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将这些遗产发扬光大,就要学好文言文。新课标对中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评价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新课标把“诵读”放在首位,可见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文言文教学一定要加强诵读训练。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明确指出,文言文教学应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使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从而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要想充分落实新课标的这一精神,笔者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关键点。一、抓好诵读诵读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诵读并形成习惯,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诵读教学,必须循序渐进地有梯度地进行。第一,通过诵读,扫清字词读…  相似文献   

3.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已学完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磕磕巴巴,句读不清。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对诵读重视不够。新课标对文言文的诵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诵读古代诗文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概括地说,就是要求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要多读多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重视文言文的诵读和背诵","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事实上,这既是古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今天语文教学应该扬弃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熟读成诵,能加深理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素材,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历代教育名家也都十分重视“吟诵”,苟子说,“诵数以惯之”;叶圣陶说,“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做到对课文有亲切的体会”。文言文的教学,更是如此,新课标要求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并在附录中推荐背诵文言文20篇。可见,教学中要求背诵、诵读的篇数增多了,鼓励学生多背诵,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的文言文学习中,我们常见的是教师进行文白互译和古汉语语法知识的讲授教学,有时教师也会在组织教学时请学生朗读或亲自进行范读,但文言文诵读学习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语言依赖于习得,虽说我们今天学习文言文并不是为了用文言句式去交流,但诵读量不够,会导致对语言没有整体的感悟。当然,在今天的教学中,不可能再像古代私塾中那样强行大量地读背,我们强调的是更加有效的诵读学习,即在诵读学习中营造“有我之境”。营造文言文诵读的“有我之境”,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强调主体的参与、理解和感知,注意调动学生主体的自主意识。借王国维“…  相似文献   

7.
李制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5):111-113,134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变注重基础知识教学为重视人文教育。文言文人文教育的内容多蕴含于文章的字里行间,人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在充分吸取传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高中文言文人文教育特点的教学策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诸多传统教学方法中,诵读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广泛的运用,值得新课标背景下的文言文教研大力关注。文章认为,文言文诵读教学策略通过古今对比的途径和联想、生疑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发掘文言文中的人文因素,学生在反复诵读文言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积累了中国传统人文文化知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正>如何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诵读法是文言文教学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一、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诵读法的运用是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的要求。其指出,学生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其实就是要理解、背诵文言文。诵读是核心、是关键、是要点,也是文言文教学的立足点。诵读法原本就是我国传统语文学习方  相似文献   

9.
沈小娟 《语文天地》2009,(12):56-57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近年来.各地语文中考结果表明.课外文言文阅读似乎已成了“中考杀手”。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生缺乏足够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文教学。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改进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而真正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呢? 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改进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而真正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呢? 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12.
顾娟 《考试周刊》2009,(12):50-50
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阅读浅易文言文”。要想正确理解文言文就必须学会断旬,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渎,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教学中.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语感。  相似文献   

13.
钱玉红 《考试周刊》2014,(97):23-23
新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从注重字词的疏通等基础知识加深为形成一定传统文化底蕴,但在现实生活中,文言文教学状况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从文言文教学现状及诵读教学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加以阐述,以期重新认识这种传统教学手法,在诵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加强文言文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4.
作为祖国优秀文化传承的“活化石”,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在第一学段就接触到浅显的古诗,从四年级开始接触寓言类文言文小故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三个学段都提到了“诵读”,可见小学阶段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在于“记诵积累”。  相似文献   

15.
诵读是一种自古就有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宋代的朱熹认为“诵读”为“真道学第一义”。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朱自清先生也曾指出:“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了解和写作的能力,教学的时候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以外都可以看着书。”由此可见,诵读法是学习文言文的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培养学生的诵读热情,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诵读目的。这些选在教材之中的文言文,可以说是我国千百年来文化沉淀中的精髓。学生要体味几百年乃至几千年以前人的情感,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诵读是…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挖掘文言文教学的有利因素,给文言文课堂教学注入生机,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加强诵读。为深入理解打基础首先,要抓好文言文诵读,既能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是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常采用“吟唱”的方式诵读诗文。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反复诵读。依据文言文的特点。诵读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分析中职文言文的具体教学要求,旗帜鲜明地提出“诵读”是中职文言文教学的最主要的教学手段, “诵读”是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的知识和工具, “诵读”教学应该贯穿于文言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体验“诵读”兴趣的过程中完成课文讲解、字词讲解及课文背诵,使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后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诵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散文,不但题材、体裁多样,而且从语言表达来说,大多凝练生动、句式整饬、音韵和谐,适宜诵读。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的要求,进而能准确背诵。因此,本文从教师、文言文文本、学生三个方面入手,探讨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有效指导方法,从而为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找到更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然而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却存在误区,以致于文言文丧失了其真正意义而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鸡肋。本文提倡文言文教学应返璞归真,以“诵读”为突破口,强调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的文言文教学基本上采用“串讲法”,但是过度的“串讲”渐渐把文言文教学带入了一个误区。因此本文结合一些语文教育家的观念,正视串讲法的利弊,结合文言文的另一种教学方法——“诵读法”,以探讨“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途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