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切实加强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实现教书育人任务的关键所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思想教育,笔者认为这是个系统工程,不能零敲碎打、顾此失彼,要做到整体设计,在教学中把握思想教育的着手点,一环扣一环地施教。具体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从语言方面入手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揭示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凭借的是语文教材,是课文。课文表达着一定的思想内涵,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教学中,理解课文的内容,指的是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与此同时,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所以,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内容,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呢? 一、巧设导语,创造情感教育的意境。导语,俗称“开场白”,是一堂课的“第一道工序”。一个好的导语设计,能使这堂课引人入胜,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导语也是创…  相似文献   

3.
曹忠远 《考试周刊》2014,(58):22-22
正语言是人类重要的思想交流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便成了文字。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时必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则是对语言文字进行感知理解时把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因素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透过语言文字的外壳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结合教学实践,我谈谈做法。一、纵观整体,披文入情作者每成一篇文,皆因对事物有感而发。教学时可引导学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如何科学地、准确地选取语言文字训练的最佳“切入点”,由此入手,加强训练,使之“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语文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下面试以课文《晏子使楚》为例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而且必须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和进行思想教育统一起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课的思想教育不是千巴巴的空洞说教,学生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产生强烈的隋绪活动时,才会受到熏陶感染,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增强感染效果?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辨证统一.语文课的思想教育,必须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进行.课文不仅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认识能力的重要凭借,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具体材料.教学中,教师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体会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在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发掘语言文字中潜在的教育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7.
一、潜移默化,是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小学语文教学“要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要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在小学语文界已形成共识。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真正把语言文字训练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知易行难。现阶段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穿靴戴帽”、“两张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语言教学。因此,提高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基础,教学中要遵循这样的规律:从思想内容的整体感悟到语言文字的品味,再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让学生完成思想情感的感悟、体验和内化,进而实现语言素  相似文献   

9.
乔伟 《天津教育》2009,(5):48-49
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教师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正确理解、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与进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情感教学,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性认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笔者可以从在朗读中激发情感、在想象中促进情感、创设情境体验情感、组织讨论抒发情感等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实际上就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也就是语言文字的工具性教学与人文、科学、思想、情感教育的统一。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积累,运用语言这一工具进行思想交流。但同时又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文学熏陶。下面我就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实施“文道统一”的体会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就是教师的教学情感、教材的创作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的沟通、融汇,从而形成一种有机的整体。因此对学生的思想渗透只有通过生动感人的教学才能得以实现,才能起到潜移默化、教书育人的作用。 一、在语文教学中注入爱国情感 多年来的应试教育及近20年改革大潮的冲击,学生的思想教育似乎淡薄了,从他们的言谈中、作文中很少听到、看到积极向上的语言文字,更无从谈起爱国情感。虽然语文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很鲜明,而许多优秀作品也为思想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通过具体课文达到什么教育目…  相似文献   

13.
李琴琴 《天津教育》2020,(5):125-126
本文从农村孩子学习语文的心理和需求出发,探索农村孩子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拓展思维的新途径,使孩子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语文教学中抓住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这两根线,引导孩子感悟和理解语言文字中蕴含的道德思想,寻找渗透思想教育的侧重点、切入点、支撑点和生长点,把思想教育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良好习惯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抓实五个环节渗透思想教育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小学闻柯语文教学肩负着语言文字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双重任务。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更要注意落实双基,努力做到文道统一,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渗透思想教育。多年来,我们在低年级语言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要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塑造学生的灵魂。教材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思想,精辟的道理,感人的形象,优美的语言,这些都给以学生极大的教育和感染。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指导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文”、“情”、“道”达到和谐的统一。   一、理解和鉴赏词句,品味文中之“道”   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这就是“道”之所在。文章中作者的情感不是直接阐述给读者的,而是通过语言文字作具体形象的描述。因此,如何透过语言文字,把握和理解作者的…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这一段表达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将思想教育游离于语言文字的训练之外,搞架空分析,也不能把语言文字训练同思想教育割裂开来,更不应在语文结束时附加一些“穿靴戴帽”的说教.因而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渗透”,即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落实思想教育内容,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遵循有意和有机的原则,探究渗透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述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培养小教专科生的语文素质问题,其方法途径是:借助古文丰富的教育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利用古文语言文字的丰富意蕴,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素质;利用古文教学的丰富多彩性, 训练强化学生未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必备素质。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教师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正确理解、应用语言文字与进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最重要方式是什么?我们认为是“形象化”。这里说的“形象化”,是指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活动,认识把握课文的形象、画面,或把一些抽象道理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材料以及作文中描绘、创造形象的过程,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把“形象化”视作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最重要方式,其理由如下:①从语文学习的材料看。首先,汉语言文字最基本的特点之一是形象性,这既有利于通过学习语言文字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也有利于通过对语言文字所  相似文献   

20.
稿源采珠     
山东邵溪旺谈情感教育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非常注重情感教育。但由于对作品的理解不一致,挖掘的深浅不一致,以及切入点的不同,其教育效果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选准音乐教育的切入点,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情趣,拓展想象空间,加深对音乐的体验都有积极的意义。选准情感教育的切入点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一、通过歌词中的副词和象声词,体会、表达歌曲的情感。二、通过分析旋律的特点切入情感教学。三、通过分析歌词切入情感教学。四、从导入新课切入情感教学。五、设置情景切入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