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有时父母成了最大的污染源孙:王老师,您好!我读过您的教育专著《发现母亲》,对其中的一些重要观点非常感兴趣。您在书中曾谈到了“习育”的重要性,您认为“习育”属于“潜教育”范畴,是吗?王:对,我把教育划分为两个范畴,一个是显教育,一个是潜教育。我把我们意识到的东西称为显教育,比如父母最重视的孩子的成绩啊、作业啊,这些知识性的教育都是显教育的范畴;而有些教育父母往往意识不到的,比王东华,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其主要作品《发现母亲》一书,共80余万字,是我国致力于人类文化启蒙教育的重要专著。作者…  相似文献   

2.
做书的主人     
做书的主人一位哲人曾把书的拥有者分为三种:第一种人拥有一切权威著作和畅销书,却不去读,也不去碰;第二种人有大量的书,只有少数几本读过.大多数只是粗粗翻阅了一下,而所有的书像刚刚买来的一样整洁;第三种人拥有的书不论多少,每一本都由于经常不断地使用而弄得...  相似文献   

3.
一、重实用,缺人文。教育既有功利的一面,又有非功利的一面。中国教育重实用的传统,在近些年经济社会、商业文化的驱动下,变得愈加功利化。许多综合类大学文史哲数理化等学科日渐萎缩,广告、营销等时髦专业应运而生便是实证。有调查显示,文科大学生完整读过10部以上中外名著的不到半数(郭俊玲《被动写作的痛苦——关于大学生写作障碍调查的分析报告》,《写作》2002,11),北大理科学生中,九成以上学生没有读过四书五经中的任何一本;没有读过《史记》等任何一本中国史书;没有渎过莎士比亚的一部剧本;说不出拉斐尔的一幅代表作的名字……《三国演义》看的是电视剧,写关于《论语》的论文,看的竟是蔡志忠的漫画。而在成人院校,由于学时相对较短,从专业没置到课程内容,更是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对那些重在培植人文底蕴而不能立见成效的课程大刀阔斧地删减,到最后在许多院校,文秘专业的学生,“文”字头的课程仅剩下短短一学期的文学、一学期的汉语,写作课程短则一学期,长则一学年,所学文体是公文、经济应用文……增加了诸如广告策划等实用课程,看起来赏心悦目,实则在教育的功利主义泥沼中,将教育变成了一项急功近利的投资。  相似文献   

4.
你一定听说过《哈利·波特》,可是你读过这套书吗?还没读过?那你一定得读读了。为什么?这本关于脸上长着小雀斑还架上一副大眼镜的小男孩(HarryPotter)的冒险故事已经被译成全世界约200种语言,疯狂地卖掉了1亿多册,有好几亿人读过了。那么,你一定要读《哈利·波特》的第一个理由就是。这么多人喜欢的书肯定不错,最起码肯定不是什么坏书吧。有些大人也非  相似文献   

5.
学问能陶冶人的性格〔英〕培根有些书可供品尝;有些书可以吞食;还有少数的一些书则应当咀嚼消化。那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其中的一部分就行了;有些书虽然可以全读,但不必过细;还有少数的一些书则应当通读,精读,勤读。有些书还可以请人代读,由别人替我作出摘录;但...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博士肖川上在描述良好的教育时曾说:一个人如果从未读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书;从未走进过丰富美好的精神世界;从未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淋浴;从未苦苦思索过某一个问题;从未有过令他乐此不倦、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未有过令他刻骨铭心的经历或体验;从未对自然界的丰富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未对人类创造的灿烂发出过由衷的赞叹……可以说,他没有受过货真价实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教师进修经验谈黄岳洲我没读过小学,初中只读了一年,高中只读了一个月,大专也只读了一年,我却当了大学教授,曾在几所大学任教,并且写了7本书、100多篇文章,编了63本书。这里谈谈我的进修经验,供青年同志们参考。一、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现在有些...  相似文献   

8.
王宝琪 《下一代》2012,(7):33-34
你读过《爱的教育》吗?也许你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谁没读过呀?小学课本里就有。”不错,小学教材里的《争吵》、《小抄写员》两篇课文就选自于这本书。《爱的教育》是流传世界各国的一部儿童名著,它和《木偶奇遇记》一起成为当年意大利最著名的两部书儿童读物。同样这部书也打动了各国的小读者和大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9.
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读过的书也在不断增多。这些书中,可能有像《西游记》《水浒传》那样的我国古典名著,也可能有像《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那样的外国经典作品……你都读过哪些书呢?从自己读过的书里,挑选一本喜欢的向同学推荐。  相似文献   

