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板蓝根泡腾片干法制粒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主要研究板蓝根泡腾片干法制粒的工艺。板蓝根泡腾片原辅料的休止角都大于40,不适合直接粉末压片,采用干法制粒后可以直接将颗粒压片。通过考察轧轮压力、轧轮转速和浸膏粉含水量得到最佳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液轧轮压为1.6MPa.转速为13r×min-1,浸膏粉含水量1.0%。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盐酸吡格列酮片的两种制粒工艺,优选最佳工艺。方法:以粒径分布、流动性、松密度等粉体学特征以及含量均匀度、有关物质、溶出度、片重差异为质量指标,评价湿法混合制粒和流化床一步制粒工艺制备盐酸吡格列酮片的优劣。结果:流化床一步制粒工艺制得的颗粒与湿法混合制粒的相比,其粒度更均匀、流动性和可压性好,其它质量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综合考虑多项指标,采用流化床一步制粒工艺制备盐酸吡格列酮片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立环维黄杨星D(CVB-D)舌下片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以片剂的硬度、片重差异、崩解时限、溶出度等为指标,逐一筛选湿法制粒压片工艺的关键参数;以确立的CVB-D舌下片制备工艺制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20目筛制粒、整粒;70℃干燥1 h;压片直径6 mm,压力6 kg。所得CVB-D舌下片均在60s内崩解,前5min内溶出度达63%以上,前30min溶出度达90%以上,常规质量检查项目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有关要求。结论:所确立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所制CVB-D舌下片崩解迅速,溶出快而完全,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并选出最优处方。方法:以崩解时限为指标对处方进行选择,最初采用湿法制粒压片,设计的处方崩解时限都较长,故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并进行了三批放大试验和质量检验。结果:经筛选所得处方制备的片剂外观光洁,30秒内能崩解完全,药物溶出快,并全部通过2号筛,HPLC法测定含量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5.
谢虹 《青海科技》2009,16(1):75-76
本文根据实际工程案例,阐述了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工艺及高炉煤气余压回收透平发电装置(TRT),同时对干法和湿法煤气除尘系统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清热利咽含片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该含片.以感官评价、休止角、硬度、重量差异、脆碎度为评价指标,考察辅料蔗糖、可溶性淀粉、硬脂酸镁的添加量.结果:制备清热利咽含片的较佳工艺条件为:药材浸膏粉∶蔗糖=1 ∶ 8,可溶性淀粉添加量为15%,硬脂酸镁添加量为0.25%,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生产,控制压片压力为50N~65N.结论:采用此配方加工制得的含片外观及性状、重量差异、脆碎度等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含片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主要研究板蓝根泡腾片干法制粒的工艺。最佳处方为板蓝根干膏粉1000克、酒石酸525克、碳酸氢钠1050克、碳酸钠75克、聚乙二醇6000 80克、微粉硅胶20克、乳糖500克。最佳工艺条件为液轧轮压为1.5MPa,转速为15r×Min^-1,浸膏粉含水量0.8%。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内某大型现代干法水泥厂(中日合资企业,以下简称该工厂)的粉磨设备、粉磨工艺,说明了水泥颗粒特征及粉磨工艺对水泥性能的影响程度。同时介绍了该工厂水泥粉磨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控制指标。希望能够更直接地为有关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有效提高中药颗粒喷雾干燥制粒生产效率的方法。方法:对于影响提高中药颗粒喷雾干燥制粒生产效率的各个因素进行交叉性的试验,探究在具体的生产中补集袋固定构造和方法、药液过滤对于生产的具体的影响。结果:通过探究具体的生产中补集袋固定构造和方法、药液过滤等等具体的方法对于中药颗粒喷雾干燥制粒生产效率的影响,科学的通过药液处理、增加固定架、更改补集袋固定构造方法,得出了有效提高中药颗粒喷雾干燥制粒生产效率的方法。结论:通过正交试验,科学的通过药液处理、增加固定架、更改补集袋固定构造方法,可以有效色提高中药颗粒喷雾干燥制粒生产效率,使的相关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有效优化制备工艺,值得在实际的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的制备工艺,优选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优选工艺条件,并以崩解时限、硬度作为考核指标。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是:微晶纤维素50%,乳糖20%,PVPP6%,微粉硅胶3%,经混合后直接压片。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11.
