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时代》2010,(10):12-17
我们是“明星”,无数人为了一睹我们的“英姿”,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我们是“精灵”,敢于勇闯“地狱谷”;我们是“贵族”,拥有全球唯一一处专用的温泉;我们也是“幸运儿”,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中。  相似文献   

2.
老人说我们是“幸运的一代”,老师说我们是“跨世纪的”,同学说“毕业等于失业”,父母说“今后要看你自己了”,媒体说“入世了,机会是你们的”,面临毕业,面对仍然陌生的社会,我们只对自己说“很快,我们就要来了……”  相似文献   

3.
沈德馨 《新读写》2023,(11):18-19
<正>这里不一样,我们认可“战争”,我们崇尚“和平”,我们因“战争”而“和平”,我们因“和平”而“战争”。欢迎来到九一班。九一班,可不是什么“就一般”。我们是老师在办公室里口口相传的优秀班集体,是入学考就极其突出的“精英”。不过,说起自己,我思来想去也不明白自己是怎么混进来的,生活在“精英堆”里也太不容易了些。  相似文献   

4.
再如教学“热爱”,可抓住这个“关健词”结合句子连续提问:“谁热爱谁?”(我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和‘爱’有什么不同?‘我们热爱共产党’和‘我们爱共产党’有什么不一样?”(“热爱”是非常的爱,“爱”是平常的爱;“我们热爱共产党”是说我们非常爱共产党)“我们为什么非常爱共产党呢?”(共产党给我们带来幸福的生活,我们在党的怀抱里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5.
我们是一叶一叶扁舟,骄傲而又自信地行驶在人生浩瀚的大海里。临行前母亲们为我们准备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和“荣誉”,于是我们快乐地出发了。我们懂得这是我们行驶天涯、独闯社会的资本,我们权衡着,却又在一个挫折的关口,我们把“诚信”丢掉了! 我们的船失重了,因为我们的人生模糊了。  相似文献   

6.
1,上海卷 “他们时代”来临的标志 世界是由“我们”、“他们”组成的,“我们”、“他们”原本是互相依存着的,当人们意识到“他们”时也便意识到了“我们”,反过来,当人们意识到“我们”时也便意识到了“他们”。只是在过去。很多人,特别是优越感特强的都市人(尤其是都市中的80后、90后),往往一切都从“我们”的角度和立场来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并竭力表达自己的欲望、激情和见解,而仅仅把“他们”当作衬托自己优越感的外围人或看客,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然而我们的“师傅”刘克老师不但把我们“领进”教育的大门,而且对我们实行“扶着走一程,放手阔步行”等一系列带动青年教师的措施。刚刚步入教育者行列的我们对于“教师”一词的真正含义,理解得很肤浅。为此刘克老师给我们讲述她的“师傅”——杨金凤老师是怎样为人师表的。望着她那执著的面容、自信的神情,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教育的伟大,教师的光荣。现在我们终于体会到了,那时刘克老师是“牵”着我们的“手”,使我们跨入了教育的殿堂。立志于教育事业是我们的愿望,但仅有远大志向是不够的。千里…  相似文献   

8.
短语是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往往会发现由于短语的多变性、灵活性 ,使我们的学生倍感苦恼 ,同时也使其成为我们教学的难点。俗话说 ,“万变不离其中” ,在教学过程中 ,只要我们掌握“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就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将常见的短语举一反三。所谓“一个中心”即在教学中 ,向学生指出短语内在的中心词的含义如“eatup”中的“eat”是“吃”的意思 ,“fallinlove”个的“fall”是“坠落”的意思 ,“believein”中的“believe”是“相信”的意思等。所谓“两个基本点”一是指与中心词相连的介词或名词 ,另外是指在句…  相似文献   

9.
《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孝”字解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从字面上来看“孝”这个字很有意思,上“老”下“子”就是“孝”。由这个“孝”字可以联想到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我们每个人都是“子”,又都将会是“老”。当我们是“子”的时候,“老”人教育我们,抚养我们,直到我们成人、立业、成家;当我们成长起来的那天,“老”人的后半生就要靠我们去搀扶、去关心、照料,所以“孝”字里的“老”是没有下一半的,那一半里是“子”的关心、搀扶;而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老”,我们也要去教育、抚养我们的下一代人。“老”与“子”就是这样的循环,血脉、情理、道理,民族的文化都在这样的轮回中生生不息。我们常说的家庭教育其实都只不过是生活中的点滴行为的影响,为人“子”的时候也是在为人“老”,我们想自己的“子”如何对待我们这个“老”,就要先对我们的“老”做出我们这个“子”该做的事。道家的“道”是轮回不止、生生不息的,“孝”也是这样的,我们常说的“孝道”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曾子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在古人看来,最基本的孝是在物质上奉养父母,再往上是为父母争光,最高境界是尊敬父母,二十四孝便是极致。事实上,在儒家的思想体系里,孝者,不仅仅是对父母的赡养、敬重,还包括对死去先人的祭祀——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文化的滥觞。那么,现代人对孝的理解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发现,养亲、敬亲、悦亲,对孝的这三点基本价值和基本精神的理解,现代和古代是一脉相承的。新的24孝正成为现代人对孝的新诠释。  相似文献   

