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学校师生共同前进的动力。我校以"和育"文化引领发展,将"以和致育,奠基人生"作为学校不懈奋斗的目标。"和育"就是以"和"致"育",五"和"而"育",即以和谐、和美、和实、和悦为特征,追求身心、教学、课程、师生、家校的和谐统一,创造执中守正、和谐有序、相容共生的"和育"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为学生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吴文化诞生于"水乡泽国"的渔猎经济时期,近现代又有新的充实和嬗变。经万年演进,她的"融合"、"创新"、"务实"和"崇文"的文化特质愈加鲜明。苏州是吴文化孕育和哺育的城市生命,具有"崇文"、"融合"、"创新"、"致远"的城市精神,是吴文化资源的高度凝炼和自然结晶,也是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避暑山庄,和合承德"是河北承德的城市文化品牌。"和合"在承德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山庄因"和"而修,外庙因"和"而建,承德因"和"而兴。天地之和、天人之和、民族之和、宗教之和、生态之和……延伸到教育,承德人巧妙借助"和合"思想,整合各方资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创造出绚丽多彩的德育"风景"。  相似文献   

4.
《神州学人》2012,(6):48-51
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海外学生生源国。根据澳大利亚政府的最新统计,目前共有9万多中国学生在澳学习和生活。为了帮助留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澳大利亚工业创新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部国际教育司(AEI)和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共同编辑了《留学澳大利亚——中国学生安全手册》,并于2011年底付梓。本刊近期将连载有关内容,以飨海外学子平安留学。安全手册内容包括"家居安全"、"外出安全"、"交通安全与法规"、"互联网安全与危险防范"、"酒精、吸烟与毒品"、"社交活动"、"性侵犯"、"法律服务"、"温馨提示"、和"其他信息"。本期将刊登有关"家居安全"、"外出安全"和"交通安全与法规"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是通过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和企业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人才。国外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三明治"、俄罗斯的"教学生产联合体"和日本"产学结合"等模式。我国主要有"订单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工学交替教学"和"两段预分配"模式。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当完善"双赢型"的法规,培育"双元型"平台和培养"双师型"的师资,改进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6.
"教学相长"意即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相"字揭示了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互联、互动关系,而"长"字又解释了师生双方互联、互动的方向。"相"是前提和过程,"长"是目的和结果,没有"相",便无法实现"长";"相"是双方的,而"长"也是共同的。"教学相长"之目的,就是要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要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作为教师而言,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学生也要转变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教学相长"之"长",包括长思想、长品格、长学识、长才干、长友谊等。  相似文献   

7.
鲁迅是中国人文世界一个巨大存在,关于鲁迅的形象和印象,接触过鲁迅的作家及文化人有过不计其数的回忆和记述,比如"矮"、"黑"、"瘦"、"老"、"穷"、"病弱"、"邋遢"、"冷"、"酷"、"有时很爱笑"等,打捞历史深处外人对于鲁迅形象的印象描绘,可以探察出鲁迅内在、深在的人文精神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把留学生管理与"和"文化深度融合,打出了"构建和宜环境"、"规范和正行为"、"营造和融氛围"、"催绽和悦心花"等"和"文化牌,为推动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提高培养质量、打造国际教育品牌上构建了"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的"和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9.
雷州话属于闽方言的一支,在雷州话中有一些特殊的亲属称谓,分别是普通话中的"妈妈"、"爸爸"、"孩子"、"女儿"、"叔叔"、"儿媳妇"、"妯娌"、"大娘"和"舅舅"等,每一种称谓又分为面称和叙称。其中有些称谓在雷州话中有不止一种表达,有些称谓年轻人的表达和老一辈人的表达也不一样。这些特殊的亲属称谓来源于闽方言、粤方言和普通话,有的来源还有待考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雷州话词汇来源的复杂性以及各种方言之间的借用、融合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管子传承史伯的"和实生物"说,认为人之生、人心之和谐、人之长寿,以及天地之美等皆由和而生。"和生"具有普适性。在"天时""地利""人和"中凸显"人和"。管子通过上下不和、大臣不和、万民不和的危害性,明确提出"不和不生"的观点;又明确提出"和则能久"的"久生"的观点;强调"察和之道"之不易,都是对史伯"和生学"的发展。管子"和生"思想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童心说"是丰子恺文艺观、审美观的核心,也是其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目的。"童心"的世界是他在对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意义执著追问和探寻后找到的理想人生境界的象征。"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童心"审美观最本质的内涵,也是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极大展现。这三个层面体现在具体的人生和艺术上就是"自由"、"真诚"、"器识"、"同情"、"自然"、"趣味"与"和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经典著作的解读,采用典型例证勾勒了西方文学中"火"的多维意象。其中,典型的意象包括"圣灵"、"毁灭"、"救赎"、"复仇"、"激情"和"人性"。此外,还从"宇宙观"、"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等方面进一步剖析了西方文学中"火"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3.
