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闻职业化的萌芽——重读黄远生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洁 《新闻大学》2006,(3):28-33
黄远生作为一位体现了新闻职业化思想萌芽的名记者,其新闻实践与思想表现在三方面:首先,他是近代鲜有的一位自弃功名投身新闻业的名记者,身体力行地倡导了独立职业和新闻职业的“公共性”;其二,他反思政论,开创通讯时代,重视采访,追求新闻的真实、客观、全面、公正,这展示了他对新闻职业行为模式与准则的摸索:其三,他在忏悔中强调了记者职业化的“四能”素养,这是他新闻职业自律精神觉醒的明证。  相似文献   

2.
高静 《记者摇篮》2005,(6):59-59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知道,采写新闻都有个“由头”,而这个“由头”应该与新闻敏感密切相关。无论你写作水平多高。逻辑性多强,概括能力多出色,没有新闻敏感或新闻敏感缺失,都不会写出有特色、让人耳目一新的新闻来。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敏感,对从事新闻写作的人来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简论李普曼的新闻传播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名记者的李普曼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新闻传播思想,其对新闻职业规范、新闻自由、拟态环境、刻板印象等问题和观点的阐发有力地引发了新闻传播相关领域的研究。直至今日,这些思想对丰富和深化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遇到突发事件要有强烈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指记者发现新闻事实和判断其新闻价值的能力,突发事件骤然而至,需要记者瞬间调动新闻嗅觉,判断事件的新闻价值,这应该是一名社会新闻记者的职业要求,需要平时积淀丰富的生活常识,具备敏锐思想、丰富感情和强烈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余玉 《新闻大学》2020,(3):71-83,119,120
陈景韩是清末民初一位真正以报业为志趣的报人,然而他在新闻史人物研究中的地位一直被边缘化。他曾任职上海《时报》和《申报》长达28年,在其漫长的新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报刊经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新闻思想,集中表现在独立的新闻职业精神、客观公正的新闻理念、不随流俗的报业革新思想,以及富有远见的新闻团体意识。他的新闻思想对近现代新闻业的职业身份转变、新闻本位复归、业务革新倡行、团体意识提升、职业伦理规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毛书兵 《新闻窗》2007,(6):106-107
邹韬奋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新闻思想家,其报刊思想始终贯穿了一股强烈的民众意识,即大众新闻思想。他的大众新闻思想以为人民服务为主线,具体包括动机观、立场观、群众观、业务观、新闻道德观等方面。认真研究和继承发扬邹韬奋的新闻思想和职业精神,对当代新闻媒体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闻职业精神是新闻从业者的灵魂,如果缺失,就不能有效履行其职业责任。当前新闻界之所以出现诸如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以及媚俗新闻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缺乏,这样不仅做不好新闻工作,而且会给社会、人民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探讨新闻职业精神缺失的原因,进而重塑新闻职业精神,对于当前的新闻界来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记者是一个没有作息时间表的职业.只有每时每刻绷紧着神经.才能及时捕捉随时随地发生的好新闻。因此,做记者特别是做一名出色的记者,必须锐化自己的“新闻眼”、“新闻鼻”,学会“全天候”捕捉新闻。  相似文献   

9.
新闻敏感是识别新闻的一种能力,综合反映记者的思想和认识水平、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判断能力。作为记者必须具有新闻敏感,这是新闻职业对记者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有关普利策出资创办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动机一直众说纷纭.本文以撰写于1902年、发表于1904年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一文为蓝本,分析普利策新闻思想.与传统从新闻教育思想解读该文的思路不同,本文从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的角度,以《新闻学院》一文为主线,综合普利策传记中的“只言片语”,解析普利策对新闻业从一个职业发展成为令人尊敬的职业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职业精神.是指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实践中所体现的思想情操和精神境界。它集中反映着新闻工作者对职业责任、职业使命、职业观念的认知与认同。直接体现着新闻工作者对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要求的坚持与坚守。大力弘扬军事新闻人的职业精神。是对我军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对我军新闻事业实践发展的现实回应。是新形势下加强我军新闻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新闻是一个需要激情和理想的工作。所谓新闻理想,既是新闻从业人员对自己职业行为设定的目标,也是他(她)职业信仰的集中体现。在当今新闻队伍建设中,令许多有识之士担心的,就是所谓“新闻民工”现象,从业者把新闻职业只是当成一个饭碗,一种谋生的工具。如此,就很难担负起这个职业所应承载的神圣使命,很难保证其新闻作品的真实、全面、公正。  相似文献   

13.
广播新闻作为一种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新媒体竞争的挑战.为践行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使命,广播新闻主持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用精彩的新闻报道吸引听众,创造新时期的媒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新闻行业是现代媒体的中流砥柱,是传达信息的喉舌,是大众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工作中,应该秉持高尚的职业操守,展现高水准的新闻行业形象。本文就如何写好有思想有温度的新闻稿件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锐  高卫红 《传媒观察》2020,(4):98-104
新闻巨子范长江历经"自由记者"、"新闻战士"到"人民勤务员"的职业求索,逐步突破其早期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和"战时新闻学"思想的桎梏,发展至中共党报思想,进而完成从一名民主主义自由记者转变成共产主义新闻战士的光荣与梦想。这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是其在救亡图存、挽救国运的核心目标指引下,在新闻领域为实现救国救民志愿的积极探索,是其走向中共步履中的自我认知革新,更是以其为代表的一代新闻人投身民族解放新闻事业的筚路蓝缕和精神发育史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黄远生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其政治立场、新闻实践、新闻思想、新闻职业化萌芽以及对新文学启蒙作用五个方面。其中黄远生新闻思想和远生通讯是研究的热点,也是研究比较成熟的方向。近年来,学者们向黄远生新闻职业方向、对新文学贡献方向转移,但研究结果比较混乱,没有形成比较有说服力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发现新闻尤其是有思想深度的新闻,需要记的新闻敏感。而新闻敏感从哪里来?应该来自于记的职业经验积累,更重要的是来自于记的思想。可以说,记的思想决定着其对新闻的敏感程度。有的记新闻敏感性强,而有的记新闻敏感性弱,这其中的差别主要在于思想的差别,即在于记有没有思想或说有没有思想的深度。有思想深度的记,他对新闻就敏感,别人发现不了的新闻他就能够及时发现,或说在他人眼里不是新闻的新闻,在他的眼里就成为了很好的新闻。同样,在有的记眼里是新闻的新闻,在有思想的记眼里或许就算不上什么新闻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发展、人们思想转变的刺激下,新闻工作内容增加、范围扩大,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转变观念,把握受众心理,从其工作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同时,要求新闻编辑具备强有力的职业素质,以适应新形势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周行 《新闻战线》2015,(5):201-202
基层新闻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十分复杂,也给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就目前情况来看,基层新闻从业者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基层新闻的传播效果。探讨基层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以提高其综合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社会转型,众多媒体通过各种途径接地气,倾听基层的声音,真实反映转型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作为基层新闻从业人员,其  相似文献   

20.
文有仁 《新闻三昧》2003,(12):48-51
新华社10月28日播发了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全国记协近日联合发出的《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强调:“广泛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教育,是新闻队伍思想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