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战争结束后,解放区逐渐展开了土改运动。自1946年开始,在晋察冀解放区,包括热河全省和辽宁部分地区,反封建的土地改革运动就蓬勃开展起来了。据1947年2月的初步材料统计,全边区有近1000万亩的土地重新回到劳动人民手中,千万农民身上的封建剥削枷锁开始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2.
反"客里空"运动的发起 在解放区土改运动初期,党的工作中一度出现右的倾向,党报工作出现的缺陷集中体现为失实报道,记者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这样的报道不仅妨害了土地运动的展开,而且还损害了人民新闻事业的形象,广大农民对报纸产生了不信任的情绪,降低了群众对党报的信赖感,这样的情况,引发了党报调整修正自身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高级黑",即通过隐晦暗示等较为所谓"高端"手法来抹黑攻击.时下一些媒体上不时出现"高级黑"现象,当然,其中也不乏因为摆脱不了老套经验或者业务素质低、跟不上网络时代的"网感差"所导致的"低级黑".一些盲目歌功颂德的"初级粉"也会演变为另一种实质意义上的"高级黑".对此,我们应当予以重视,并通过建章定制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4.
再现"媒介真实"--"真实再现"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确实具有"再现现实"的性质,但它绝不是现实的原貌,而是现实与非现实辩证的统一.电视纪录片中的现实,主要是通过我们的视觉器官去"观察"的现实,实际生活中我们对于各种各样生活的体验则是一般意义上的"体验的现实",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电视纪实类栏目、电视纪录片某种程度上是编导的主观反映,具有主观规定性.但我们必须承认,根据一定主观意识截取的部分,仍然要受到包含这部分外界全体法则的控制.这就是电视纪实类栏目、电视纪录片中"真实再现"得以生存的原因."真实再现"并非是对于"真实"的"再现",而是对于已经消失在镜头前的"真实"提供历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漫谈文稿编辑"信达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作新 《编辑学报》2002,14(3):182-183
探讨科技文稿的编辑加工如何做到"信、达、雅".以"信、达、雅"为尺度,对个案进行分析.认为文稿的编辑加工要实现"信、达、雅",要求编辑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编辑业务能力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6.
谈现代图书编辑的"博"与"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川民 《出版科学》2008,16(1):14-17
现代图书编辑应该做到"博"与"专"的有机统一。要做到既"博"又"专",就必须读书、写书、评书。  相似文献   

7.
百年以来,博采众长、兼修并蓄的通才教育曾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长期贯彻的办学指针.近40年来,对我国新闻学教育影响最大的变革,前20年是西方传播学的引入,后20年是网络新媒体的崛起.这两次冲击,构成了两次"拆墙",新闻学教育教学体系虽然极大地延拓了边界,丰富了教学课程和研究内容,但也出现了失去以新闻媒介为核心的"无边界"的...  相似文献   

8.
2020年,随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颁布(以下简称《意见》),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有了明确指引,但是如何紧扣"加快"二字,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需行之有效的策略.本文从"一云多厨房"整体设计的角度,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以下简称"学习强国")为例,结...  相似文献   

9.
"三农"读物的出版,责任重大,困境明显.如果不认真地研究农村市场,并进行必要性调整,很可能会使"三农"出版叫好不叫座,变成"三农"出版社和农村读者的"双输".调整的基础是正确认识"三农"图书出版现实.本文以传播学的五大基本研究领域来分析"三农"出版物的"传播者"、"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以求为出版业更加积极有效地服务"三农"提供一种新的思考图景.  相似文献   

10.
阎为民  虞沪生 《编辑学报》2006,18(6):426-426
"吕"作为姓氏的拼音书写方式,在出版的期刊中比较混乱,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4种: 1)拼为"Lü",如Lü Chuan(吕川); 2)拼为"LV",如LV Shuping(吕述平); 3)拼为"LU",如LU Zehua(吕泽华); 4)拼为"L(U)",如L(U) Jing(吕静). 现分析"吕"的4种拼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建立前,以<红色中华>、<解放日报>等为代表的共产党机关报的"三农"报道宣传特征已经凸显,对具体农业经济信息、农业技术等主题的报道比较少,主要突出发动解放区土地革命、大生产运动和开展农民文化教育活动等宣传报道,其在新闻理念、实务操作方面,一定程度上已经体现了延续至今的党报风格.  相似文献   

