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新课程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科学探究分为“实验类探究”“调查类探究”“交流类探究”。在新课程交流类探究教学中,笔者以问题为导向,以讨论为基础,以反思为特征,在教学中探究,在探究中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交流探究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一、师生交流探究打基础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探究教学时,我请同学们写出Fe2O3分别与盐酸和氢碘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请两名同学板演,普通班的同学写出的都是如下化学方程式:Fe2O3 6HCl=2FeCl3 3H2OFe2O3 6HI=2FeI3 3H2…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主动发展”的教学理念。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强调科学餐窭是重要的学习活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探究教学的内涵,探究教学的实施作一些浅析。  相似文献   

3.
一、科学探究教学的盲区 “注重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其要旨在于引领“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随着新课程推进,设计“探究型课堂”已经成为物理教学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笔者注意到,  相似文献   

4.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把科学探究置于小学科学教学目标的首要地位,指出:“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那么,什么是科学探究?怎样让学生进行探究?在此,将自己对有关科学探究理论学习的理解以及在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的认识加以整理,与同行交流。一、探究式教学的提出20世纪初,针对脱离儿童生活经验、纯知识灌输的美国传统教育,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的主张。杜威认为,科…  相似文献   

5.
浅议物理探究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要求物理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以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科学探究是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它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科学探究在物理课程中的作用,教师在实施探究教学活动时,往往只注重探究教学中的知识问题,即“形似”,而忽视了探究教学的另一面“神似”——即学生从探究学习过程中领悟科学探究的本质,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否则探究教学就会演变成对智力进行徒有形式的机械训练,无法使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迷失探究教学的方向。探究教学活动要做到“形似”又“神同”,追求“形”“神”兼备的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学生探究情感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成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获得具有显著的意义。提出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对学生探究情感的培育要加强探究价值观的引导;要重视探究过程中的鼓励性评价作用;要重视“学术”交流对发展学生探究情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征 《地理教育》2014,(12):22-23
全面推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方向,地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意识是改变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中图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下册“设计一个旅游方案”为例,探讨合作探究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大力提倡进行探究式教学.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热度不够,并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本文主要阐述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主宰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学生灌输知识与技能,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由于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在进行探究教学的时候,反而缩手缩脚的,丢三落四  相似文献   

10.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实现《科学课程标准》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主要手段。本文是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科学探究教学中各要素的一些基本操作和总结反思,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1.
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但是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了,部分学生却不会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将教学实践从原来只重视研究"教"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科学教学实践,具体在本文作了以下四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小学科学课教学的实施,要以体现探究为中心,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做科学,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要体现科学教学的创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小学科学学习过程的特点,让学生拿着“探究”钥匙,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中的喜怒哀乐的情感起伏,激发其科学探究的热情。  相似文献   

14.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科学探究新理念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过去我们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承,忽略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则要求我们改变这一倾向,在教学中要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要求,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激发主动探究的热情。学生不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被动的操作者,而是学习的主人,是积极主动的探究合作者。教师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多的是探究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  相似文献   

15.
建构在科学教育框架下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主题,倡导在活动中“学”科学、“做”科学。探究性学习有利于科学知识的建构,有利于科学技能的培养,有利于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实践能力。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呢?笔者针对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交流。  相似文献   

16.
1 建议思考的问题(1)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 )怎样使学生在小组探究学习中主动发展 ?(3)怎样创设情境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 案例描述2 .1 “小组探究”的困惑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研究性学习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开展这类学习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小组探究 ,也由此而受到重视。作为一名生物新课程的实践者 ,我也不甘落后 ,在新课程的第一课 ,就开始尝试这种小组探究模式。生物学新教材《致同学们》中有许多“你知道……吗 ?” ,我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法来解决 ,也正体现以学生为…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这里,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探究的过程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化学教学中出现了一种创新模式“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是将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密切联系起来。新课程标准突出学生的科学研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因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的过程,了解科学方法,可以受到科学价值观的熏陶。而科学探究活动的实现,离不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必须依赖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不仅作为重要的理念被强调,作为教学建议被提出,而且被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在现代教育文献中“科学探究”、“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学习”都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模仿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来主动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学习内容上,不但包括事实、理论等陈述性知识,还包括科学过程和方法等程序性知识。  相似文献   

20.
薛仕刚 《山东教育》2006,(11):42-43
《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生物教学要“有利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加强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经历以生物现象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笔者认为,探究性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而实施科学探究活动的关键在于探究内容的恰当切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