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春娣 《考试周刊》2010,(21):90-9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但有多少学生真正喜欢学习数学?怎样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变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 ,  相似文献   

2.
周毅  潘东 《理科爱好者》2004,(22):15-16
一、评价的理念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4.
付艳霞 《成才之路》2009,(33):35-35
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如下几种意识:  相似文献   

5.
《数学澡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郑真 《高中数理化》2011,(24):17-18
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之一,高中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可以说,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学习的归宿。教学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我们在教学中要多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同时还指出:“要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试验、模拟、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教学法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笔者有幸参加了“2008年全国首届初中数学新课程、新精彩、新走向”名师精品课观察研讨活动。每一堂展示课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创新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了基本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不断培养、不断鼓励.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学生都比较喜欢,所有的小学数学知识都可以生活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尽量寻找身边的数学。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养成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和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习惯。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丁正荣 《成才之路》2010,(34):25-2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  相似文献   

18.
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热爱,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