10.
郭铁成 《学习之友》2011,(11):23-24
“民主”并不是“好”或“坏”、“有用”或“没用”的问题,它是我们生命的一种渴望,一种需求。正如吃喝拉撒睡,正如人的“七情六欲”,你说它们“好”还是“坏”,“有用”还是“没用”?我们需要它们,是我们的生命离不开它们,一旦离开,生命就要受到致命的阻遏。反过来也可以说,如果不是我们的生命需要它,它就是再“好”、再“有用”也与我们不相干。  相似文献   

11.
《母婴世界》2014,(6):124-127
从小,妈妈爸爸教我们“要坚强,勇敢,遇事别怕……”但,其实“害怕”是我们的本能!甚至,我们还会“很害怕,很害怕……”那是要“害怕”还是要“坚强”呢?  相似文献   

12.
陈凤 《红领巾》2010,(11):46-46
我们是“90后”,一君戴着红领巾的小小“90后”。我们纯真无邪,任性而可爱;我们热祖国,热爱生活;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我们尊敬师长,关心同学;我们勇敢无畏,顶天立地,我们是新一代的小小“90后”。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多数国人而言 ,教育就是“教书”、“教知识” ,就是“德、智、体、美、劳”的教育 ,就是“素质”的培养 ,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就是“温故知新”、“因材施教” ,就是“学而优则仕” ,就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或许是我们对于“什么是教育”所能想出的基本的回答 ,这些答案或来自传统 ,或来自领袖话语 ,或来自对教育的最简单的认识。这些答案的某种合理性自不待言 ,关键在于 ,它们是否来自我们内心的思索 ?我们是否意识到“什么是教育”是一个与我们的教育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我们…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一直认为学校进行课题研究首先需要从教师的需求出发,特别是网络研究,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大家“搅进来”——我们提出了“我们一起做研究”的理念,“我们”代表平等,“一起”表示合作,“做”意味着行动;“研究”是一种工作与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5.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我自己都似乎感到有一些迷茫。我们为什么要“感恩”?因为“感恩”是一种领悟。这种领悟应该是发自我们内心的。我们生活在大自然里,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太多。对太阳的“感恩”,那是我们对温暖的领悟;对碧草的“感恩”,那是我们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相似文献   

16.
“邂逅”,是指“偶然遇见”。因此,并不在我们预期设想之中,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外事件”。而这些所谓的“意外事件”,可能是异想天开的古怪答案,嘀嘀咕咕的跑题讨论……当我们在课堂中发生众多我们难以预料的事情时,就是与“意外”发生了一场“邂逅”。可以说在课堂中“意外无处不在”,对于教师来说“挑战也无处不在”。新课程背景下当我们用发展与研究的眼光去看待所谓的“意外”时。会欣喜地发现,精彩等待着我们,因为,它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动态生成的一种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7.
五月的主角是叶子,智慧灵秀的叶子。与她交流,是一种享受;和她依依话别,我们走向张爱玲和舒婷,倾听她们诉说着爱情这个永恒的人生命题:是一声叹息呢,还是勇敢呐喊?命运原来竟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接着,我们“幻想”,我们“回忆”,我们“梦游”,我们“扮美”,我们还“上网”(登陆校报主页);最后,我们在“等待舞会,等待斩首”奇特心境里,结束这次“写作之旅”。@#$%&,小鹿JJ究竟在说些什么呢?——自己看啦!  相似文献   

18.
此“充电班”非彼充电班,这都是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占用我们的周末,请老师为我们补习奥数和英语的“充电班”。补习是苦闷的,但是,我们却能苦中作乐,因为我们补习班有几个有趣的同学。偷懒的“邋遢大王”一次上英语补习课,M s.周给我们听写英语单词,我们补习班的“邋遢大王”卓娃儿不会写,他便“滔滔不绝”地在英语本上写着“单词略”、“音标略”、“词性略”、“意思略”。听写完了,M s.周让我们“欣赏”一下卓娃儿的“杰作”,全体同学大笑不已。而这时,“哮喘病大王”阳光更厉害,不但“呜哈哈哈……呜哈哈哈……”笑得喘不过气来,而且还“…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大人总是要我们听话,相信许多同学都受到过这样的训示:听话的是好孩子,不听话的是坏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就经常在成绩单上看到这样的评语:“听爸爸妈妈的话”,“听老师的话”,‘今取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我们是在“听话”的谆谆教导中长大的。小的时候,我们知道的事情太少太少,而不懂的事情又太多太多了。我们在“听话”中尝到了许多甜头。“听话”原本是我们的一种“天性”。可是我们长大了,我们懂得的事情渐渐多了起来,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大了,我们的求知欲也越来越强烈。我们不习惯于什么都循规…  相似文献   

20.
我们平时经常听别人说“核泄漏”“核武器”“核电站”等一切与“核”有关的词。那么“核”是什么呢?其实,“核”是“原子核”的简单说法。形象地说,这个“原子核”就是一个叫“原子”的东西里的“核”。对了,其实我们都知道原子是什么——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下面我们就到原子和原子核里面看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