10.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这是欧阳修的名言。说世上有些书自己肯定还没读过,在图书出版还太发达的时代,对于自小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的欧阳修来说,这应该算是比较谦虚的话。欧阳修在做主考官的时候,读到一篇《刑赏忠厚  相似文献   

11.
近日,笔者到学校走访,看见有些校长办公桌上的教育报刊堆得到处都是,但基本上都没有读过,随手一翻,一些教育杂志的上下页还粘连着,许多报纸根本就没有打开过.而在一些教师办公室里,教育报刊寥寥无几,想找一份最近出版的教育报刊更是难上加难.一面是校长的无暇阅读,一面是教师的无书可读,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2.
张曲 《初中生》2007,(12):10-11
我一直为自己的浅陋而苦恼。小时候,虽然也读过诸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类的句子,但并不懂深意;读过几本《作文通讯》、《儿童文学》、《小溪流》之类的刊物,至于名著就只翻过几遍《红楼梦》了。  相似文献   

13.
①我总觉得,读书是自己的事,在任何一个学校里都有爱读书和不爱读书的人。问题是,人的价值并不在他的书读得好不好,不管是男性或女性,若是因为书读得好而起了骄傲的心的话,他就不算读过书了。相反的,若是功课成绩并不好,却随时保持着准备学习的精神,才是一个真正读过书的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读过的书也在不断增多。这些书中,既有像《西游记》《水浒传》那样的国内古典名著,又有像《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那样的国外经典作品。你都读过哪些书呢?请从自己读过的书里,挑选一本喜欢的向同学们推荐。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系学生尼森正在图书馆里埋头攻读一本名叫《生物变种遗传基因研究》的书,这本书虽然他已读过好多遍,但仍然爱不释手。奇怪的是,当他再次打开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好像这本书总有些什么特别的地方。于是,他仔细注意书中的每  相似文献   

16.
[作文题][评说][例文]1.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读书生活,抒写读书情趣;可以总结读书经验,介绍读书方法;可以畅谈读书体会,感受读书快乐;可以对读物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也可以进入书中的精彩世界,与作者和书中的人物对话,领悟人生的真谛。2.这里的“读书”指课外阅读,包括阅读电子读物和网上阅读。现在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学生读书太少,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没有像样地读过几本有质量的书。“读书”应该是学生熟悉的一个话题,没有哪一个学生会无话可说;但是,又必须是多读书、会读…  相似文献   

17.
道德的故事     
19世纪末,美国纽约某大富翁,雇华仆一人,名丁龙。数年后将之辞退,但该翁居室不慎失火,翁幸免于难。丁龙讯后即自动返来侍候在侧,翁不胜感动,因问曰:“我早将你辞退,为何自愿重返?”丁龙答:“家父早有明训,亲邻有难,必助之。”翁听后又问:“令尊是否读过孔孟圣贤书,有以教之?”龙答曰:“家父乃草莽农夫,不识字。”翁继问曰:“令祖父必读过书?”龙又道:“吾家世代皆未读过书,非书香子弟。”  相似文献   

18.
8.三复四温。毛泽东不仅在青年时期就熟读《史记》、《汉书》等著名古籍,到了老年仍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读了一遍又一遍,常读常新。他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上划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保留在故居的不少史书封面上,都留下他读过两遍、三遍的图记,有些书上还明确写着阅读的时间,士。某年某月间,某年某月再阅等。打开这些史书,红、蓝、黑各色笔迹的图划批注纷呈,这是他在不同时期多次阅读后留下的明显印记。9.“挤”和“钻”。毛泽东身负党和国家重任,日理万机,他和人们一样,一天只有24’J’时,他…  相似文献   

19.
在读书过程中,要求有些书必须慢读,有些书可以快读,那如何做到快速阅读呢?(一)不回视小学生在阅读时,常常会对那些已经读过的部分再回过去重复看,视线忽左忽右,忽上忽下,还不住地停顿。这种重复回视,不仅会降低阅读的速度,而且破坏了内容的完整性,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为什么会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看到的有关留学教育著述中,清末一段的研究和资料较为详备,而民初尤其南京政府时期则相对简略,使人难窥全貌。随着孔繁岭教授《中国近代留学史稿》的出版,这一缺憾得到了弥补。此书经有关专家推荐,山东省教育厅资助,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5年3月出版。读过此书,感到有以下数点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