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读鲁迅的作品时,细心的读往往会发现鲁迅常常把“介绍“一词写作“绍介”,如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在提到创办朝华社的情况时说“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学,……。”可是,在鲁迅其他作品中,有时也用“介绍”一词,甚至有时还会出现“介绍”和“绍介”交替使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从文献统计和语法分析可确认,鲁迅作品中“介绍”和“绍介”为混用词和日语借用词之说缺乏可靠依据.事实上,在鲁迅的作品中, “绍介”和“介绍”二词的使用具有显性的区别:一方面, “绍介”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介绍”;另一方面,在句法上,“绍介”适用于主方引荐至宾方,而“介绍”则适用于宾方引荐至主方.对于鲁迅而言,咬文嚼字不仅是其作为一个文学启蒙者、语言革命先驱的写作实践,同时也是出于修辞审美的考量.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无疑受到了日本文化的影响。他后来写作时字词的择用就有这种影响的痕迹。现对中学教材中几个重要词汇作些考辨。1.绍介《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有一句话:“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其中“绍介”一词是日语词汇:意译为“介绍”。有意思的是日文中不仅可以书写为“绍介”,同时发音也近于汉语的“绍介”。鲁迅先生用此词时当是日  相似文献   

4.
当(故事新编)这部历史小说集编印出版时,鲁迅写了篇自序,在序言中,鲁迅对这八篇作品多有不满之处,认为:“其中也还是速写居多,不足称为‘文学概论’之所谓小说。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而且因为自己的对于古人,不及对于今人的诚敬,所以仍不免时有油滑之处。”①对鲁迅自己认定的这三方面的不足,我们如果作一客观分析,就会发现:说这些作品多为速写不像小说,是自谦之词;说有时是信口开河,正反映了作品中艺术想象的丰富;而其中的油滑之处,则正是鲁迅小说幽默风格的体现。所以都不能算是缺陷。但…  相似文献   

5.
据此冈正子《摩罗诗力说材源考》中提供的资料,鲁迅在写作《摩罗诗力说》之前,已有拜伦《该隐》的日译本,那么,我们要检验鲁迅是否读过《该隐》,只要研究一下鲁迅《摩罗诗力说》对原材料(木村的《拜伦——文艺界之大魔王》和木村的《〈海盗〉序》、《关于〈海盗〉》)的取舍和增补情况,就可以有一些把握了。除鲁迅读过的《海盗》外,鲁迅对拜伦作品的介绍基本上是选取木村的材料,至多增加一两句评语,然而对《该隐》的绍介则不然。表面上看,《摩罗诗力说》绍介《该隐》的文字只有两行,实际上鲁迅是把《该隐》与《天地》一起绍介的。该隐的神之不幸论,卢希飞勒(罗锡福)的善恶胜败论等,皆出于《该隐》,而且鲁迅绍介之后还发了长长的一段议论。更为确凿的是这一段文  相似文献   

6.
正鲁迅的作品一直作为典范文章被收入各个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然而,部分初中生表示不喜欢鲁迅的作品,有的甚至对其相当抵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除鲁迅作品本身难懂之外,也与教师的模式化教学有关。许多教师习惯于教学伊始对鲁迅其人其文进行系统、详细的介绍。"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反映了受封建思想毒害的读书人悲惨命运",模式套用几乎成了学生对鲁迅思想的唯一理解途径。教师提前介绍,确实能节省时间,有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精神》中,有这样一句话:“历年的战斗和剧烈的转变给他许多经验和感觉,经过精炼和融化之后,流露在他的笔端。这些革命传统对于我们是非常之宝贵的,尤其是在集体主义的照耀之下”。《教参》认为:其中的“集体主义”一词是“为了使《鲁迅杂感选集》及《序言》在国民党统治区得以出版”而“不得不加以隐讳,改换说法”。这种解释是不妥的。尽管有人主张“对这一类难句不要花费更多时间去解释,也不要学生去纠缠在这些语意的推敲上,只需给他们交代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可以了”(《教参》),但我认为课文中的“集体主义”一词,是一个很关键的词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潜性"词语的生成很可能一时无法穷尽;新的名物词的生成有时会成为词语"空符号"。修辞要求"立其诚",然社会生活中语言交流之场合、情境纷纭复杂,致修辞"立诚"甚为不易。语言创新难,故"句样"有着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诗文作品的隐喻性往往会导致对作品的修辞性误读,误读也会带来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9.
在鲁迅先生精心保存的大量书画资料中,有一件留有鲁迅手迹的柔石遗物。现借宁波师专学报园地首次披露,并略加考证。鲁迅发起木刻运动始于朝花社。朝花社是鲁迅和柔石等文学青年合办的,“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外国的版画”。《艺苑朝华》中有一、二两集《近代木刻选集》,是我国最早输入的外国创作木刻专集。鲁迅在《木刻纪程·小引》中说:“创作木刻的绍介,始于朝花社,那出版的《艺苑朝华》四本,(按应为五本——引者)虽然选择印造,并不精工,且为艺术名家所不齿,却颇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鲁迅《祝福》等作品的主题和人物解读存在片面性、单一化的倾向。从文本中关于“忘却”等词的分析来看,作品中的“我”体现了作者作为思想启蒙者的心理复杂性和自我反思;运用生存哲学的理论分析祥林嫂的形象,可以发现小说中的人物存在着“生存悖论”,进一步反映出鲁迅对“人的生存”这一哲学命题有着更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读者接受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作品的意义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作品相融合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尤为重要。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典型文化负载词之一的"酒",要想被西方人理解和接受,就要尝试从读者接受理论的视角出发来进行翻译,但是酒文化的特殊性有时又会使西方读者在对作品理解上产生偏差。  相似文献   

