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朱光潜先生的《诗论》系统地运用西方现代美学原理解释中国古典诗歌,同时也用中国古代的诗歌、诗论印证、纠正西方诗论,通过中西比较融和,获得许多"独创见解";他的《悲剧心理学》通过中西戏剧的比较,结合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中国人的人生观念及生活态度,剖析了中国戏剧殊异于西方戏剧的原因。这种以西方学术视角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的根底结合起来阐释中国诗歌的发生、诗学批评理论以及悲剧审美特征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中国当代文艺创作与审美批评的创新,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梁宗岱的诗学思想是以中西古今的诗学理论为渊源,对其艺术养分吸收融汇并以自己的艺术审美期待对其改造,误读和重新阐释的结果。以作者——作品——读者为重心,从创作美学的角度,站在中西文化观念的高度,以西方理论阐释中国传统诗学内涵,并在中西对比中反观、建构传统诗论的“现代化”和西方诗学理论的“中国化”,显示出向诗歌艺术本质探讨的现实努力。  相似文献   

3.
叶维廉是一位集诗人、学者和翻译家为一身的著名海外华人,具有独特的文化身份和卓著的学术成就,特别在中西比较诗学的理论创新与汇通性研究实践方面卓有建树。他首先将“模子”理论引入比较诗学领域,用先建构二元对立再消解二元对立的独特方法为中西诗学比较开拓了新的研究范式。叶氏以自已丰厚的中西文化底蕴与双语优势,独创性地以中西语言与诗为根基,分析梳理出中国古典诗歌与美国现代诗歌在意象呈现方式上的美学趋同性,进而探析出中西诗学“共同的美学据点”,为中西诗学的汇通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在中西语言之间、中西文化之间、创作与研究之间的“打通”实践,不仅成就了叶维廉独特的学术个性和智慧风貌,也使他成为海外华人留学生群体中典范性的学者之一。  相似文献   

4.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意象派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有独到的见解.在他一生的诗歌创作中,庞德结合自己意象派诗歌理论.把他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探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庞德不仅独到的解读了中国古典诗歌,还创译了许多中国经典诗词,使中国古典诗歌在西方大放光芒.本文试从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内涵的解读及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创造性翻译两个方面来探讨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阐释.  相似文献   

5.
西方意象派诗歌发现了中国诗学、诗歌的独特内容和表现方式,并在学习中创作出一些比较成功的作品。中国的读者、研究者以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和诗学理论去欣赏和研究这一流派的经典作品,感悟和谐、广阔的意境空间,以寻求中西诗学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6.
当代美籍华人学者叶维廉先生的比较诗学理论,从语言和美学两个向度显示的中西方诗学理论差异是:西方文化以逻辑推理把握世界,东方是通过具体经验体悟世界;西方诗歌主要表现智性认识,而中国古典诗歌重在形象感受;东西方文化存在错位现象,东方诗歌在语法和美学上的优点可以补救西方现代诗歌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新批评派是西方现代形式主义文论中的重要派别之一。新时期,我国学术界展开了对新批评派与中国古典诗学的比较诗学研究,研究者最初对新批评派与中国古典诗歌批评理论进行比较诗学研究,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文心雕龙》、明清小说评点与新批评派的比较诗学研究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在《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一书中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了英译和跨文化阐释,该书反映了西方学者在西方思想背景下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认识和理解。基于此,节选该书关于《诗大序》中两段文字的翻译和阐释,讨论比较诗学视野里诗歌的功用和分类。通过详细地比较和对比,找出英译中国文论的优点与不足,继而对中西文论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随着始于20世纪初的中西文化的融合,中国古典诗学在借鉴西方诗学理论的文化背景中得以成长壮大,而新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呼唤和复归则又使我国的古典诗学研究逐渐走上日益关注本民族文化特色之路。在此学术语境中,刘怀荣先生的《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继承了传统诗学研究的成就,并在概念理解、体系设置、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以赋、比、兴所代表的我国古典诗学体系作出了富有新意的阐述,这无疑标志了我国传统诗学研究在当前的新开拓,更为后来者指明了我国诗学乃至传统文化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论傣族诗歌》是我国傣族著名古典诗论.文章认为这部《诗论》的重要贡献之一在于第一次从诗学本体论方面揭示了诗歌与宇宙起源、人类起源以及语言发生之间的关系。文章还进一步将其与有关的中西美学思想和古典文论进行了对比性阐释。  相似文献   

