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文献资料法对"通识"的内涵作阐释,进而研究高校体育教师通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通识素养以及高校体育教师实施通识学习的途径方法。旨在让高校体育教师明确新时期通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致力于体育文化精神的传承、民族体质的增强、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通识课程“环境健康学”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  汪春红 《科教文汇》2013,(14):31-32
"环境健康学"是武汉大学开设的一门通识课课程。本文主要从"环境健康学"通识课的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教学模式两大方面论述通识课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探索,涉及通识课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评价,并总结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聂晨 《今日科苑》2020,(3):73-80
在政策引导下,我国的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在教育领域,也针对性地设计了适应这一趋势的人才培养体系。然而,在高校层面,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发展较为滞后。基于此背景,本文从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在招聘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大学生对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的认识这三个方面讨论了高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础,借鉴数字素养培养框架,以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意识层面作为基础、实践层面作为方向和技能、身份层面作为目标讨论了就业导向下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论通识与专业融合视域下的信息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伟利 《现代情报》2012,32(7):144-146
通识教育是培养社会合格公民的重要途径,信息素养教育既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通识教育的技术和方法学基础。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基础上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是解决其面临的培养途径单一、培养内容不足、培养管理缺失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杜中全  赵志坚 《情报科学》2019,37(10):75-80
【目的/意义】在全球化信息时代,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提升个人素养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 求。【方法/过程】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素养的内涵呈现“多模态”转向与“跨文化”转向。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 网+”语境下,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方面传统教育范式的弊端以及微课平台的优势,进而指出微课平台是以多模 态交际为主,具有完整的多模态信息课程体系,并形成了多元文化关联场,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结果/ 结论】微课平台是提高大学生多模态交际能力以及增补传统通识教育的最佳路径。为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微课平 台运营方、教育组织及高校教师需要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高等院校开设"环境与健康"通识课是培养大学生健康观念和环境素养的重要途径。该文基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连续六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对"环境与健康"通识课程体系进行了教学设计与构建,总结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以期为提升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在专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培养出的大学生知识面窄,能力结构不合理,基础文化积淀薄弱,人文素质欠缺。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在体育专业也不例外。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育通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刘国兵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8):197+16-197,16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环节,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出发,剖析提出了其教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分析了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学针对性、教学挑战性、课堂感染性、考核多样性和教学整体性五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实行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等职业学校历来把学生个人素质、道德素养与学习成绩视为同等重要的内容,高职院校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制定了一系列较为完整的体系和计划。为了避免高校教育工作者做表面工作、未将对学生人文素养、道德品行的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学校全面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新体系,旨在培养品行品德高尚、具有良好修养素养的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落实于当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有规划、有效率地进行通识课程的教育。本文就高职通识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协同性作用的实践研究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长春 《科教文汇》2013,(19):45-4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将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而参与式教学对于改善"基础"课的实效性,增强其感染力与吸引力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本文从参与式教学的基本认知出发,结合"基础"课与当代大学生特点对其必然性、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创新创业时代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安徽医科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提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从提前普及"文检"通识教育,运用阶段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网络信息素养,拓展培养形式和提高馆员医学创新能力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信息素养的培养对策,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在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基础上提高创新创业质量,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培养大学生计算机文化素养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公共基础课。分析了现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赵翠荣  贾芸 《科教文汇》2011,(30):171-172
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它的四项基本功能是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挥作用的基础。音乐治疗可以通过"个体音乐心理治疗、团体音乐辅导"两种形式,帮助大学生缓解不良情绪、解决心理冲突、促进人格完善。良好的政策、条件与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利于音乐治疗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中的应用也拓宽了音乐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4.
张丽 《科教文汇》2013,(16):169-170
公共基础课作为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的课程,在学生整个高职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文章提出了公共基础课教育价值新定位——价值理性,即高职公共基础课具有德育素养价值、能力素养价值、文化素养价值和健康体魄健全心智价值,并由此开展基于价值理性视野下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5.
公共基础课作为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的课程,在学生整个高职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文章提出了公共基础课教育价值新定位——价值理性,即高职公共基础课具有德育素养价值、能力素养价值、文化素养价值和健康体魄健全心智价值,并由此开展基于价值理性视野下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受到世界范围内许多高校的重视。我国也普遍开展了通识教育,但效果不佳。在这种情况下,以书院制为载体开展通识教育受到许多高校的青睐。本文以南京审计大学为调研对象,调查、分析书院制高校的通识教育实施效果,为书院制高校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信息支持,更好地推动通识教育在书院制高校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大数据时代"的概念入手,分析其对网络编辑的影响,并对可能带来的挑战和要求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了构建"通识课、职业素质课、职业核心课和职业拓展课"的网络编辑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18.
张爽 《科教文汇》2014,(34):43-44
文章从“大数据时代”的概念入手,分析其对网络编辑的影响,并对可能带来的挑战和要求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了构建“通识课、职业素质课、职业核心课和职业拓展课”的网络编辑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19.
通识课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独立学院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秀 《科技风》2013,(1):208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以培养大学生计算机文化素养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的公共基础课。本文分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