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 0 4年 ,在南沙群岛 ,越南不仅在中国的固有领土上修建机场 ,4月中旬以来还公然策划了南沙旅游。中国渔民在南海海域捕鱼时 ,更是屡次遭到菲律宾、越南等国的驱赶甚至拘押。中国蓝色海洋国土 ,正接二连三地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那么 ,南海到底有多少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中 ?这些争议又是如何形成的 ?一、南海岛屿与海域争端的基本态势在南海 ,中国依次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相望。在这些海域内 ,不少区域与海上邻国存在矛盾和争议 ,有些我国固有的岛屿被某些海上邻国明目张胆地占领 ,我国海洋权益也正受到严峻的挑…  相似文献   

2.
当前,南海争端愈演愈烈,其争议的核心是U形线内的相关岛屿的主权归属,及附近海域的划界。解决南海问题的关键是科学合理地界定U形线的法律地位。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四种学说,海上疆域线说、岛屿归属线说、历史性海域说和历史性权利说。相较之下,历史性权利说在界定U形线的法律地位,对南海问题的解决以及维护我国南海主权方面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独岛位于韩、日两国海域交界的东海,该岛面积仅有0.18平方公里,为无人居住的岛屿,因位处寒、暖流交汇处,渔产资源丰富,故涉及巨大的海洋利益,于是自1990年代以来,韩、日两国对于独岛主权争议冲突不断,甚至严重影响到东北亚区域的和平与安全。透过对独岛争议的研究,可在韩、日两国的领土争议中,撷取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通过以广西为载体的中越区域合作的典型范例进行系统分析,表明中越两国现有的区域对南海周边的政治、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从而对中越解决南海问题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以广西为载体的中越区域合作的典型范例进行系统分析,表明中越两国现有的区域对南海周边的政治、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从而对中越解决南海问题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南海海岛开发的挑战和机遇为出发点,对中国南海地区海岛资源开发与基础建设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对策研究。应通过科技创新持续海洋产业发展,培育和养护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开采南海资源,建设南海海洋经济区。南海资源开发要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为主要原则,巩固对南海海域的行政管控力度,改善海岛的投资环境,建设配套设施,加强大岛和中心岛的基础建设,注重岛屿和大陆的联动,综合考虑岛屿之间、海岛与大陆以及海岛与海域的联系,注重社会性和市场性的要求,有序推进各岛屿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中国拥有南海诸岛主权有确凿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二战之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南海问题,直到南海拥有丰富石油储藏的报告发表后,才出现南海争议.南海争议的实质是争夺战略利益和战略资源.美国高调介入南海问题,力图使南海问题国际化,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南海政策始终寓于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和睦邻友好的周边政策之中,并把“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作为基本政策内涵.  相似文献   

8.
油气资源:南海中南部油气地质资源量占53%,可采资源量占66%,若被他国掠夺,中国海域将失去约2/3的可采油气资源。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阶地也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水产资源: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西、南、中沙海域都有分布。海龟、海参、龙虾、螺、贝、海带等都很丰富。植物资源:西、南、中沙群岛岛礁陆地总面积不过10多平方公  相似文献   

9.
一、海洋国情
  中国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其中渤海基本属于内海,而黄海、东海和南海都与其他国家存在争议。我国有38万平方千米的内海和领海,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总海岸线超过32%000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岛岸线超过14%000千米,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岛屿6,500多个。  相似文献   

10.
南海争端究其本质是中国在南海的岛屿主权与海洋权益受到别国的侵犯。争端源起于近代,历经三个阶段,至今已两百余年。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屡次侵犯中国南海,揭开了争端的序幕。冷战期间,东南亚有关国家在南沙占领岛礁、分割海域、掠夺资源,导致了争端的激化。冷战结束后,美日印饿等域外大国积极介入,加剧了争端的升温。面对错综复杂的南海局势,中国需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有效措施以坚决维护南海的岛屿主权与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1.
东西部教育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西部的差距最根本的是经济水平和教育的差距。东西部教育比较的两个方面,一是现实的发展状况和条件的比较,二是双方自的特色和特点的差异。西部教育首先必须找出基本条件的现实差距而作必要的弥补和改造,其次要找准西部教育的特色和特点予以强化,并将其融入全球化历程,走具有西部特色的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2.
二战时期,得到罗斯福总统特别信任的赫尔利最初是以总统私人代表的身份来华调解“史蒋矛盾”,随后升任驻华大使开始调处国共关系,从处理“史迪威事件”到代表国民政府与中共签订《延安协定草案》,赫尔利似乎取得很大成绩.但就是赫尔利在华的15个月中,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日益失去灵活性和现实性.他不仅与驻华的外交官们发生冲突,而且使罗斯福政府的对华政策逐渐从军事上的“援蒋联共”转向政治上的“扶蒋抑共”,又从“联合政府”构想下的“扶蒋压共”转向意识形态的“支蒋反共”.导致罗斯福政府对华政策的转交的动因,既有赫尔利的个人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也有意识形态的影响,更有美国政府对中国革命发展趋势的错误判断和自身利益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东西部地区由于经济体制、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收入等方面形成了差距.本文通过对东西部差距的比较,探讨西部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与日本对华OD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增强国力、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与中国外部环境的好转也有着密切关联,其中,以日本对华ODA为中心的中日政府间经济合作,是推动中国快速发展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5.
美中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比较及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就业指导方面对美中两国高校学生工作进行比较 ,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先进经验 ,对加速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建立统一规范的就业市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海外“中国学”与中国“中国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而言,海外研究中国者在过去统称为"汉学",现在则称为"中国学"。目前,鲜有中国人自谈中国学,而在美国则有美国学,不仅有研究群体,而且有学科体系,并在著名大学开设有相关课程,可授予学位,因而中国人也不可不谈"中国学"。"中国学"如果作为"学",就与其他学一样,不可能包罗万象,而是应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体系。中国人要与世界对话也必须回答:中国学是什么?中国学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中国学?本文将围绕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陪审制度在我国法学界直到上世纪末都是研究较少的问题之一,当然研究较少并不表示没有争论,事实上在法学界和实务界围绕人民陪审员制度及其存废之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且一度成为热点问题,在这里并不赘述.随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于2005年5月1日的生效,又引发了众多的讨论,主要是关于陪审制度在司法系统中的运转机制和存在价值以及我国陪审制度的实施影响等。笔者这里想从另外的角度即从比较法的角度特别是从香港与内地陪审制度的比较来阐述这个问题,找出二者之间的不同点和差距,从而提出中国内地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美国反华政策不断升级,是新中国决定实行“一边倒”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边倒”的方针,其实质就是表明中国人民在国际斗争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不愿同美、英等资产阶级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一边倒”作为一种结盟政策,在事实上对新中国从外交到经济都有一定的限制性,任何一项外交的政策的选择都不达到最佳的程度,而只能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基础上,作出更合理的选择。“一边倒”外交政策正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要将生态美德与生态之善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与实现“中国梦”的内生动力,需要我们在伦理和实践中把握几重维度。生态伦理界的热切回应是建设好美丽中国的理论维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美丽中国的动力维度,而实现永续发展则是建成美丽中国的价值维度。它们既是建设人类生态文明的伦理基础,更是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孟禄的来华教育调查与近代中国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著名教育家孟禄应邀来华进行教育调查,期间对中国职业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批评性和建设性意见:增强职业学校与社会的联络,增加中学职业课程,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些意见和孟禄在华的有关教育调查活动一起,对当时中国职业教育近代化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