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在不同的温度下,水的密度不一样,4℃时水的密度最大,结冰时密度最小,其它许多物质就不存在类似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水是一种极性化合物,水分子是一种极性分子,它在不同的温度下,水分子之间的排列方式大致有三种情况,如图1。①当温度高于4℃时,水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水分子之间的排列主要是第一种情况(如图1-a),这种情况下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大,所以密度较小。②当温度等于4℃时,水分子运动速度减小,水分子之间的排列主要是第二种情况(如图1-b),这种情况下,分子之间的间隔最小,所以4℃时,水…  相似文献   

2.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课本第二册第19页上的实验1—1,目的是通过水流的方向在电场中发生偏移,而四氯化碳液流不偏移的不同现象,来说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而四氯化碳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当学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发生疑问,然而学完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之后,知道分子间的作用力不但存在于极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还存在于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且知道分子间作用力的实质是一种电性吸引。由此可推知,当带电玻璃棒与非极性分子接近时,也应该能吸引非极性分子。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翻阅了一些书籍,了解了分子间作用力和极化问题的有关知识。当非极性  相似文献   

3.
最近读到美国“化学教育”发表的一篇有关水流在电场里发生倾斜的文章,该文指出,“大多数化学教材认为极性分子的液流办水)在电场里能发生倾斜,而非极性分子不能,这种说法过于简单化了”.笔者查阅了国内部分有关书籍,发现有的书对这一实验的叙述的确过于简单化,有可能造成误导.也询问一些大学生对这一实验的认识.他们对实验是清楚的.但问到非极性分子的液流在电场里是否会倾斜时,多数同学答不出或给出不正确的答案.鉴于此,笔者把原文摘译介绍给读者.经常在课堂上演示的一个实验是用梳子、气球或塑料棒通过摩擦产生静电场,可…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物课本中介绍了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和有关性质。两性电离是蛋白质的重要性质之一,又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帮助中学生学习,本文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电泳实验,以供参考。一、原理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蛋白质分子中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在溶液中,蛋白质分子能作两性电离,即蛋白质分子处手pH高于等电点的碱性溶液时,带负电。在一定强度的电场中,带正电蛋白质分子向负极泳动;带负电的蛋白分子向正极泳动。如果蛋白液中加入适当染色剂,则蛋白分子在电场中的泳动现象便可观察到。  相似文献   

5.
实验一 将一些铁屑装入试管内 ,并用橡皮帽盖住试管口 ,然后用条形磁铁的一极在试管下沿同一方向移动几次 ,如图1所示 .观察 “试管”能吸起大头针等物 ,说明“试管”有磁性 .思考 “试管”为什么会有磁性呢 ?图 2这实际上是一个磁化现象 .原来 ,在磁性材料的内部有大量的磁分子 ,每一磁分子都有N、S极 .一般物体在通常情况下并不表现出磁性 ,是因为这些物体的内部磁分子的排列紊乱 ,它们的磁作用相互抵消 ,从整体上看是无磁性的 .当按图 1的方法处理后 ,试管内的铁屑将被磁化 ,其内部的磁分子的排列方向大致相同 ,于是就呈现出磁性 ,…  相似文献   

6.
液晶是一种几乎完全透明的物质.同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现固体与液体的某些特征.液晶从形状和外观看上去都是一种液体.但它的水晶式分子结构又表现出固体的形态。像磁场中的金属一样.当受到外界电场影响时.其分子会产生精确的有序排列:如对分子的排列加以适当的控制.液晶分子将会允许光线穿透:光线穿透液晶的路径可由构成它的分子排列来决定.这又是固体的一种特征.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学习“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一节时,觉得最难掌握的是“分子是否具有极性的判断”。这确是一个教学难点,多种教法试验效果都不佳。怎样才能让学生容易领悟、并掌握判断分子是否具有极性的本领呢?我反复思考、试验,发现,学生在学习这节教材前,已在物理学中学过“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这种物理分析方法,可作多原子分子中,各原子间相互作用分析的借鉴。我就试着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由极性键形成的多原子分子的极性判断的教学。经实践,教学效果还挺不错。具体教学过程是这样安排的,将多原子分子的构型归纳成以下几种类型,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逐步填完下表:  相似文献   

