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的视角较为新颖,采用散文式笔法和比较诗学双向阐发的方法,同时选取较为冷门的材料,得出与中国学者有同有异的结论。本文试探究第一章"早期文本"中"三级阶段论"的创新之处及与中国各家解释的相似处,说明本书在理论阐释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作为一剂医治中国文论"失语症"的良药被广泛的热议与研讨。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牵涉到"如何转换?","怎样转换?"的问题。在现代,王国维《人间词话》、朱光潜《诗论》、宗白华《美学散步》给我们提供将古代文论转化为现代批评话语的方式:融会中西、贯通古今。当代学者提出了古今对话的策略,使古代文论通过古今对话、现代阐释重新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3.
几十年以来,西方文论多用于阐释中国古代文论,使得中国古代文论出现了"失语"的状态。从文化解读看,中国古代文论的活力显然不足,怎样增进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间的对话,成为了现代文学研究的主题。对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当代文论的文学研究,是一种对语言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以实现两者间的进一步融合沟通。本文主要阐述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当代文论间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讲语》的读者观与西方接受美学比较:背景比较,理论比较.背景比较,《讲话》的读者观继承了中国古代文论的优秀传统,接受美学则是对西方文论传统中缺少的东西的一种补充.在现实方面,《讲话》的读者观完全适应了现实的要求,为文艺工作者指明了为群众服务和如何为群众服务的方向,使之后的文艺进入了一个丰收时期.接受美学,也是西方文艺现实的要求,但无力解决实质是现代作家与社会隔离的矛盾,理论比较,接受美学选择和建立的基础,表现了倡导者的识见,但范围比较狭窄.理论本身缺乏辩证的逻辑力量.《讲话》的读者观建立的基础比接受美学深广,闪熠着辩证的光彩.  相似文献   

5.
作为西方翻译史上首部以汉语典籍的英译为专题的学术论著,《基于西方读者阅读期待的汉语典籍的英译》阐释了汉语典籍英译的本质——基于西方读者阅读期的阐释行为,论述了汉语典籍的英译标准、英译策略,同时探讨了"化境论"在汉语典籍英译中的具体运用,是一部建构汉语典籍英译理论的力作。本文拟对该书进行简要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性,在空间上要从全球化的学术视野角度理解,要与西方文论相通和互补,使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具有可对话性,而反对削足适履。在时间上,要在尊重历史的原则下重视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创造性地激活中国古代文论中有生命力的成分,并从当下文学研究和欣赏实践的视角去体察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实现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文学实践的对话,反对过度阐释。中国古代文论不只是一种历史现象,而是现实的源头。要善于发现中国古代文论中现代性的因子,使之适应当下的学科规范要求。在方法论上,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要从现代意义上的范畴、体系和论证方法来领会,使其与当今全球文论的研究具有可通约性。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之初,各高等学校文科都开设了中国古代文论方面的课程,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比较差,师资力量也显得薄弱。因此,早在1980年代初,17所高校的古文论教师编写出《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详注》和《中国近代文论名篇详注》两部教材,在几经讨论修改后先自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论话语具有对现代文学进行阐释的价值。本文即以中国传统文论话语为工具,对吉卜林、福斯特等英国作家的作品进行分析。结果证明,中国古代文论可以用来分析东西方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与中国文论》一书代表了戚良德《文心雕龙》研究所达到的最新水平。该书以精粹见长,针对中国文论的"失语"现象,致力于中国文论的话语还原,从最基本的"文学"概念的剖析,到儒学视野下的《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整体还原,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中国文论的话语重建,为古今文论的对接,为古代文论服务于当今的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中,对文学理论批评著作《文心雕龙》进行现代意义的阐释无疑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本论文即从比较诗学视域,来谈谈对《文心雕龙》进行影响研究的理论现实意义、接受佛学思想影响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刘勰怎样创造性地借鉴佛学思想,创造出独步前人、有巨大影响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  相似文献   