以外观、硬度、崩解度为指标评价赋形剂对片剂成型性的影响,筛选肉苁蓉葛根片的赋形剂及制备方法。实验表明填充剂选用淀粉:微晶纤维素:糖粉=1:2:2,崩解剂选用5%羧甲基纤维素钠,湿颗粒在80℃下干燥2h所得片剂成型性好。按以上处方制成的片剂硬度适中,有较好的崩解度,有服用方便、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湿法工艺、喷雾工艺制备酶解马铃薯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并对性能进行研究。确定制备参数:淀粉乳浓度40%、p H值8.9、温度35℃、时间4h、酸酐3%。酶添加量为0.2(U/ml),在此条件下,乳液乳化能力达到保油4.5倍,乳液稳定性48h,0.1,干粉溶解不托尾,溶解时间30min以内,干粉流动性测定值2.5。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对双黄连颗粒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按照L9(34)正交设计表条件进行试验,各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加水量、加醇速度、搅拌速度。我们确定最佳工艺为加水量:12倍、加醇速度:1000L/h、搅拌速度:900转/分钟。本方法可靠、简单,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主要工序和产品质量指标两个方面,介绍了湿法生产高纯氧化锑的关键工艺的控制因素和高纯氧化锑产品质量指标的关键影响因素,指出了工艺、质量不稳定的原因,并提出了建立电位测定系统和查定杂质在工艺流程中走向来指导今后的生产,提高高纯氧化锑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以制剂的硬度、脆碎度、崩解度、含量、含量均匀度、溶出度为指标,优化片剂处方和制备工艺;同时,建立高效液相法进行含量测定。最终确定的处方为苯磺酸氨氯地平6.944 g(以氨氯地平计为5 g),微晶纤维素135 g,预胶化淀粉45 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5 g,交联聚维酮6 g,硬脂酸镁2 g。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强、回收率高,适用于该片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两种不同内包装材料对磺胺嘧啶银乳膏在贮存过程中的稳定性影响。方法:通过使用药用铝质软管和药用复合软管(简称铝管和复合软管)对磺胺嘧啶银乳膏灌装后,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考察药物的稳定性。结果:采用铝管和复合软管内包装药物,对磺胺嘧啶银乳膏的稳定性影响有差异。结论:选择复合软管包装磺胺嘧啶银乳膏更加有利于保持药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湿热消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软材综合评分和颗粒成型率百分比为指标,考察浸膏用量、蔗糖用量、糊精用量以及95%酒精用量四个关键因素对颗粒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的最佳工艺为1倍量的浸膏(以0.1%酒精调和)、1.5倍量的蔗糖和2.5倍量的糊精制软材,再制粒、干燥和整粒;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软材平均评分为9.5分,RSD=1.94%,平均成型率为96.72%,RSD=2.57%。结论:优选的该制剂成型工艺可行、工艺稳定,可用于湿热消颗粒的扩大化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的职业卫生学调查,明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产生环节,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点,并提出针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对策。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和检测检验法。结果: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矽尘、石灰石尘、石膏尘、水泥尘、其他粉尘)、噪声、高温与辐射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粉尘与噪声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影响最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污染不亚于粉尘。结论:原料破碎、水泥磨、水泥包装等环节是粉尘关键控制点,石灰石破碎、生料磨、煤磨、水泥磨岗位是噪声关键控制点。应在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采取除尘、降噪等卫生防护措施保护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9.
魏伟  金伟 《大众科技》2008,(6):141-144
在研究氢和贮氢合金反应的动力学时,重要的是获得本征动力学数据。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获得的数据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对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产生怀疑。目前,尽管进行了很多动力学研究,但实验的结果和理论解释上很少一致。造成实验结果不一致的各种影响因素有:(1)反应热;(2)空容体积和试样量的关系;(3)吸/放氢循环次数及试样原始状态;(4)试验条件;(5)试样颗粒表面状态;(6)试样颗粒大小。在目前的很多动力学研究中这些影响因素还存在。文章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地讨论,并且提出了减少或消除影响从而使实验结果一致和准确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研究了给水管网生物稳定性的问题,分析了饮用水中评价生物稳定性的四项指标:可生物同化有机碳(AOC)、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可生物利用磷(MAP)和总磷(TP).以及各指标的测定方法和应用,并且分析了给水管网中水温、自由余氯等因素对生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