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同胞渴望已久的直接通邮实现了。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的《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双方同意开办两岸直接平常和挂号函件(包括信函、明信片、邮筒、印刷品、新闻纸、杂志、盲人文件)、小包、包裹、特快专递(快捷邮件)、邮政汇兑等业务。根据有关资料,在此之前两岸的邮政往来从1988年4月18日起,台湾当局开始采  相似文献   

2.
吴斌 《集邮博览》2010,(3):66-67
自1952年起,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海峡两岸间的邮政通信一直处于中断之中。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了《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两岸实现通航、通邮,进行经贸交流的政策主张。交通部、邮电部、外经贸部和民航总局负责人先后公开发表谈话,表示随时准备和台湾有关方面就两岸通邮、通航、通商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3.
邓青 《集邮博览》2013,(3):80-81
1949年底之后,海峡两岸在政治上严重对立,军事上又隔海对峙,为稳固各自的政权,两岸都加强了管控。因此,两岸的邮政通信也遭受影响,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即告中断,一直到80年代中期才稍显缓和,大陆邮政部门在1979年5月开放台湾通邮,但未获台湾方面响应,两岸通邮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4.
刘宁 《集邮博览》2010,(7):58-58
2008年12月25日海峡两岸"大三通"的实施,标志着阻隔了半个多世纪的两岸通邮正式步入正轨走向常态化。回顾彼此之间的通邮历史,其过程艰难曲折,道路充满荆棘,而作为邮政上使用的一枚枚挂号函件收据,记录了微妙变化中两岸通信以来从间接到直通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众望所归的海峡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以及直接通邮2008年12月15日正式启动,两岸同胞魂牵梦萦的直接"三通"得以基本实现,两岸之间通邮从此更加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6.
国家邮政开办时颁布的《大清邮政奏准开办总章》说:“……通商口岸往来外国寄递一凡邮政局将信件寄送联约各国者一切条规自应入会后俱照万国联约(指万国邮政联盟——笔者注)条约办理……”。大清邮政刚成立,尚未加入万国邮政联盟,也未与他国签订通邮联约,因此,尽管海关邮政早在1866年就已收寄往外国私人信件,但大清邮政上海至国外的邮路尚未开通。  相似文献   

7.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海协会的倡议和积极推动下,经过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备受瞩目的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海皇大厦正式举行。这是海峡两岸授权的民间机构最高负责人之间的首次会晤,也是40余年来,两岸高层人士以民间名义公开进行的最高层次的首次接触商谈。这次会谈的成功。对扩大两岸经贸、科技合作和人员往来、各项交流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双方签署了《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两岸挂号信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两会联系会谈制度协议》及《汪辜会谈共同协议》4个文件,受到了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8.
边际 《集邮博览》2014,(3):24-26
正2013年12月16日一早,台北久雨的上空,天光大开,煦日融融。市中心重庆南路一侧,矗立着《海峡两岸珍邮特展》大幅户外广告的邮政博物馆门前,鼓声阵阵,旗帜招展,引得路人纷纷侧目。9时许,在迎宾大鼓阵所渲染的热烈气氛中,中国邮政代表团来到邮政博物馆门前。海峡两岸邮政交流协会名誉会长、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海峡两岸邮政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邮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由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于2008年11月4日签署的关于海运直航、空运直航和直接通邮三项协议于12月14日正式生效,经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海峡两岸终于实现了"三通"。15日在大陆和台湾两地相关机场、口岸,分别举行了海运直航、空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仪式。为了记录这一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7月5日,北京首都机场,一架南来的客机缓缓降落。台湾中华邮政公司邮政博物馆馆长江庆星等一行三人,连同他们随身携带的馆藏珍邮一同抵京。2014年7月7日,"海峡两岸珍邮特展·北京"开幕仪式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隆重举行,为两岸邮政博物馆在大陆的首次联展拉开了帷幕,来自台湾和大陆的各界嘉宾及媒体记者一百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至此,台湾珍邮第一次在大陆亮相,两岸邮品珠联璧合,共同在中国集邮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开幕仪式后,本刊记者就读者关心的问题采访了江庆星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加强海峡两岸邮政和集邮的合作与交流,弘扬中华传统书信文化,中国邮政和台湾中华邮政公司首度携手,于2014年5月共同推出以"鸿雁传书"为主题的邮票各1枚,成为两岸民众鸿雁往返、传情寄意的新佳话。乘此机会,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外国历年发行的有关"鸿雁"题材的邮票和邮品。在日本1946年9月15日发行的一套普通邮票中,有一枚以飞翔的双雁为主图(图1),系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作品。1949年11月1日面世的日本《邮政周》纪念邮票(图2),采用日本画家安藤广重(又名:歌川广重)的  相似文献   