11.
虽然论桐城派的诗学,多以姚鼐为职志,但桐城诗学的旗帜却是由身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方世举、方贞观从兄弟打出的,两人论诗主张和艺术趣味相去甚远,但都在某些方面体现了桐城派诗学的专业水准以及重传承和教授的特点,从侄方观承相与商讨,亦收教学相长之效.三人的诗论不仅奠定了桐城诗学的基础,更对姚鼐以后的桐城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女性主义诗学到性别诗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女性主义诗学向性别诗学的转变是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女性的主体、身份及身体与权利的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它们对从女性主义诗学向性别诗学转变的方向起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在女性的主体、身份及身体与权利的问题未解决之前,性别诗学的建立也只能是另一种性别不平等对话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学界关于<文心雕龙·辨骚>篇有"非文学与纯文学"之辨、"正与奇"之辨、"常与变"之辨、"事义与抒情"之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辨等观点.根据<文心雕龙·辨骚>篇若干诗学命题的正反离合关系及其诗学观念,其中还暗含着寓言诗学与感物诗学两种诗学范式之辨.前者导源于汉代以<毛诗><郑笺>的"比兴美刺"说为核心的诗学话语系统,是对<楚辞>中大量存在的神话寓言、历史寓言、咏物寓言和艳情寓言的诗学总结,其特征是感性形象与抽象寓意的分离;后者根植于汉末魏晋以降直至刘勰当世蔚为大观的以"缘情感物"说为核心的诗学话语系统,反映的是<楚辞>中已经出现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表现形式,其特点是景物形象与情感意义的统一.这两种诗学范式贯穿于整个<文心雕龙>,而<辨骚>篇是<文心雕龙>中这两种诗学范式转换的"枢纽".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诗学与《庄子》诗学思想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可通约性:都认为文艺在本源和本质上乃“神圣自然之馈赠”;都采用了“思.语言.诗”的基本维度和基本路向;都采用了“去蔽”的思维模式和思想方法;都采用了“对话.复调.道路”的言说方式等等。这些本质上的可通约之处,很可能为我们的“生产性对话”提供一些新鲜的话题,产生有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观看的诗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征的观看与现实的观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对“观看行为”、“观看方式”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使得“表征的观看”必然地走向“观看的诗学”。观看何以发生?观看怎样进行?观看如何利用“视框”的限制创造新奇的效果?如何克服“视框”的局限“看见”到更多?甚至还有对于观者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像艺术家一样观看?这些构成了观看的诗学所关注的问题。从逻辑上,可将之描述为“视知觉的完形”、“纯粹的凝视”和“观看的症候”三个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17.
在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两大基本研究路径:一者可以称为“审美诗学”,一者可以称为“文化诗学”.前者以个体性审美经验为研究对象,旨在阐释文学文本的基本构成、风格特征、修辞技巧等形式范畴以及文学的创作与接受过程的心理机制、文学的审美价值等,回答“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后者以审美经验与社会文化诸因素的整体关联性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包括文本构成、修辞技巧等形式范畴在内的各种文学现象在形成过程中与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复杂联系,回答“为什么”和“意味着或表征着什么”的问题.就西方而言,审美诗学属于“现代性”范畴,是所谓“审美现代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化诗学”则与“后现代性”相关联,是一种饱含反思性与颠覆性的文学理论研究路向.就中国的情况而言,则“审美诗学”与“文化诗学”又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渊源与理论特性.近三十多年来,我们的审美诗学与文化诗学和西方学界相比呈现出一种错位,对于这种“错位”现象不能仅仅从学术影响的“时间差”角度来解释,根本上乃是社会现实的需要使然.今日中国的文化诗学正在成为一种更为有效的文学阐释路径.  相似文献   

18.
就当下中西比较诗学理论的命名问题的讨论进行了总体性回顾,并对争论双方的观点进行分析,对既往中西“诗学”概念的形成重新进行了梳理,并在最为宽泛的层面上对“诗学”概念进行定义,以期在此基础上寻求中西诗学的相互融通。  相似文献   

19.
崇高美学的文论特征就是更加趋向于不确定性、精神自由性,自然和精神、想象和知性之间的不和谐性。崇高美学是后现代主义在美学领域对现代性的重写。崇高美学和先锋派艺术要表现可能性的东西,形成了非主体可能论,它要反对现代主义的主观偶然论和启蒙美学的主观必然论。实际上,美、审美和艺术应该是充满着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的,因为它们是实践的产物,而社会实践本身就是一个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实践的变化会消解一切永恒不变的模式,构建起多元并存的开放格局;而且美、审美和艺术的变化频率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频率的加速,越发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为了使人成为多维的主体(全面发展的人),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而逐步踏过文明的自由之路的阶梯走向审美王国的真正具有人文理性的、人性的世界,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应该把握在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之中的必然性、偶然性和可能性的辩证统一,建构起多维主体发展论。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article, I elucidate the idea of a poetics of teaching and outline its value to scholars and teachers who seek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actice. A poetics of teaching draws together aesthetic, intellectual, and moral dimensions of the work that are often treated separately, if treated at all, in both research and in the classroom. In so doing, a poetics clarifies our picture of what the work offers to the men and women who take up the role. A poetics of teaching calls attention to how teaching can enrich the life of the teacher, even as he or she seeks to deepen and to broaden students' knowledge, understandings, and outlooks. I draw upon aspects of art, of inquiry, and of metaphor to help illuminate these educational val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