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家庭教育法律制度是教育法调整的新领域,从体系化迈向法典化是其走向成熟的必然选择。在体系定位上,家庭教育分编构为教育法典的基本制度。总则编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关系密切,体现在总则编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统摄效力以及《家庭教育促进法》为总则编纂提供立法资源。在法典化的路径方面:一是坚持小修小补和促进型立法的指导思想;二是采取家庭教育法律关系作为编纂的逻辑主线,家庭教育在分则部分的价值位阶,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与家庭、社会编分编的体例设计。基于以上思考,《家庭教育促进法》法典化进程中,应当对一般规定、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法律责任等制度进行全面调整。  相似文献   

2.
台湾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通过正式颁行《家庭教育法》来推动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地区。台湾家庭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家庭教育的内涵、管理权责、实施机构与方式以及人员培训等事宜,其立法前提、立法精神、立法策略及法规内容,对于大陆地区设计推动家庭教育的措施、开展家庭教育立法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家庭暴力问题令人担忧,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现行法律在规制家庭暴力方面存在不足。应制定专门《家庭暴力防治法》,明确《家庭暴力防治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明确家庭暴力举证的特殊要求,明确相关机构干预家庭暴力的责任,明确规定施暴者的法律责任,在立法时并对弱势群体有所倾斜。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16条第1款是家庭履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义务的核心规范,外延解释包含从中央到地方各层次、多类型的法律法规考察,最终得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深层法律内涵该法存在法律责任虚化、法规制定空白抽象与修订及时性不足等问题,导致第16条第1款的可实施性缺失。因此,该法法律责任落地,还需要增强实施细则供给,提升立法技术和水平,为家庭履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义务夯实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的起点教育,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进行起着基础性作用。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功能弱化、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家长不作为、重视程度和践行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近年来关于尽快出台专门家庭教育法来保障家庭教育权和子女受教育权成为国家、社会与学界的普遍共识。家庭教育立法应当秉持人权保护、伦理道德、终身奠基与和谐共促的精神,从宏观的纲领性意义、中观的立法要素和微观的语言表述三个方面把握家庭教育法的立法技术。  相似文献   

6.
吴静  刘欣 《教育探索》2022,(6):84-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使我国在家庭教育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该法针对家庭教育的学科专业建设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相关立法、高校家庭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状况及课程设置特点,加强家庭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应包括政府重视并引领家庭教育学科专业建设、高校着力开展家庭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社区在家庭教育实践课程开发上提供支持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在法治建设背景下,我国家庭教育立法显得非常必要且紧迫。家庭教育立法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国家整体规划逐渐成熟,立法的条件与时机已经到来。文章围绕家庭教育概念、法律条款性质对家庭教育立法定位进行探索,提出明确立法目的与家庭教育概念,确定家庭教育管理部门、社会、学校与家庭的职责,建立家庭教育推展方式,完善家庭教育的经费投入与保障机制、指导服务体系与网络资源平台,以保障家庭教育有序发展与家庭成员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链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是教育生态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立法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家庭教育问题频现、政策经验逐步完备、政治关注程度明显增加,三流交汇推开了家庭教育立法的政策窗口。基于家庭教育立法,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明确家庭教育责任、规范家庭教育行为,优化配置家庭教育资源,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家庭教育立法的原理是家庭教育私权利与公权利的认识和平衡,本质是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家庭教育法律执行的关键是协同育人,学校和家庭协同,打造家庭育人主要阵地;政府和家庭协同,健全家庭育人体制机制;社会和家庭协同,构建家庭教育社会网络;妇联和家庭协同,指导引导家庭教育开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家庭教育立法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家庭教育所具有的关涉公共利益的社会活动的属性,使家庭教育立法具备了可能性与合理性。当前,在我国大陆推动家庭教育立法,将家庭教育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是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必需,对于现代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以及家庭发展和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成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当前家庭教育立法的条件已经成熟,但在法律的制订过程中,应注意遵循一些相应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更有家庭教育立法的历史与经验,清末即有《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1903年),民国时期又颁布《推行家庭教育办法》(1940年),2003年初,我国台湾地区又正式颁布《家庭教育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