8.
当教学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的有关理论知识时,学生学习起来颇感吃力。其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你听说过二分钟炒熟半斤花生米,一刻钟烧熟一只鸡吗?这是微波灶创造的奇迹。微波是一种波长很短,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它的频率在3×10~8~3×10~(11)HZ之间。微波灶是利用微波的热效应来烘烤食物的烹饪器具。在微波灶内有一只磁控管,它能把电能转化成微波,波导管把微波散射到灶内的金属壁,再由金属壁反射到食物上。食物分子,特别是水和脂肪分子,在受到微波辐射时,分子便在电场作用下被极化,并按电场方向排列,电场每秒振荡几十亿次,不断地搅动这些分子,相互摩擦碰撞。正是快速的分子运动,使食物变热。  相似文献   

10.
这样突破键极性与分子极性关系这一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的关系是《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一节的教学重点,教学实践说明有关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的极性问题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该难点,我采用了如下教学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关于分子的对称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从"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一课说起 曾经看过有关"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教学设计,也听过"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公开课.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公开課,都很精彩.遗憾的是听到教师这样的讲述:  相似文献   

12.
证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实验的质疑江苏吴县角直中学(215127)胡家桢演示水分子是极性分子的实验时,有这么一种情况:把摩擦带电的玻璃棒接近水流,故然可以观察到水流的方向发生了偏移;但是,如果用CCl4代替水作上述实验,也同样可以使液流的方向发生偏移.造...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非极性键、极性键、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概念。 2.了解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使学生初步了解分子的极性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相似相溶原理。 5.巩固电子式及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教学难点 分子结构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 B3LYP,采用6-311G基组对硫辛酸分子结构进行优化,计算了能量和分子振动频率,计算分别在无外加电场和外加电场条件下进行。在无电场作用时,硫辛酸的羧基和二硫五元杂环区具有较高的电荷分布,应为分子的化学活性区域;外加电场作用对于硫辛酸分子构象有显著影响,同时电荷分布与分子轨道键组成发生改变,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其前线轨道的位置都将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玻耳兹曼统计理论.对由极性分子组成的各向同性电介质在外电场中的极化强度进行了计算,由此得出极性介质中某点的极化强度与该处的电场强度成正比是有条件的。并对其它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偶极矩的研究是分子物理学的一个课题.它对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了解分子中的电荷分布、分子的极性、分子的对称性以及计算其他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都起看一定的作用.测定偶极矩的方法有很多,如分子射线法、分子光谱法、温度法以及斯塔克效应等.结构化学中,应用电桥法测定极性物质(乙酸乙酯)在非极性容液(环己烷)中的介电常数和分子偶极矩.而从偶极矩的数据中可以了解分子的对称性,判别其几何异构体和分子的主体结构等问题.经改装这套装置,整个实验情况大为改观.经过二届学生的使用,没有出现渗油情况.实验运行正常,数据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电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电场的存在呢?许多老师在讲授“电场”这一概念时,常常通过与重力势能的类比,提出电场的存在: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作用力是通过一种特殊的物质即重力场作用的,同样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是通过一种特殊的物质即电场作用的.这种方法显得有理无据.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小实验让学生“感受”电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玻耳兹曼统计理论,对由极性分子组成的各向同性电介质在外电场中的极化强度进行了计算,由此得出极性介质中某点的极化强度与该处的电场强度成正比是有条件的,并对其它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陈燕  邱勤薇 《物理教师》2008,29(10):16-17
电场线是为使电场力、能的性质形象化而引入的一系列假想曲线。绘制分布典型、合理的电场线,对正确理解掌握电场的性质作用是显著的。 笔者在使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选修3—1)《物理》进行教学时,发现该书第13页插图(图1.3—7两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线)如图1,电场线的画法不够完整。  相似文献   

20.
陆建军 《物理教师》2009,30(3):37-37
在电场的教学中,我们提到,电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有别于有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实物,电场无形无体,充满它所在的空间,看不见也摸不着.为了定量地描述电场,引入了电场强度的概念;为了形象地研究,抓住电场力的属性,采用一种几何曲线对电场进行空间描述,于是提出电场线的概念,电场线是人为假想出的几何曲线,在知识点归纳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