12.
何林元 《集邮博览》2009,(10):27-30
台湾与大陆,一湾海水之隔,海峡两岸自古以来同族同根,一脉相承。1949年以来,由于政治原因,海峡两岸通邮遭遇重重困难。六十年间,经过多方持久的努力,大陆与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各级人民政府和军队一贯尊重人民群众的通信权利,在积极建立和发展解放区邮政的同时,把保护中华邮政、支持其开展正常业务作为一项重要政策,并积极倡导国共两区实现正常通邮。与此相反的是,中华邮政当局遵从国民党统治集团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由吴晓秋编著的《贵阳邮政史》已由贵州省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填补了贵州省无邮政史专著的空白。《贵阳邮政史》全书分为七章:一、贵州古代邮传通信概述;二、20世纪初贵阳近代邮政的起步与发展;三、抗  相似文献   

15.
“2008中华全国新人新作集邮展览”给人的感觉是充满朝气和活力,发现了一批初步具备参加世界邮展竞赛实力的新人新作,值得庆贺。传统类《中国海关邮政(1878—1896)》邮集,展示了清代海关邮政19年间大龙、小龙、万寿的珍品,荣获本次邮展最高分,吸引了大批参观者的视线。邮政历史类《中华邮政国际挂号资费(1912—1949)》和《爱尔兰古典邮政(17—19世纪)》使人耳目一新。极限类《拉丁美洲1897—1946》名列前茅。而青少年类的《杠杆》、《影子》等则以全新的选题、合理的编排,赢得人们的赞誉,预示着我国集邮事业的希望和未来……  相似文献   

16.
杜德玉 《集邮博览》2014,(11):25-25
正《集邮博览》2014年第2期刊发了陈宝台先生《真乎假乎?》一文(以下称"陈文"),对一枚混贴华东解放区发行的"淮海战役胜利纪念"2元人民币邮票和中华邮政发行的"烈士像加盖改值"5角金圆券邮票的华东解放区信封(本文简称"混贴封")作出了分析和认定,但是其分析多有不确,以至其认定也难以让人信服。"陈文"大谈1941年中华邮政驻西安第三军邮视察段总视察林卓午到延安与中共领导人签订通邮协议,以  相似文献   

17.
丁金林 《上海集邮》2008,(12):35-35
这二则史料为《国内外邮政资费本月一日起调整》、《邮资加价平信一千五》,分别刊登于民国38年(1949年)4月2日、17日的《武进新闻》报(图)。从中可知,1949年4月1日起,中华邮政调整国内外邮政资费,调整率约上涨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18.
老上海心目中的“邮政总局”——四川路桥邮政支局忽然紧闭大门,并贴出《告用户书》:“为配合市政府外滩源改造工程,提升上海邮政对外服务水准。根据市邮政大厦改造指挥部的装潢方案,将我局营业大厅改造成远东第一大厅,恢复其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19.
邵林 《上海集邮》2000,(4):27-28
辛亥革命前在中国使用的邮票,都被编入《清代邮票目录》:辛亥革命后,直到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发行和使用的邮票大致都被分别列入《中华民国邮票目录》和《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之中,其中可分三个大类,即中华邮政邮票、解放区邮票,以及作为附录收载在《中华民国邮票目录》内的伪政权邮政发行的邮票。以下先述这三个大类各自的专印邮票。  相似文献   

20.
为开办邮政快件业务,邮电部于1987年10月5日发出(1987)邮部字493号《关于开办“国内邮政快件”业务的通知》,并于1987年111月10日在全国196个城市开办。其中明确规定:“营业点收寄快件,必须按照《开办邮政快件城市名称簿》规定的范围办理,不要误收非开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