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第八册《古井》一课,讲的是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源泉,而且还陶冶着人们品格的事情。教学此文时,我精心进行思维导向设计,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问题导向,感知课文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感知课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思考:1.古井起到了哪两个作用?2.乡亲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3.“古井”、“乡亲们”、“两位老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初步从“多好的古井”、“品德高尚的人”、“古井哺育了人”这三个方面,整体上感知了课文。二、词语导…  相似文献   

2.
夏日炎炎,闲读消暑,翻阅沈复的《浮生六记》,在“闲情记趣”的一“记”中,发觉他首先记的是童趣。之所以说是新的“发现”,是过去读时没有注意到沈复的“闲情记趣”首先看重的竟是童心童趣。而童心童趣,如今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受到越来越大的挤压。不要说是小学生,被紧紧地绑在繁重学业的战车上,难得再有“幼时闲情”,就是幼儿,为了“不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也被填鸭式要求死记硬背不少东西,窒息了他们的童心童趣。  相似文献   

3.
五代词人冯延巳是一个多情善感的词人,这一点在他的词《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词一开始就是一句反问:“谁道闲情抛掷久?”意思是说“闲情”困扰自己已经很久了,下决心要抛掉它,却无论怎样努力也摆脱不掉。这一句写得百转千回,极为曲折。  相似文献   

4.
一、感知单位累加 1.自然数的单位累加 师:这张长方形纸条表示“1”,再添上一张同样的纸条,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的《闲情赋》,专家们历来持不同看法,争论颇大,焦点在:它是不是专写爱情的作品?有没有“讽谏”?“讽谏”内涵究竟是什么?对照本发现,它根本与任何所谓托寄无涉,只是和汉赋中的同类作品一样记录了自己一次隐蔽的自认为十分不应该有的感情波澜,目的是为了心理疗治。  相似文献   

6.
孙娜 《今日教育》2012,(2):58-59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只是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相似文献   

7.
《闲情赋》的主旨,是寄托还是言情?本文认为,是“余”的内心活动、胡思乱想的“自白”,是“意识流”手法。  相似文献   

8.
导读三部曲     
一、预读感知全文。如《草船借箭》一课,本文的关键是“借”,以“借”为突破口引导思路:谁向谁借?为什么借?怎样借的?借到没有?借了怎么还?“借”究竟有什么含义?这样学生可根据“事情发展顺序”,抓住“借箭”这个重点感知全文,初步理解“借”所隐含的内容。再如《海滨小城》一课,文路清晰,可引导学生抓住“大海”、“海边的早晨”、“海滩”、“庭院”、“公园”、“街道”等景物描写,自读梳理,理清层次。二、细读,加深理解。如《劳动最有滋味》的第二大段,写“我”小时候,为了挣点钱过年,全家人都必须积极劳动。教学此…  相似文献   

9.
一、课文悟读1.《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读文章的起始句“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会让人产生一种猜测:托尔斯泰墓一定壮观、堂皇、巍峨。但是初读完毕,便发现这个猜测错了!托尔斯泰墓“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然而就是这么一座“无名墓冢”,却何以能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使人怀着敬畏之情?没有别的,能剧烈震憾每一个人内心情感的,恰是托翁墓的朴素,那逼…  相似文献   

10.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那么,语文老师该如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呢?该如何“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教学的地位 问题教学法在当今语文新课改教学中有怎样的地位呢?爱因斯坦认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的惊喜开始的。”现代教学论研究也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生产生学习内动力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  相似文献   

12.
一、读题质疑,明确目标1.板书课题,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2.指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梳理、归类,整合为四个学习目标:“穿山甲”是什么?穿山甲为什么要问路?向谁问路?问到路了没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尽量自己读懂课文,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同时圈画出不懂的词句。2.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三、目标引路,指导学习(一)“穿山甲”是什么?1.猜一猜。对照名称说说想像中的穿山甲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2.比一比。出示穿山甲的图片,说说与自己想像中哪里一…  相似文献   

13.
问题一、教学程序呈现茫然状态 案例:集体教学活动“水”的教学重点是让幼儿感知水的基本特征.分为三个环节进行。环节一为看一看.目的是感知水是无色透明的。环节二为玩一玩.目的是感知水是流动的。在这一环节中,一幼儿不小心将积木筐里的积木打翻在水里.幼儿纷纷问:“老师,为什么积木会漂在水里呀?”  相似文献   

14.
一幅抽象画     
一天,在美术课上,老师要同学们画一幅抽象画.一会儿工夫,小明就交了他的作品.老师看了看,可上面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一张白纸.“你画的是什么呀?”老师问.“牛吃草.”小明答道.“草呢?”老师问.“牛把它吃光了.”小明说.“那么,牛在哪儿去?”老师又问.“吃完草,牛便喝水去了.”小明答道一幅抽象画@韩绍章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纵观当今的语文课堂,一味地进行“双基”训练。条分缕析、深挖细掘的现象的确少了.“没有琅琅的读书声算不上一节好的阅读课”已成为共识。于是.课堂上始终如一地贯穿“以读为本”,一读到底:“读出精彩来”“读出感情来”之类的提语不绝于耳,可谁知道精彩在何处.感情从何而来?随着一声声“读一读你喜欢的句段”.于是完整的文章被读得支离破碎。听者不难发现,不少的是为朗读而朗读,有的是朗读走过场.有的是只重技巧的指导.朗读成为点缀和附庸.只图形式不求实效的随意性朗读充斥整个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6.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上平湖白鹭飞。”试想.如果没有太阳,你会感知到花开鸟飞的美景吗?也不会有什么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红色的苹果、黄色的柑橘、金首饰、银餐具、宽阔的马路、高大的楼房、美丽的脸蛋、华丽的时装等等。如果是在一片漆黑的夜晚里,再好看的一切,也都会失去它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之友》2011,(4):10-11
“父母皆祸害!”当孩子们喊出这样一句“离经叛道”“颠覆人伦”的话时.孩子真的是将父母视之为“洪水猛兽”吗? 都说“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为何家长们怎么就一不小心成了孩子们心中的“祸害,,了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双方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没有真正感受到彼此的爱.没有互相体谅各自的艰辛,从而走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18.
一、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1.感知自己的左手与右手 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好玩的游戏,你们想玩吗?想玩的请举手。(生举手)谁愿意告诉大家你举的是哪只手,是你的——左手还是右手?  相似文献   

19.
闲情从小就被灌输“好孩子不哭”的理论,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闲情一直认为:“哭”是必须改正的错误行为。当闲情拥有一个爱在妈妈面前哭泣的宝贝儿子时,就怀疑自己在教育上出了什么问题。为此,闲情颇为苦恼。有一天,有个妈妈说看过一本名叫《倾听孩子》的书,书上介绍说:“能得到父母倾听的孩子会常常哭泣和发脾气,这些都属于消除紧张与困惑情绪的自然过程。”闲情对于这个说法颇为迷惑,于是就在网上向各位妈妈请教。  相似文献   

20.
开学才几天,讲台上就有了好几支铅笔。我问学生:“谁丢铅笔了?”没有人回答;我又问:“这支.红艳艳的,上海三星牌的,谁的?”小朋友你看我.我看你,都很迷茫;我再举起另一支:“这支,刚卷了个头,几乎还是新的,谁的?”最后,我举起另一支:“这支.还是绘图铅笔呢,是漂亮的绿色,谁的?”依旧没有回答.小朋友们都瞪着无辜的眼睛瞧着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