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三贴近”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大新闻改革力度,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重要体现,得到全国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而“三农”问题作为普遍关注的热点,更成为各媒体落实“三贴近”的突破口。“三农”宣传百花齐放,“三农”报道精品迭出,成为众多媒体的一大亮点。透过热闹的表象,笔者以为贯彻“三贴近”原则,真正提高“三农”报道的质量,必须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相似文献   

2.
从党的十六大一中全会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向全国宣传思想战线提出了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指明了方向。出版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大力倡导“三贴近”,积极鼓励“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这样出版工作者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深化出版改革,多出精品图书,用优秀作品引导人的庄严使命。坚持“三贴近”是出版战线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重大课题,是出版宣传创新的根本途径。所以,出版社要多出好书、多出精品图书,首先要围绕“三贴近”,深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从把选题策划实际中、生活中、群众中,以新视觉捕捉内容新、题材新、形式新以及具有重要思想价值、科学价值、文化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和其他受广大群众喜欢的高质量的图书选题,以此为契机,实现“三贴近”。一图书选题是出版社的生命,策划好图书选题是出版社的一项重大的基础工作,或叫“基础工程”。不论出版社规模大小,员工多少,年出书品种多寡,都必须脚踏实地地按“三贴近”的原则把选题策划认真抓好。而要真正把选题工作抓好,就要求各出版社从社领导到编辑都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出版工作之中,要在出书策划和出版结...  相似文献   

3.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党中央对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作为地方党报的科技报道就更不例外了。而且,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和分量越来越重。因此,媒体在科技新闻的报道上更要力求实现“三贴近”。  相似文献   

4.
吴佳妮 《新闻窗》2007,(3):117-118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新闻宣传报道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新闻媒体要切实反映在改革大潮中各个社会阶层和生产领域的发展状况极其存在问题,充分发挥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起到汇报情况、传输信息、沟通情感、表达意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河南电台春运报道的主要特色:打造春运"信息库",做实春运报道;题材多元化,做活春运报道;多手段并用,做新春运报道。作者认为,做好春运报道最重要的原则是深入贯彻"走转改"精神,坚持三贴近原则:要以选题落实"三贴近",以制度保证"三贴近",以用稿引导"三贴近"。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只有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能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际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做到“三贴近”,就要求新闻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的心声结合起来,在新闻报道中,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如何体现新闻报道的“三贴近”,做到非常时期的“非常贴近”是新闻报道中遇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出版社要出好书、出精品书,首先要有好的选题。而好的选题绝对不会凭空而来,必须实实在在地到群众中、到市场上去捕捉。为此,策划选题也就成了出版社的一项重大的基础性工作。实践证明,按照“三贴近”原则去论证确定选题,对于选题的成功策划是很有帮助的。所谓“三贴近”,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一般来讲,图书选题的实际策划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环节:一、创意。质疑,往往会导致创新。因此策划图书选题,编辑需要强烈的超越现状的渴望,需要有深厚的创意思想基础。这就要求编辑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全神贯注地投入出版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8.
宋环宇 《新闻传播》2009,(7):112-112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的新闻工作要求,新闻报道能否做到“三贴近”,不仅关系到新闻媒体能否落实好党的新闻宣传方针,能否完成好光荣使命,而且也事关媒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林城晚报》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立足于人文关怀,以人性化报道实践“三贴近”原则,寓“三贴近”原则于人性化报道之中,推动新闻事业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期刊主编,在确认期刊定位后,面对市场,通常要考虑设计期刊的节奏问题。我以为,“四个半拍”原则在现阶段可以帮助主编谋划期刊。这四个半拍分别是快半拍、慢半拍、高半拍、低半拍。一、快半拍任何期刊当然都希望比其他媒体、比同类刊物要快,选题要新。一般来讲快是指期刊报道事件的速度。但期刊比报纸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速度肯定慢。那么期刊的快应当体现在哪里呢?我认为,首先这个快应当体现在期刊对事物的预见性,比如美国的《商业周刊》曾经最早提出“亚洲金融危机”问题。《商业周刊》有个口号是:我们并不只是倾听商界…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战线提出要“以人为本”,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这是针对当前我国宣传思想战线及新闻界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来的。它是我国新闻界和新闻工作者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体现,它对于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好的发挥其喉舌耳目的作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三贴近”原则是我党当前提出的思想工作的原则和要求,也是新闻宣传和报道的原则和要求。“三贴近”既是我党工作路线和指导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体现,也是我党新闻观的反映,具有新闻理论意义和价值。“三贴近”对新闻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三贴近”的内涵和意义李长春说,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开展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客观…  相似文献   

12.
新闻宣传工作的“三贴近”原则需要共产党先进性的引领。这是笔者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反复思考后得出的答案。笔者认为,新闻宣传工作必须树立的“政治家办报”思想,必须坚定的党性观念,必须坚持的“三贴近”原则,其核心内容就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就是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就是实践共产党员先进性。  相似文献   

13.
新闻工作“三贴近”是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才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笔在长期的新闻工作中体会到:树立三个意识,是一条实践“三贴近”的通途。  相似文献   

14.
“三贴近”原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在宣传思想战线大力倡导的工作原则。报纸理论宣传作为报纸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整个理论宣传战线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闻的延伸和新闻背后的思考,担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重任。报纸理论宣传要想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15.
朱立 《新闻窗》2005,(2):55-55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地市党报新闻工作者必须长期坚持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可是我们总有极少数新闻工作者长期“浮”在上面,只热衷于搞会议报道、材料报道。这不但有悖于新闻“三贴近”原则,而且严重制约了地市党报的报道面。群众对这种“文件味”十足的报纸,读之如同嚼蜡,焉有不反感之理!  相似文献   

16.
仁文 《中国编辑》2007,(6):55-55
张君昌在《广播评论的选题原则》一文中指出: 广播新闻评论的选题通常有三个来源:一是从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和重要领导人讲话中发掘选题,二是从近期出现的具有全局意义的典型事件中寻找选题,三是从具有评论价值的焦点事件和社会现象中发现选题。  相似文献   

17.
党报的原则性表现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体现在舆论监督、批评的引导上,体现在“三贴近”原则的坚持上。这是“大”的方向,是不容置疑和改变的,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实,做到“无微不至”。要在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以“三贴近”为原则,唱响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三贴近”是紧密结合宣传思想工作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新闻宣传工作需要切实把握的重大理论原则问题,是改进新闻工作、提高报道质量需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实现“三贴近”要求,对提升党报影响力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含丹 《新闻窗》2006,(3):62-62
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三贴近”,这十二个字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党的根本宗旨,是党中央对新闻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新闻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  相似文献   

20.
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许多媒体纷纷把目光投向最广阔的农村,投向最基层的农民,“三农”报道成为近几年来媒体宣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综观众多的“三农”报道,在表现手法上和内容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话套话多、贴近性差等问题。笔者以为。认真贯彻“三贴近”原则.使之更多地体现出“农味”.这是搞好涉农报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