12.
刘彤 《传媒》2018,(14):84-86
传媒类专业具有极强的应用性,但在产教融合方面长期存在着实践教学在"虚拟"与"案例"之间徘徊的现状.本文认为,要深化传媒专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接真实项目",其核心突破口便是"现代学徒制"教学与"教学工作室"教学融合的改革.如何对照教育部"国标",在"教学实践"中加深对"实践教学"的认识,通过"强化一条主线""突破两个难点""搞好三项建设",并与"国标"中提出的"高质量、多样化"人才培养相呼应,主动促进"现代学徒制"教学与"教学工作室"教学的相互转化与谐动,从而形成协同的"融合工作室"机制,对于深化传媒专业落实"国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值得尝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荧屏形象直接关乎电视台形象.许多主持人存在"羊群效应"的思维方式,盲目跟从所谓的"时尚"、"潮流",而"定制化"现象的出现,则产生"反羊群效应",让主持人荧幕形象变得独树一帜,提升电视节目的荧幕形象.  相似文献   

14.
在广电媒体融合转型的浪潮中,湖南广电锐意进取、层层递进,探索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芒果模式",有效应对了媒体融合中双线作战、盈利单一、技术升级等严峻挑战,为省级广电媒体融合提供了有益示范.  相似文献   

15.
1土改《土地房产所有证》档案的由来1946年在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以解决贫雇农的土地问题。同年6月,南乐县积极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然后,县政府向农民颁发了《土地房产所有证》(见图一),并把原地契当众销毁和宣布作废。《土地房产所有证》一式两份,中间盖有骑缝章。村民一份,村委会一份。但是,当《土地房产所有证》发到村民手里后,由于  相似文献   

16.
李丽莎 《东南传播》2011,(5):110-113
微博等媒介新锐的强势来袭,社交网站的频频发力,受众透过自媒体开始由幕后走向台前,展示着不可低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揭示了Web2.0时代,受众由"被"营销转为"和"营销的新趋势.本文借助"长尾理论"分析了奥巴马通过"follow新媒体",增大传播"长尾"的竞选策略.结合对2010微博营销典型案例的分析及相关数据引证,阐述...  相似文献   

17.
李卫 《声屏世界》2017,(10):26-28
为策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的向纵深推进,南昌乃至江西的一批拥有不同优势的本土国有、 民营企业,带着微笑与友谊"走出去",为沿线国家送去了技术、资金和就业岗位.在"一带一路"的时代大潮中,南昌广播电视台以不负媒体的责任与担当,紧随时代步伐,发现典型、报道典型,派出采编人员不远万里前往埃塞俄比亚,采访走出国门的江西企业.  相似文献   

18.
解析大众媒介的他者定型--兼论传播中的"妖魔化"现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定型是人类常见的一种认知方式.本文用定型概念分析大众媒介在再现他者时的一种简单化、片面化现象,并把这种现象定义为"媒介定型",并试图用这种新的视角研究大众媒介传播中的一种偏狭机制,分析大众媒介如何通过放大细节形成和维护对他者的定型,追究"媒介定型"的市场逻辑和制度逻辑,最终揭示"媒介定型"的深层动因--民族中心主义.这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大众媒介传播中的"妖魔化"问题,以及大众媒介组织制定跨国跨文化传播的战略与策略,建立积极的沟通机制都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中国翻译界就是否坚持"忠实"原则展开了一场大讨论.本文拟就下面几点阐述自己的观点1、"忠实"影响中国译界深远;2、"忠实"和"变异"并存是必然,但"信"之大旗不能倒;3、"变异"应有个度,"变异"并不意味着"乱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主旋律剧中的"浙江影像",回望历史,探寻"红色根脉"的政治文化底色;聚焦改革主题,呈现个体成长的精神迭代;把握新时代主题,紧贴平民视角的火热生活.围绕"为什么是浙江""浙江怎么做"建构与塑造了"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同时也拓展了主旋律创作的叙事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