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信""达""雅"最早语出严复的著作《天演论》:"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即指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它具有表达思维及传递信息等多种功能。翻译过程不是简单机械的语言符号对等转换,而是把两种语言符号所表达的一个等同信息如实地加以表述,使译文力求做到“信、达、雅”,翻译中“信、达、雅”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信”是根木,“达”中有“信”,“信、达”之外方能求“雅”。  相似文献   

3.
"信达雅"自提出以来对我国的翻译事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不断受到批评和指责,尤其是其中的"雅"字首先受到非议。有的人提出"雅"是多余的,不应该作为评价文学翻译的标准。本文指出"雅"在文学翻译活动中是很有必要的,不应该去掉,并对此观点进行了解析。本文分别从"信""达""雅"三者之间关系与文学翻译的特点这两个角度分析"雅"作为翻译标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商务活动成为促进当今社会发展的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商务英语翻译应该做到准确、通顺、优雅,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国际经济交流中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在简要讨论商务英语特点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在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的体现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从目的论的角度,结合"信、达、雅"翻译原则,来评析严复对《天演论》的翻译。目的论始于20世纪的德国,旨在纠正之前过分注重语言层面的语码转换,而忽视目标语文化的翻译现象。该理论主要包括三大原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笔者将通过目的论的三大理论,结合"信(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译文通顺流畅)、雅(译文有文采,文字典雅)"理论分析和赏评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从而得知该译本中的得失。希望通过本文,可以让大家对严复的《天演论》能有一个更加客观和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严复的"信、达、雅"对翻译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严复认为翻译时译者应尽可能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还原源语的意境和神韵。本文从严复的"信、达、雅"理论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了沙博理英译本《水浒传》中人物绰号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5,(51):24-25
被誉为西方的"现代翻译理论之父"的尤金·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他的翻译理论主要得益于他的圣经翻译实践,在全球翻译界具有深远的影响。严复的三字理论"信、达、雅"是中国翻译界最为成熟和影响深远的。奈达和严复相差半个世纪,其理论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及各自独特的见解。本文对中西方两大主导翻译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希望在此基础上发展一种更适合时代发展和新形式的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化的精髓藏于诗歌这一被打着"抗译性"标签的艺术形式中。许渊冲打破传统翻译界公认的"信、达、雅"准则,提出一套以"意美、音美、形美""三美"原则为基础的"语言竞赛"文学翻译理论。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性将《丑奴儿》三种英译版本与原作进行多角度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许译与其他译本翻译上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9.
邓炼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0):106-107
目前关于"信、达、雅"的翻译准则对品牌翻译的适用性有诸多争议。从对"信、达、雅"翻译理论的内容入手,结合品牌命名的原则,对译者在品牌翻译过程中求"信"使用的翻译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品牌翻译的过程同样遵循"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刘杰辉 《文教资料》2008,(30):60-61
翻译标准对翻译实践和研究来说至关重要.在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是严复的"信、达、雅",自提出后,雄霸中国译界百年之久.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翻译标准的深入讨论,尤其是"雅"的讨论,以求使读者全面地理解"信、达、雅"和严复的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11.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时代”、“地区”和“民族”性类目常常并列列出,归类时可以从有关相近相邻类目的内容划分中找出划分标准;分析主表中注释隐含的划分标准;分析类目包含的主要内容成分判断或参考一些相关类目规定的划分标准,来寻找到合理的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3.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5.
龙和龙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拟通过对比分析龙与dragon在本质、国俗语义上的差异,探讨如何看待龙的英译及龙文化问题,以达到准确传递龙文化信息、更好地对外传播我们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孔疏时其"道"这一基本范畴有全面、深入的论述,但只有在时"无"、"易"、"太极"、"一"、"太虚"、"神"等重要概念与"道"的同异辨析基础上才可能理解孔疏道器体系推衍的始点和易学思想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龙”和“dragon”两词的词源着手,论证了“龙”被译为“dragon”及“drago被译为“龙”是误译而不是文化意象错位,提出了两词的新的译法。  相似文献   

18.
战争的起源问题即是战争“何时发生”这个“时间问题”,战争的根源问题则是战争“为什么发生”这个“原因问题”。普遍意义上的战争起源于原始社会而不是阶级社会,这既符合马恩的经典论述,也与史实相吻;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冲突是超越社会形态、超越时空的战争的共同根源;依据社会形态演进的纵向层次分析和战争根源内容的横向层次分析,参照经济发展史,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在“穷人对富人”和富人对穷人”之间经历了四次大的转换。然而,战争并不是经济利益冲突的必然趋势,因为随着人类明的进步,和平解决利益冲突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因此,人类战争的演变不会出现第五次大转换。  相似文献   

19.
“恩怨”问题,是伦理学无法回避的问题。面对“恩怨”有三种价值应对模式,六种价值表现形式。本文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探讨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其联系。理解和把握对待“恩”与“怨”的价值模式,对于达到人际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19世纪俄国文学传统之一的“父与子”,构成了多部作品的主题。然而进入20世纪,尤其是1905年革命之后,这个传统主题却消失了。显然,文学上的这一变化是俄国现实的折射,无论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母亲》,还是现代主义的典范《彼得堡》,都体现了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反思,都为一个世纪以来俄国文学中的“父与子”主题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