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刘春波 《文教资料》2007,4(23):137-139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只是他对全部哲学史所作的总结概括,它只是一般的结果。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只是恩格斯将其哲学基本问题的思想应用于现实历史中的具体论述。恩格斯强调的"现实的历史"的深层含义是"实践的思维方式"。因此,不同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实践思维方式"是理解恩格斯哲学基本问题思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未来观是习近平立足伟大时间历史与伟大历史时间而形成的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论创新,合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于一体,显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历史逻辑,以历史、现在和未来相贯通的逻辑,体现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时代逻辑,以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逻辑,演绎了思想在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和创新;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展现了科学理论的继续发展;实践逻辑,以"将到哪里去、如何去"和"那里怎么样"的运行逻辑,回答了"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未来观是习近平立足伟大时间历史与伟大历史时间而形成的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论创新,合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于一体,显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历史逻辑,以历史、现在和未来相贯通的逻辑,体现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时代逻辑,以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逻辑,演绎了思想在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和创新;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展现了科学理论的继续发展;实践逻辑,以"将到哪里去、如何去"和"那里怎么样"的运行逻辑,回答了"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未来观是习近平立足伟大时间历史与伟大历史时间而形成的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论创新,合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于一体,显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历史逻辑,以历史、现在和未来相贯通的逻辑,体现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时代逻辑,以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逻辑,演绎了思想在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和创新;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展现了科学理论的继续发展;实践逻辑,以"将到哪里去、如何去"和"那里怎么样"的运行逻辑,回答了"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法治指导思想。深入理解这一思想的生成逻辑,要从历史、理论和现实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从理论上看,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集中体现;从历史逻辑上看,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党和人民法治建设实践历程的深刻历史总结;从现实逻辑上看,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中国法治实践的现实考量。  相似文献   

6.
许多人将"具体历史分析"这一方法论原则抽象化和相对主义化,并用做于拒斥价值的普遍性和确定性的工具。其实,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这一方法,是对17世纪启蒙思想的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原则的批判性超越,也是对德国古典哲学思辨方法的批判性超越。在这种超越中,具体历史分析方法有两个关键:辩证思维方法;从现实问题及其语境出发。这个方法论原则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是:1.以事实为依据,从人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出发;2.反对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肯定价值的普遍性和确定性,确立辩证思维方式;3.不能将马克思恩格斯在那个"具体历史"语境中的论述简单平移到我们今天的"具体历史"语境,而要具体历史分析。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从历史逻辑看,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协商民主思想在新时代的新发展;从理论逻辑看,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是历史和现实自洽的统一;从实践逻辑看,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是在问题导向下不断推进协商民主发展;从价值逻辑看,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是历史、理论和现实的综合运用,必将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历史不能割断",把历史与现实结合,从历史的角度考量现实,是毛泽东认清中国国情、找到解决中国诸多现实问题答案的重要思维路径和观察视角。毛泽东的这一认知社会的方式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学科属性上属于历史学,“求真”、“求实”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历史学的意义还在于将“历史与现实结合”,为人类社会提供历史知识和规律,以资进步;同时这门课程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必须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直面社会现实,用历史规律、历史知识考察、分析、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指归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阿瑟·丹图是二战后美国著名的分析的历史哲学家。笔者认为丹图在历史语句的中观层面上为历史叙事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做出了自己的理论贡献。丹图的历史叙事理论体现了历史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张力,同时包含了叙事实在论与叙事观念论的对立与融合;从其历史哲学论述中已经可以窥见他的历史表现的概念萌芽。直到今天,丹图的一些观点仍然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为后现代历史哲学家安克斯密特的历史表现研究提供了启发性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