,可是对文科不喜欢,便没有考上大学,连中专也没考取。多亏他出生在城市家庭,招工进入一家灯泡厂做了一名工人。爱迪生对灯泡特别感兴趣,公司派他做了一名灯泡业务员。爱迪生快乐地  相似文献   

15.
孟德尔遗传定律牵涉内容较多,学生在理解时颇费周折,本文就该定律涉及的内容作出了论述,并 且对孟氏定律的理解作出了尝试,文章的最后精选两个例题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运用作出了讲解。  相似文献   

16.
鲁华山 《生物学教学》2007,32(10):54-55
1866年孟德尔的"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正式发表后,沉睡了34年未受重视,直到1900年才被重新发现,不少生物史学家,对其成果被"埋没"这一问题很感兴趣,也进行了一些调查,但因事情发生已年深日久,有确凿证据的材料所得无几,尤其是关系到人们心理方面的活材料更难以到手.现据已有材料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7.
香港是最讲究秩序,最讲究程序,最讲究规范,最讲究规则的城市。据说香港一位大学教授在课上公开对学生说,他教授的只是如何去写一篇符合规范的论文,就是“写好”论文,而不是写“好论文”。香港是一个排队的城市。排队似乎成了香港生活的一种标志。排队求职,排队抗议  相似文献   

18.
有一位学生,刚上初中时还是个贪玩的小屁孩儿,但六年后他却因为一篇论文被保送进了国家重点大学,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改变他命运的竟然是武侠小说。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他的自述吧。  相似文献   

19.
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往往多从研究方法着手。本文从认识论的角度去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对教学中可能被忽视的几个基本认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最近,看到一篇少年科学论文,作者是杭州市十四中学的一位学生刘晓华,论文的题目十分新颖有趣——《火车叫声引起我的注意》。它,也引起了我们注意。这篇别开生面的论文,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作者每天经过西湖之畔。忽然有一天,他听见了火车的叫声。作者敏锐地抓住这一现象,深入研究,发现那天浓雾弥漫。他认为,水比空气传播声音的本领大。由于空气的湿度大,所以他在西湖边听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