11.
从挖掘古代文论的叙事思想、总结经典文本的叙事理论、尝试建构中国叙事学三方面对近30年古代叙事理论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可以发现,这一研究新的生长点在于系统、全面地清理古代叙事理论资源,并与西方叙事学形成比照、对话,以实现中西叙事理论的互识、互补。  相似文献   

12.
潘光旦用精神分析理论的模型对明末冯小青影恋性心理的分析,超越了传统文学批评"以心见心"的思路,使中国古代社会女性心灵被摧残、扭曲的状况,获得了有深度的个案分析,也为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学的理论建设提供了历史的参照和有益的启示:文学批评的人文意义不可忽视;科学性是古代批评现代转换的关键;西方理论本土化必须以理论范式与阐释对象的对应为前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法理论对"文有定法"与"文无定法"的论述,体现了中国文法理论的辩证性。"文有定法"要求文章写作应遵从一定的法度规范,不守"法"无以成文;"文无定法"说明文法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在守"法"的同时,要有创新性,不能固守成法。  相似文献   

14.
“选本”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学批评价值,因为选本隐含且能传递选者的文学批评观。从选本中,我们不仅可以管窥到当时社会语境的面影,看出作品的艺术成就,还可以悟出选者的目的、喜好和文学观点。此外,对选本进行再批评,同样具有重要的文学批评价值。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歌独领风骚,古诗选本不胜枚举,而且各个选本又有所不同。从选本的差异中,我们可以发掘古代批评家借助“选本”这一批评形式表现出的人生价值观和文学批评观.进而探究“选本”这种文学批评形式的作用和影响,最终对“选本”这种直到现在仍然沿用不衰的文学批评形式和方法,形成正确的理解,获得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是西方文论蓬勃发展的时代,多元文论的碰撞、交融、转型等成为西方文论的发展趋势。本文梳理了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脉络,主要从社会发展与社会变革、哲学与美学思潮、语言学与语言哲学几个方面探究其对文论变革的影响,以期在当下中国文论话语转型的语境下,借鉴西方文论变革中富有意义的成分来发展本土文论,丰富我国文论建设。  相似文献   

16.
人物的言词和思想(也即人物话语)是小说家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曼斯菲尔德和凌叔华是两位处于相近历史时期的现代女性作家。前者被称为英国的"契诃夫";后者被称为"中国的曼斯菲尔德",受契诃夫的影响也颇深。她们都把人物话语作为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致力于反映人物"心灵的真实"。本文选取她们有代表性的作品比较运用人物话语塑造人物的方法,以期从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和中国文学的角度共同理解她们含蓄细腻的心理写实和清逸淡雅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狩野直喜(Kano Naoki,1868-1947年)是日本京都学派第一代的领军人物,其研究成果被学术界概括为"狩野体系",以指上个世纪最初十年起至30年代中期,其对中国古代思想与古代文学的研究,以及这些研究所表现的理念、方法论和所取得的成果。狩野直喜没有系统的中国古典文论研究著作,但其著述反映了他对中国文学的看法和主张。本文旨在通过日本中国学学者中国古典文论研究的个案,来展示日本中国学第一代学人在20世纪初对中国古典文论研究的部分样态、特色、风貌和成就。鉴于国内外对狩野直喜的研究现状,本课题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8.
儒家的文学理论是儒家思想文化中的精彩部分,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在以往的儒家文论研究过程中,一般以孔孟为主体,这当然有相当的道理。但是作为中国古代完整的文学理论的思想体系,却是建立在苟学的基础之上的,作为原始儒家的孔孟文论与作为大一统封建社会的荀子学派的儒家文论精神并非是一个相同的概念,因此,对于儒家文论的真正版本与完整的理论体系,应当加以重新研究与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9.
“文气”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古代文论异于西方文论及现代文论的重要理论之一。曹丕首开先河,引“气”而入文论,建立文学主体论。以“气”贯通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体系,经过许多代人的努力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和批评中出现的众多饮食譬喻,蕴含着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文学观念。这些文学观念的表达在譬喻的语境中更显自然、贴切、鲜活和生动,显示出譬喻性直觉思维的某些科学性层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批评理论别样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