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外贸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汇率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开绐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政策,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外贸企业如何应时人民币汇率风险对策。  相似文献   

2.
《华夏星火》2010,(7):8-9
1汇改重启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2005年汇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其核心是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  相似文献   

3.
孙明 《金秋科苑》2011,(4):176-176
随着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问题就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深入的分析我国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的现状、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从而对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进行合理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进行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次改革改变了过去的单一盯住美元,给我国经济发展各方面带来了影响。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影响因素入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最大特点之一是采用“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形式,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其基本目的是让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更加趋向市场化。从总体来看,我国决定实行的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国际上所谓的“BBC模式”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许多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最大特点之一是采用"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形式,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其基本目的是让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更加趋向市场化.从总体来看,我国决定实行的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国际上所谓的"BBC模式"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许多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但依然是参考美元为主的软盯住汇率制度,因此从维护金融安全的科学角度看我国未来应该选择更加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8.
从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放弃了盯住单一美元的做法,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人民币开始向上小幅升值.在汇率制度进行这项重大改革之前和改革以后一年来,国际国内方方面面对于人民币升值问题发表了许多意见和进行过许多讨论,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经贸发展的影响,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汇率形成机制与法律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汇率制度的本质与选择机制汇率作为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其根本目标旨在为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帮助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而一国宏观经济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最终决定着汇率制度的选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从“单一的”(实际是盯住美元)向“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的汇率政策导向确实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汇率政策的焦点已经开始转向国际收支的市场化均衡调节机制。对如何建立国际收支市场化均衡调节机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汇率决定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分析汇率受什么因素决定和影响.汇率决定理论随经济形势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为一国货币当局制定汇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连续几年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中国的外汇储备出现异常增长,又逢美国经济进入低迷周期,美元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发生净贬值,由于人民币的盯住美元政策,人民币相对于世界其他主要货币也形成实际贬值的态势,引发很多国际经济组织及国家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学术界围绕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本文试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考察自94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后,央行在采取各项措施以实现汇率稳定的同时对国内经济均衡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汇率制度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波 《中国科技信息》2005,51(18):247-248
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而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这些影响因素又呈多样化,现实的多样性决定了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纷繁复杂。从单一因素考虑从而形成了货币本位论、统一货币论、政策搭配论、成本收益论、经济结构特征论、政策偏好及博弈行为决定论和B B C制度。而综合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客观经济形势和汇率制度选择的普遍态势,又形成了几个假说:原罪论、中空论与反中空论、浮动论与恐惧浮动论。然而这些纷杂的理论始终没有能够形成一整套的供发展中国家在选择汇率制度时要综合考虑所有涉及要素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尽管布什政府迄今未提出整套系统的经济政策,但从他的竞选施政纲领、入主白宫后提出的减税计划及共和党以往的经济理念等来看,新政府经济政策的重点是促进美国经济继续增长,以维持其世界霸权地位。为此,新政府将在货币、贸易等保持其政策的连续性,如中性的货币和自由与公平的贸易政策;而在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上改辕易辙。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对外升值2%,同时我国将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新汇率制度将对我国的纺织行业产生重要影响。人民币升值会降低我国纺织业原有的出口价值优势,出口量会随之下降,企业利润和现金流量也会受到不利影响;同时,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将会给纺织业带来更大的汇率风险,增加企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关注新汇率机制对我国纺织行业造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股改和汇改后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最新变化。结果表明:长期看,利率、收入是我国货币需求最重要的原因,股票市场和商品价格其次,之后房地产和汇率影响较小。但短期内,汇率、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较大,而商品价格、利率和收入影响较小。随着股改和汇改的冲击效应逐渐变小,我国货币需求会趋向于稳定的长期需求状态。因此,短期内应注重汇率、房地产和股市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而长期应注重利率和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名义锚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汇率锚、货币供应量目标以及通货膨胀目标作为可供选择的名义锚均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锚币国的任何变化都会通过汇率渠道传递到本国,这使得维持汇率锚的成本大大增加;同时,由于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相关性被破坏,货币供应量目标也不再适合我国;因而,通货膨胀定标制将成为我国可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在人民币基础汇率的确定上理论支持不足,而 且在外汇市场不完善的前提下,由于非市场化的汇率,致使相应的作为经济杠杆的汇率政策大打折扣,文章 就此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从货币供给量、信贷额度、货币和准货币三方面讨论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对我国经济调节的有效性,从国民预期和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两方面分析了存款准备金制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并分析了我国持续用该政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提高人民币利率与汇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民币利率与汇率相关度不高 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利率与汇率之问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那么,人民币利率与汇率之间的相关性又如何呢? 尽管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在经济生活的不同领域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杠杆作用,但从二者的关系看,分割而治,互不关联的倾向十分明显.一方面,人民币利率调整与汇率调整没有很好结合起来.从1996年5月1日起至1999年6月10日三年多时间连续七次下调利率,却很少与汇率凋整联系起来,对汇率的影响微乎其微;同样,人民币汇率调整也很少考虑到利率这一因素.而实际上利率的变动应该对汇率产生相当的影响;同样,汇率的变动也应通过货币兑换、金融资产形态转化等渠道对货币市场及其利率形成产生反作用.另一方面,利率改革与汇率改革进程也不一致.汇率基本上实行市场机制,而利率的计划管理特征仍较为浓厚.另外,在实际运行中二者不能相互配合,难以起到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