12.
在鲁迅的作品中,确实存在着大量的组成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两个字与通常使用顺序颠倒的情况,有人把它概括为同素反序现象,把这种词叫同素反序词。正如史世辉同志在《鲁迅作品中的同素反序词》(1995年4月10日《语文报》第七版)一文中所例举的“慰安”“漏泄”...  相似文献   

13.
一词多义是汉语词汇一个突出的特点,在增强汉语词汇的丰富性、表达的准确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正如一个硬币的正反相兼一样,正是这一同一词汇的多义性,给中国古代学作品的教学和鉴赏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字词意义的考实不是教学和鉴赏的全部,然而它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但由于一词多义等原因,经常会使我们因对个别关键词汇的多个意义(尽管包含了那个准确的意义在内)一时无从准确取舍而发生误读误释。这种误读误释有时固然能“歪打正着”,使我们能较好地体味作品内涵的多重性、审美的朦胧性,  相似文献   

14.
刚毕业时,我给学生上音乐欣赏课,课上我不仅会把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体裁等介绍一遍,还会特别对作品的要害之处如曲式结构、反复记号等进行详细讲解,有时还会列出几道题目考核大家,课堂上大家不是思想不集中就是交头接耳说  相似文献   

15.
《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的“缁衣”一词,历来或注为“黑色的衣服”,或引《诗经·缁衣》篇,注为卿大夫所著之朝服。我们结合记念文章,领会《惯于长夜过春时》全诗的主旨,认为不应将“缁衣”释为“黑色的衣服”。该诗是诗人怀念友人之作,诗人是将《诗经》中的《缁衣》诗,作为怀念战友的典故来用的。最早解释诗中“缁衣”一词的是许寿裳。他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谈到他问起鲁迅写这首诗的情况时,鲁迅解释说:“那时我的确无写处的,身上穿一件黑袍子,所以有缁衣之称。”后来陆续出版解释研究鲁迅诗歌的专著。如周振甫的《鲁迅诗歌注》、倪墨炎的《鲁迅旧诗浅说》、郑心伶的《鲁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不同教师对同一类型课文的教学,有时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教师对这篇优秀的作品从字、词、句、篇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内容不可谓不充实,讲授不可谓不准确,可是整堂课缺少一种吸引人的氛围与情境;同学反映,听后不能引起回味,甚至认为,缺乏本人对原作阅读时的那种愉悦。这样的课,由于教师过分强调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文教学本身具有的审美性能。  相似文献   

17.
“文眼”是作品思想内容的精髓,是画龙点睛之笔。鲁迅的很多文章都有“文服”,它们大多是一些议论性的文字。这些概括提炼了一篇文章要旨的句或段,对文章主题的揭示或深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若能抓住它们,细致把握,深入分析,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鲁迅先生的作品当中,“文眼”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形。或者在文中,或者在文未。针对这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说“比喻”     
“比喻”是一种很常见的修辞方法。它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因为人人都会不同程度地使用比喻。说它复杂,因为它跟某些貌似比喻的句子有时不易分清;跟借代、比拟等修辞方法也容易混淆,有时在同一语言片断中又与其他修辞方法同时存在。本文拟就上面几种情况加以分析。 “象”、“仿佛”等词常用作比喻词,但并不是有这些词的句子都是比喻句。如:  相似文献   

19.
李妍 《江西教育》2010,(12):20-20
最近,在各种新版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再次减少,难道鲁迅的作品真的过时了?一时间,关于鲁迅作品的去与留,众说纷纭。毋庸置疑,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他对社会和历史的解剖相当深刻,具有很高的价值;他对黑暗势力进行亳不妥协的斗争,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脊梁。鲁迅的作品中那沉重而深刻的思想,包括对中国人民的深刻剖析和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20.
狗作为跟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动物,常常出现在文人的笔下。鲁迅先生就特别擅长写狗,在不同的作品中,或浓墨重彩,穷形尽相,或轻描淡写,简笔勾勒,均显示出不同的作用和特殊的效果。试以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鲁迅作品为例简析之。 有的实写狗,借以烘托环境气氛和人物心理。如《药》开头写华老栓买药.“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突出了环境的幽寂.与华老栓坚信“药”能治好小栓病的兴奋心理形成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