重"练"行"导"是成功语文教学范例的重要特征,语文教学应该倡导"导练"范式。从"导"和"练"的内涵看,"导"和"练"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是语文"教"和"学"的主要方式。语文教学中,"练"为主线,"导"为"练"服务,"导""练"有机结合,凸显了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主体性,又使他们互为主客体。"导练"要有效,需避免题海战术、追新逐异、不讲科学、撒手放羊、"导"而无方等误区。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和《史记》的孝道思想,主要包括"尊敬"、"奉养"、"承志"、"立身扬名"、"安葬追念"等内容和规范。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孝?司马迁主张,要尊敬和顺事父母,对父母应该竭尽全力奉养,奉养父母是子女的义务,要继承父母志向,完成父母遗愿,要努力建功立业,立身扬名,以光耀祖宗和父母,父母仙逝,要"持丧"、"侍丧"、"居丧"、"服丧",以礼安葬,守孝追思,在兄弟之间应该"孝慈"、"孝悌"。司马迁严格恪守孝道,并因孝道而成就了自己和《史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认识"高效课堂"的基础上,明确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把握学生"学"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核心和关键,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和快乐学习思想,经过探究和实践,精心构筑了"动.学.乐"学习模式。通过以动制动、动学结合、寓学于乐,利用强弱带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任务驱动和竞赛激动,通过主动自学、合作助学、多维导学、实践用学、学有所思,谋求使学生"精学"、"易学"、"乐学"、"会学"、"终身学习",从而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6.
激荡中的沉淀:沉思教育学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浮躁的美国教育环境,沉思教育学基于佛道之"正念"和"冥想"的哲学理念,强调将"有意识性"、"此时此刻性"、"非判断性"和"聚焦性"目标应用于教育实践,进而在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关照"整个人"和媾连"生活"。沉思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当代中国教育也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校大学生求学满意度测评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上海、武汉、广州、西安5个城市的12所大学的抽样调查,应用因子分析法和排序法,建立了一个可量化测评的中国高等院校学生满意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发现,"学校环境、风气"、"学生管理机制"、"教学基础设施"、"后勤服务"、"课外活动"、"教师职业素质"、"教学课程管理"、"职工服务意识"和"个人发展"是影响大学生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其中"学校环境、风气"和"教师职业素质"的权重最大,应成为学校提高学生满意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说“给力”     
流行语"给力"在网络、杂志和报刊中有很高的使用频率。"给力"有动词和形容词两种词性,其意义是"有帮助"、"有作用"、"酷"、"够劲"、"大力支持"等,特定人群的语言使用心理、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及媒介的推动促使它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19.
荀子思想中"和"管理思想独具特色。"和"具有多层意蕴: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动力,是人类社会智慧与力量的集合,是社会和谐稳定的象征,是群的最高境界。荀子运用人生不能无"和"、"义分则和"、"隆礼重法"、谁使之"和"等命题来诠释"和"的崭新管理伦理内涵与理想境界。荀子"和"的管理思想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督导,即监督、指导。教学督导的"督"具有监督、督促、检查和评估的职能;"导"具有指导、帮助、服务和咨询的职能。目前的教学督导工作,大多存在着重"督"轻"导"现象,既拉大了督导员与教师的距离,也削弱了督导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要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应严"督"善"导",以"导"带"督","督""导"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